-
《小儿眼科与斜视》(译著)一书出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9至2020基础与临床科学教程"《小儿眼科与斜视》一书由美国眼科学会(AAO)组织编写,是国际眼科联盟(WOC)和中国医学考试网都推荐全世界的眼科医生和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眼科临床教程.现在我们组织石一宁等专家翻译.本书主要介绍了基础的眼部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斜弱视、小儿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视力矫正等.图书涵盖面广、内容权威,实用性强.除了配有大量清晰的病理图片、临床学习视频外,还配有大量测试题,能帮助读者加深对前面知识的理解,非常适合自学使用.本书在儿童眼健康基础知识、临床处理及最新进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我国眼科医生拓宽医学诊疗视野,系统学习小儿眼病相关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及专业英文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本书将会成为青年眼科医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教材,引导更多眼科医生关注并学习儿童眼病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动我国儿童眼病诊疗水平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理学线上翻转课堂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偏好,以期为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月至4月,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课程授课第一周和第五周分别对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和学习偏好进行调查,通过配对秩和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140名学生参加了2次调查。学生对线上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喜爱度评分均为4(3,4),同一学生的2次调查结果显示,第二次调查的满意度和喜爱度评分比第一次调查的评分均有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Z=-2.513, P=0.012; Z=-2.704, P=0.007)。2次调查中分别有56.4%(79/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15分钟短视频,43.6%(61/140)和50.0%(70/140)的学生偏好45分钟长视频,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时长录播课程视频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41, P=0.200);55.7%(78/140)和60.0%(84/140)的学生偏好直播课程,44.3%(62/140)和40.0%(56/140)的学生偏好录播课程,同一学生在2次调查中对不同授课形式偏好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00, P=0.480)。 结论: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线上翻转课堂的学习体验良好,对不同时长的录播课程视频、录播课程与直播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偏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方式设计应当兼顾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用于BI-RADS 4类肿块动态超声诊断的人工智能新模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一种融合了SAM-YOLOV 5深度学习网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AI)新模型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类肿块超声动态视频良恶性分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患者458例(530个肿块),按7∶3的比例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分析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先与单张静态图像下的测试效果进行比较,再与3个传统的深度学习网络以及高、低年资医师组的测试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新模型在BI-RADS 4a、4b、4c类肿块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二维超声动态视频在新模型中测试所得到的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使用单张超声静态图像(均 P<0.05)。基于二维超声动态视频下,新模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3个深度学习网络模型(YOLOV 5、VGG 16、Resnet 50)和低年资医师组(均 P<0.05),低于高年资医师组(其中仅特异性、阴性预测值 P<0.05)。新模型对BI-RADS 4b类肿块诊断效能最低。 结论:基于SAM-YOLOV 5深度学习网络和图像处理技术开发的用于BI-RADS 4类乳腺肿块动态超声分类诊断的新模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望用于辅助临床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合互联网及临床资源的探究答辩式教学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皮肤性病学作为一门病种繁多、病因复杂、形态学强的临床必修课,其见习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结合大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或示范等传统见习教学方法,采用探究答辩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较明显优势。探究答辩式教学是见习带教老师根据见习主题抛出系列临床问题,然后通过转发网络教学视频变课堂讲授为学生课下学习,诱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分组协作挖掘本院临床资源并制作答辩PPT演示文稿和组织答辩。这种模式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见习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的充满思辨的答辩会,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目标群体为本科生,研究生和规培医生等的教学也可参考本模式进行教学组织和考核模式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卓越医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针对2014级学生(38人)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站式考试进行考核;针对2015级学生(72人)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形成性评价,作为实验组,建立包括学生组内互评、教师抽查评价、分阶段录制操作视频反馈及学生课后意见实时反馈4种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采用SPSS 15.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91.88±3.27)分]高于对照组[(86.05±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反馈"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 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训练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念认知疗法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改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痛苦、正念觉知及生命质量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就诊的96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于研究结束后指导其学习正念认知疗法的音视频;干预组给予为期4周8次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广泛性焦虑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明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2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正念觉知和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2.8%(6/47)和14.9%(7/4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15/49)和32.7%(1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80、3.89,均 P<0.05);干预后干预组五因素正念量表简明版的观察、描述、觉知行动维度得分分别为(23.8 ± 6.5)、(28.6 ± 5.4)、(31.3 ± 5.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 ± 5.1)、(23.7 ± 5.5)、(26.9 ± 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79、3.59、3.21,均 P<0.05);干预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情绪功能维度(94.3 ± 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 ± 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8, P<0.05)。 结论:正念认知疗法对缓解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正念觉知能力,改善情绪困扰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将正念认知疗法纳入到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日常心理护理流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疏导和支持,以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及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与儿童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对前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接受发育检查的0.5~6.0岁218名儿童(排除神经系统、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早产儿童)进行发展测评,并收集儿童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相关信息。采用 χ2检验和 Fisher′ s精确概率法分析儿童各领域发展与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之间关系,采用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领域发育的影响因素。 结果:0.5~0.9岁儿童精细动作异常与接触最晚时间有关( P<0.05)。1.0~2.9岁儿童的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语言异常均与接触时长有关(均 P<0.05);1.0~2.9岁儿童的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及3.0~5.9岁儿童适应性、语言、社交自理异常均与接触用途有关(均 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运动受到接触时长的影响( OR=1.868, P<0.05);精细动作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22、2.355,均 P<0.05);适应性受到母亲文化程度、儿童看护者、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的影响( OR=1.711、2.866、1.895、1.650,均 P<0.05);语言受到接触时长、接触最晚时间、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2.348、1.806、0.328/0.350,均 P<0.05);社交自理受到母亲文化程度、接触时长、接触用途(电话或视频电话、早教或学习)的影响( OR=1.647、2.678、0.307/0.363,均 P<0.05)。 结论:手机等电子产品暴露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应严格控制低龄儿童电子产品暴露时长、预防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儿童神经系统和发育的不良影响;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儿童,应及时纠正相关习惯和行为,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7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级的139名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87.05%的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是非常好/好;99.28%的学生课前能提前看完线上视频;97.84%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