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命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分析2023年广东省生物学选择性考试第19题的题型结构特点,研究稳态与调节模块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在生物学选择性考试中如何体现学科价值和学科素养导向,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生物学试题命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利用SOLO分类理论对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第29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题符合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要求,试题思维层次划分清晰,存在明显的SOLO梯度,注重关联结构水平的考查.以该题为母题,遵循"现象—原因—应用"的设计思路进行命题,依次侧重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试题整体结构层次分明,有难易梯度,适用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四翼"与SOLO理论联动下的生物学试题命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基于情境的命题要求与SOLO理论的各层级相互对应,在命题要求的指导下创设试题情境,联动SOLO理论分析学生答题思维的水平,以落实"四翼"的命题要求,为高中生物学命题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中生物学常见对照类型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列举了人教版教材常见的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3种对照类型,分析了近年高考试题情境中新出现的对照类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对照类型在试题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4中学生物教学征稿细则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学生物教学》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全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我刊的服务对象为广大的中学生物教师、在校师范生、各级教研员及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本刊的栏目有:综述与进展、课改论坛、教学研究、环球视窗、探究与争鸣、教学设计与案例、实验教学、教学链接、教学随笔、备考方略、命题研究、解题辅导、试题分析、生物学与社会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相关题目解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是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重难点,在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也是"常客".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进行条件、生理过程和内在联系,灵活解答相关题目,特选取相关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解题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概化理论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技能考试信度,为改进技能考试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概化理论对2020年完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技能考试的7 322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研究。根据考试设计,纳入的因素包括考生、考站和考题,计算各因素的方差百分比,分析影响考试信度的主要因素,计算考试的概括力系数和可靠性指数分析考试的信度。基于完成同一套试题的考生分数,通过调整考题和考站数量,得出不同概括力系数和可靠性指数以探讨考核方案的优化。结果:考题的方差百分比为70.0%~76.0%,考站的方差百分比为17.6%~24.4%,考生的方差百分比为0.3%~0.8%。概括力系数范围为0.502~0.717,可靠性指数范围为0.052~0.223。当考站数量不变,考题数量增加1道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02,可靠性指数增加0.002,考题数量增加5道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07,可靠性指数增加0.004;当考站数量增加1站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25,可靠性指数增加0.010,考站数量增加2站时,概括力系数增加0.045,可靠性指数增加0.017。结论:水平测试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质量尚存在提升空间,考站与考题是影响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增加考站与考题数量可以提高测试信度,但需综合考虑测试时间及考站、考题开发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沉浸式虚拟现实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的设计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试题和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并检验试题设置的合理性及其评价效能,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赛道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基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考核范围、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以及相关胜任力框架对八年制赛道试题和各代表队成绩进行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测算各考站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对各考站成绩与总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基本覆盖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考核范围。银奖争夺赛的难度为0.63,区分度为0.79,克朗巴赫系数为0.93;金奖争夺赛难度为0.79,区分度为0.81,克朗巴赫系数为0.66。银奖争夺赛中得分率<60%的胜任力指标,包括CanMEDS框架内的医学专家、合作者、学者等,以及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内的接诊患者、辅助检查选择和判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赛道设计合理,评价准确,结果可信、可靠。各参赛队在胜任力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胜任力框架设计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