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导航下种植手术U型管配准与牙尖配准方法的精度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比动态导航下种植手术U型管配准与牙尖配准方法的精度差异。方法:使用下颌双侧第一磨牙缺失树脂模型(20个)和仿真头颅模型,在动态导航下植入40枚种植体,由同1名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数表法随机选择U型管配准或牙尖配准方法之一,植入种植体(每组20枚)。通过比较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与实际植入位置,评价两种配准方法的精度;选择角度误差、植入点三维误差和根尖点三维误差作为主要测量指标。结果:U型管配准组和牙尖配准组植入点三维误差分别为(0.93±0.54)和(1.07±0.46)mm,根尖点三维误差分别为(1.03±0.53)和(1.16±0.55)mm,角度误差分别为1.62°±0.97°和2.06°±0.98°,两组相同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91, P=0.368; t=0.79, P=0.436; t=1.42, P=0.164)。 结论:动态导航下种植手术中,U型管配准和牙尖配准方法均有较高的精度。牙尖配准方法无需额外的配准设备,便于临床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中牙槽骨修整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是当前牙列缺失治疗的热点,合适的骨形态是形成良好修复效果的前提,需要通过牙槽骨修整实现。牙槽骨修整可用以获得种植体植入平面的骨宽度、创造修复空间、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形成合适的软组织形态。牙槽骨修整的设计经历了从传统的石膏模型、锥形束CT到三维虚拟患者的演变。牙槽骨修整的外科技术也经历了由自由手到静态导板或动态导航的数字化手段的演变。本文就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中牙槽骨修整的概念、目的与意义、技术演变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双侧双颧种植的精度分析及临床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双侧双颧种植的植入精度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部及口腔种植科就诊的动态导航下进行双侧双颧种植的24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50.8±14.7)岁,共植入96枚颧种植体。将术前规划种植体数据和术后实际植入种植体的螺旋CT或锥形束CT数据经图像融合,测量并记录两者的入口偏差、出口偏差和角度偏差;种植体分别依据种植体植入方式(导航引导下植入12枚,徒手植入84枚)、种植体长度(<47.5 mm为短种植体组,28枚;≥47.5 mm为长种植体组,68枚)和植入位置(近中植体及远中植体各48枚)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间种植体植入精度差异。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种植体存留率。结果:96枚颧种植体入口偏差为(1.49±0.64) mm,出口偏差为[2.03(1.58,2.40)] mm,角度偏差为2.49°±1.12°。导航引导下植入组与徒手植入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45±0.60)和(1.50±0.64) mm]、出口偏差[分别为(1.96±0.44)和(2.04±0.79)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66°±1.13°和2.50°±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种植体长度<47.5 mm组与≥47.5 mm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42±0.60)和(1.52±0.65) mm]、出口偏差[分别为(2.13±0.60)和(1.98±0.82)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61°±1.08°和2.43°±1.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近中植体组与远中植体组的入口偏差[分别为(1.55±0.69)和(1.43±0.57) mm]、出口偏差[分别为(2.05±0.92)和(2.01±0.57) mm]、角度偏差[分别为2.48°±1.16°和2.49°±1.1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导航引导下双侧双颧种植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术中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出现可逆的术后并发症。6个月随访期内2枚颧种植体出现松动,种植体存留率为97.9%(94/96)。 结论:动态导航系统辅助双侧双颧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植入精度和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计算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体外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在体外牙颌模型上具有不同经验的操作者行计算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准确性和操作时间。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对上下颌牙颌模型,将其固定于仿真人头颅模型上模拟临床操作,每个模型上下颌各10个牙位,共120颗牙,由2位具有不同经验的操作者(新手和经验者)分别在自由手与导航技术[包括动态导航技术(dynamic navigation,DN)和静态导板技术(static navigation,SN)](每位操作者每种技术各20颗牙)下完成显微根尖手术中骨开窗与根尖切除操作,记录操作时间。术前拍摄牙颌模型锥形束CT,模拟手术路径规划;术后拍摄锥形束CT,在导航精度分析软件中比较模拟与实际手术的路径在测量起点、终点和角度的偏差。结果:对于起点偏差,新手与经验者间仅在自由手组中[分别为(1.44±0.49)、(1.02±0.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4.67, P=0.020)。新手和经验者在终点和角度偏差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手组内,DN和SN亚组的起点偏差[(0.76±0.32)和(0.66±0.20)mm]均显著低于自由手亚组( q=7.58, P<0.001; q=8.66, P<0.001),两亚组的角度偏差(5.0°±3.5°、3.9°±2.1°)也均显著低于自由手亚组(10.9°±6.1°)( q=7.38, P<0.001; q=8.70, P<0.001)。经验者组中,DN、SN亚组仅在角度偏差(3.6°±1.9°、3.2°±1.7°)上与自由手亚组(8.2°±3.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q=5.74, P=0.001; q=6.29, P<0.001)。对于手术时间,使用DN和SN后,新手[DN和SN亚组分别为(4.80±2.15)、(1.09±0.48)min]( q=14.60, P<0.001; q=20.10, P<0.001)和经验者[DN和SN亚组分别为(3.40±1.96)、(1.02±0.34)min]( q=5.86, P<0.001; q=9.37, P<0.001)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使用自由手[新手和经验者组分别为(14.72±6.00)、(7.39±3.33)min]。对于不同牙位,新手和经验者使用自由手在前牙的操作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后牙( q=8.14, P<0.001; q=5.20, P=0.007),而使用DN和SN时前后牙的操作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技术对前后牙操作的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计算机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特别是新手操作的准确性,缩短操作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翼突种植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8
翼突种植是将长种植体自上颌后牙区牙槽嵴向上后方倾斜植入到骨密度更高的蝶骨翼突和腭骨锥突,可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无需上颌窦底提升或植骨,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上颌后牙区形成悬臂梁结构,适用于上颌后牙(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至第三磨牙)缺失或上颌无牙颌,且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翼突种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计算机辅助种植技术,尤其是动态导航技术,可以准确地将翼突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位置,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引导牙髓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近年来,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口内扫描等数据获取方法的普及,以计算机辅助静态导板(static template)与动态导航(dynamic navigation)为代表的引导牙髓治疗技术(guided endodontics),逐渐应用于微创开髓、钙化根管定位、去除纤维桩、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等领域,在提高治疗效率、精准性与成功率,减少组织损失量与医源性失误等方面发挥出独特优势,其中动态导航技术具有实时、可视化、术中可调整的特点,已成为目前引导牙髓治疗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目前动态导航在引导牙髓治疗领域的体外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总结目前动态导航的应用优势与不足,为今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1/6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颞叶癫痫伴睡眠障碍患者大脑白质结构研究;非共用激励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针刺组穴调节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即刻效应的静息态功能MRI探讨;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短期戒断治疗灰质体积的形态学研究;急性/亚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扩散加权成像和T2 4 mapping评估头颈部肿瘤患者不同放疗时间段腮腺功能;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TSHR-mRNA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基于CT图像纹理分析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简化病理分型的研究;细支气管腺瘤9例并文献复习;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密度衰减指数与不同等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大动脉炎累及外周动脉的CT血管成像及临床特征研究;合成MRI与小视野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BI-RADS 4类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结直肠癌KRAS突变的预测模型;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小肝癌与异型增生结节;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肿瘤与膀胱壁接触面长度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增强CT测量淋巴结短径联合淋巴细胞比值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分析;CT影像组学鉴别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定量MRI技术在早期椎间盘退变诊断中的应用;基于CT图像分析疼痛性Ⅱ型副舟骨足部力学特征变化;基于MRI的创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改良Palmer分型;负重正位联合籽骨轴位对踇外翻腓侧籽骨位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的价值分析;儿童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扭转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医源性阴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Embo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不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剂联合同轴微导管栓塞治疗大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基于头围的固定管电流在儿童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相位导航和膈肌导航在老年患者三维MR胰胆管成像薄层扫描中的应用研究;GRASP自由呼吸动态对比增强MRI与常规BH-VIBE序列在肺癌图像质量中的对比研究;对比剂外渗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EAL-IQ定量评估健康青壮年颈部锁骨上代谢相关脂肪性别差异的研究;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结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肺结节CT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双髋正位X线图像上自动测量全髋置换术后外展角的研究;基于胸部C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症效能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关系及共病的影像学进展;mDixon-Quant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MRI诊断研究进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AI医学影像能解决哪些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其一,AI改变影像画面的清晰程度以及展现方法,降低误诊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AI能够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配准、融合、重建,使图像更清晰、立体,丰富了医学图像的呈现方式.同时,AI对动态图像的实时处理功能,也将被运用到成像工艺升级以及辅助医疗器械的定位和导航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关节镜手术存在镜下可操作空间小、可视化和触觉反馈差等局限性. 为追求更小的侵袭性,同时实现更高的精确性,计算机导航技术被引入到关节镜手术中. 导航作为一种可视化系统,通过对手术器械、植入物、患者解剖等三维立体定位,以及相关影像学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从而辅助术中实现实时动态追踪[1] . 理论上,计算机导航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可应对视觉复杂的关节镜下环境,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较大差距. 目前,导航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中骨隧道的定位和股骨髋臼撞击(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中对病变骨组织的切割,相较于骨科其他亚专科,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对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文献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穿颧种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在穿颧种植手术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的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观察3年,各个植体均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穿颧种植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