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医疗联合体支持下的社区血液透析健康管理模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为探索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支持下社区开展血液透析的可行性,经过1年的设备采购、房屋改造的前期准备和上级医院对所有医护技成员半年以上的专科培训准备,2017年1月8日,北京市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医院派驻责任主任指导下,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采用日本JMS牌全自动血液透析机,超纯中央透析液供应系统。上级医院医护专家每周在社区中心进行1次带教査房、进行专业指导,医联体间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至2020年1月31日,透析人数由最初的5例至目前73例,累计治疗16 768例次,无不良反应发生,因血管通路功能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等疾病,上转患者82例次,下转91例次。此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医疗资源,拓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范围,方便了特殊人群就近就医,医护技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了职业荣誉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持续发展的信息追溯系统对外来器械管理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持续发展的信息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器械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2021年5-6月CSSD处理的350个外来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取原来的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2021年7-8月CSSD处理的375个外来器械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发展改进后的信息追溯系统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结合实际运行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逐步提醒和预警控制,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的各项质量管理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外来器械的清洁与功能完好率[96.0%(360/375)]、灭菌后无菌屏障功能完好率[98.7%(370/375)]、及时观察生物监测培养结果[99.5%(373/375)]、规范交接[98.9%(371/375)]、术后清洗消毒执行情况[99.7%(374/375)]均高于对照组[84.2%(295/350)、92.6%(325/350)、91.4%(320/350)、89.1%(312/350)、84.9%(297/350)])(χ 2=28.48、15.40、27.72、31.80、58.12,均 P < 0.05),而发生器械损坏[0.8%(3/375)]、器械混装或丢失器械损坏[0.3%(1/375)]、湿包发生[0.8%(3/375)]、标签信息错误[0.3%(1/375)]、超大超重包发生[0.5%(2/375)]均低于对照组[4.3%(15/350)、4.6%(16/350)、3.4%(12/350)、10.0%(35/350)、7.7%(27/350)](χ 2=9.08、14.65、6.17、36.34、24.31,均 P < 0.05)。 结论:持续发展的信息追溯系统在CSSD外来医疗器械应用管理上至关重要,发展性的追溯系统既能不断地提高外来器械的质量指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了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根因分析法在电外科手术器械及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电外科手术器械及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2月—2020年3月电外科手术器械安全管理情况,研究对象包括12名医务人员和175例手术患者。采用前后比较法,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RCA前的89例手术患者为改进前,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RCA后的86例手术患者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RCA量化评分、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的认知情况,以及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感染率。结果:改进后,12名医务人员的RCA评分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医务人员对手术器械认知评分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改进后患者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CA用于电外科手术器械及设备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器械及设备的认知情况,降低手术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基于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反馈复用器械不良信息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旨在总结复用器械发生不良信息特点,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情况,为手-供双方管理者提供可借鉴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明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的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164条手术器械质量缺陷信息,其中手术室134条,CSSD 30条。分析两者器械包出现缺陷的基本资料、分布情况、各时点不合格包数汇总,比较两者3个班次下送缺陷器械及不同类别不合格器械包数、当班护士职称及工作年限分布情况,运用构成比及χ 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室及CSSD在器械缺陷环节、器械分类及器械包所属科室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两组器械质量不合格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手术室第一班至第三班的下送器械缺陷率占比分别为32.09%(43/134)、12.69%(17/134)、55.22%(74/134),三个班次不同类别不合格器械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13, P < 0.05)。职称方面,CSSD护士比率显著高于手术室(χ 2=4.25, P < 0.05);工作年限方面,手术室中1~5年显著高于CSSD组,11~15年低于CSSD组(均 P < 0.05)。 结论:护理管理者及手术器械处理相关人员应关注发生器械缺陷诸多环节如所属科室、分类、器械质量、发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及重点班次等,加强器械保护细节,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能力及防范器械缺陷不良信息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便携式诊断设备在创伤性颅内血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引发颅内压迅速增高,严重者形成脑疝,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发生创伤性颅内血肿时需及时救治,而救治的先决条件在于早期检查和诊断。由于运输条件限制等原因,现有的CT和MRI等大型检测设备无法在救治现场或患者转运途中展开,而便携式诊断设备具有小型化和高灵活性等特点,有利于早期检查、辅助诊断,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目前,便携式诊断设备在颅内血肿诊断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创伤性颅内血肿的常规诊断方法、便携式诊断设备的应用等方面对创伤性颅内血肿诊断设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创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区域医疗联合体背景下医疗器械协同管理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医疗器械在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中起着硬件支持和基础保障的关键性作用,是推动医联体高效运转、保障诊疗安全、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作者以实现区域医联体内医疗器械高质量协同管理为目标,探索涉及人员、财务、物资、技术等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形成协同管理路径。通过在医联体内建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质量控制、精准调配、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的管理机制,形成区域医联体内医疗器械保障联合体,从而有效提升区域医疗器械整体保障能力,助力医联体建设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基于疫情防控应对实践的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医疗应急装备保障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对于医学装备管理行业而言,疫情防控应对实践是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是一次跨越发展契机。作者基于工作体会,提出将医学装备保障上升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战略物质支撑,建议健全并完善医学装备购置、领用、调配、捐赠等全流程保障管理体系,并对如何从制度、技术、供应链和信息系统四个角度实施医学装备保障要素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发展进行了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32名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32名为观察组,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不同时期护理人员手卫生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对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等,现场统一填写并回收问卷,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包括:消毒液对皮肤的损伤(96.88%)、工作量大(89.06%)、认识水平有限(76.56%)、洗手设备不全(43.75%)、群体间相互干扰(39.06%)。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50.00%、87.50%,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操作中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59.38%、93.7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人员消毒操作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71.88%、9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洗手后的手卫生检测细菌数为(3.09±0.27)、对照组为(6.14±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洗手前的手卫生检测细菌数为(18.26±0.41)、对照组为(21.6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各大医院有必要根据消毒液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皮肤损伤、工作量大等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才能保证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质量,从而提升护理效果,控制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34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对淮南市2023年上报的83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s,MDAEs)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市MDAEs监测的总体情况,为合理监测评价及安全用械提供参考建议。方法:统计2023年淮南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在国家监测系统上报的834例MDAEs,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不良事件的报告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涉及的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严重伤害报告、医疗器械产品等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等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AEs报告主要来源于使用单位,共708例;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51~70岁之间;Ⅲ类器械报告最多;严重伤害报告数主要分布在Ⅱ类和Ⅲ类医疗器械,共741例;事件发生原因主要是“产品故障类”居多;主要涉及无源医疗器械。结论:加强MDAEs风险评控,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监测评价及风险预警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智慧管理平台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加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管,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院借助智能化手段,通过前期需求调研、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4个阶段,建设了大型医用设备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互联互通及分析评价,助力使用监管,提高效率效益,并优化评价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