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前庭性晕厥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伴前庭性晕厥(vestibular syncope,VS)的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layed endolymphatic hydrops,DEH)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VS症状的临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DEH病例,其中3例为跌倒发作伴VS(VS组),6例为无跌倒发作并VS(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病史、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1)VS组中有3例同侧型DEH患者,对照组中有6例同侧型患者;两组中各有1例具有偏头痛既往史。(2)前庭功能检查,VS组冷热试验、vHIT、颈肌VEMP、眼肌VEMP的异常率分别为3/3、1/3、2/2和2/2,而对照组的异常率分别是3/6、0/3、1/6和4/6;2组中各2例进行了耳蜗电图检查,患侧均未引出可识别波形,健侧的总和电位/动作电位(-SP/AP)比值小于0.4。(3)2组患者均先行药物保守治疗,VS组中2例后续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无跌倒发作及VS再发作。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眩晕症状控制良好。结论:DEH患者可伴有VS症状,对耳源性眩晕患者晕厥症状的鉴别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转椅检查诱发口唇及双手麻木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1例转椅检查诱发口唇及双手麻木病例。患者参加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转椅检查,6 min后主诉口唇和双手麻木,伴胃疼恶心。当即检查示:呼吸急促、表情紧张、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意识清楚;脉搏:99 次/min,呼吸:34 次/min,血压:102/60 mmHg(1 mmHg=0.133 kPa),腹部平软无压痛。神经内科会诊意见: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可能。嘱其放松、有意识减慢呼吸节率,4 min后症状减轻,13 min后症状消失。判定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敏感。体检结论:不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儿童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直流电刺激诱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GVS)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检测方法,并确定正常范围.方法 对健康儿童20例(3~14岁)和健康成人24例(18~30岁)分别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儿童组直流电刺激强度不超过3 mA,成人组最大刺激强度5 mA,记录两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和特点,并进行不同刺激强度下的疼痛评分.结果 GVS-cVEMP和GVS-oVEMP在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引出率均为100.0%.儿童组GVS-cVEMP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10.46±1.84 ms、16.98±2.12 ms和6.52±1.42 ms,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较成人组明显缩短(P<0.05).儿童组GVS-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8.87± 1.40 ms、12.25±1.80 ms和3.39±1.07 ms,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阈值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但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无明显差异.本文健康儿童检测结果可作为其正常范围.随着电流刺激强度的增加,受试者的疼痛评分增高,其对应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也增加.结论 采取3 mA刺激强度和适宜的记录方法,可在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并引出波形,并得到了其正常范围,儿童GVS-cVEMP潜伏期略短于成人,进行评估时,建议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进行比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Bárány协会:"颈性头晕"的观点
编辑人员丨2024/2/3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分类监督委员会(COCS)对颈性头晕(有时也称为颈性眩晕)的观点.这些内容首先由多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初步审查,之后由Bárány协会COCS进行进一步审定.基于当前已发表的文献,Bárány协会COCS认为,自身运动的错觉(眩晕-旋转感或其他)与颈部病理和(或)颈部疼痛症状(通过影响颈椎、软组织结构或颈神经根)之间机制的关联尚缺乏证据支持.当头颈部联合运动诱发出现旋转的错觉时,其原因可能是尚未确诊的常见前庭疾病(如偏头痛或BPPV),也可能是较少见的中枢性前庭疾病(包括急性起病的危急状况,例如椎动脉夹层伴后循环卒中以及极其罕见的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同时,COCS指出,迄今为止,偏头痛(包括前庭性偏头痛)为颈部疼痛和前庭症状同时出现的最常见原因.而且,在几乎所有前庭疾病中,头部运动常会导致患者症状的加重,推测在这些前庭疾病患者中常见颈部肌肉紧张度的增加(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可能与头部运动减少有关.此外,还存在一些尚未探索的理论机制问题,如颈部疼痛可能促发血管迷走反射、心脏抑制反射继而通过晕厥前机制导致短暂的定向障碍和(或)失衡.COCS提出还有一些少见的案例,如那些颈部肌肉痉挛伴模糊的空间定向障碍和(或)失衡感的患者是否确实存在颈部本体感觉受损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展望未来,通过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减少敏感性而增加特异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进一步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案将更为理想.为进一步促进"颈性头晕/眩晕"的研究,在进行设计机制和治疗的对照研究时,亦应考虑到那些重要的混杂因素相关问题.基于此,目前的Bárány COCS并未提出用于研究之外的临床初步诊断标准.相信随着新的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这一观点将可能会发生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的听-前庭功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性眩晕患者的听-前庭功能差异.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眩晕中心门诊收治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30例及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听-前庭功能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纯音测试、眼震检查、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等.结果 30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3.3%(7/30),7例纯音异常患者均属单侧轻度或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26.7%(8/30),均为扫视试验异常;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3.3%(25/30),均为单侧前庭反应减弱;VEMP异常率为13.3%(4/30),其中7例显示患侧低振幅,2例显示患侧P13波潜伏期延长;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2例,异常率为58.3%(7/12),均显示为单侧异常.33例MV患者纯音测听异常率为24.2%(8/33),均属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眼震检查中枢性眼动异常率为48.5%(16/33),冷热试验异常率为21.2%(7/33),VEMP异常率为51.5%(17/33),接受ABR检查的患者共15例,异常率为26.7%(4/15).经统计分析,二者的冷热试验异常率(t=13.62,P=0.000)、中枢性眼动异常率(t=9.65,P=0.000)、VEMP异常率(t=5.76,P=0.000)均显著高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结论 与前庭性偏头痛性眩晕相比,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显示出更高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和较低的中枢性眼动异常率,可以为二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0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例最终确诊为VP或可疑VP的住院患者.其中,入院时1例初诊为前庭阵发症、9例误诊,出院时6例确诊为VP、4例为可疑VP.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诊治经过、病史与检查特征.结果 VP的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其临床特点、听力学相关检查、前庭功能以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来诊断.VP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前庭功能检查可发现前庭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伴随听力下降,ABR检查结果可提示异常,内听道MRI通常可发现血管压迫神经(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现象,抗癫痫药物治疗对大部分VP患者有较好疗效.结论 VP是一种较易误诊的疾病,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注意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等其他类型的眩晕疾病相鉴别.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前庭阵发症的诊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研调查问卷在眩晕头晕患者病史采集中的应用尝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自行设计眩晕头晕患者病史采集的调查问卷,并初步探讨其对临床工作的意义.方法:采取观察性研究,收集以“眩晕头晕”为主诉在我科接受了前庭功能检查的69例患者.从其自行填写的眩晕头晕病史问卷和医师撰写的住院病历中调取信息,对比调查问卷和住院病历对临床重要信息反映能力的差异.结果:调查问卷对患者病史信息的采集更全面、细致,涵盖了眩晕特点、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史时间、诱发及加重因素、与姿势位置的关系、伴随症状、耳部情况、视觉情况、头痛情况、其他系统情况、意识情况、用药情况、不稳程度的VAS评分、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阳性辅助检查结果等,明显优于住院病历.在反映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是否可疑耳石症、前庭代偿情况等方面,反映率亦明显优于住院病历(P<0.05).结论:本调查问卷可以很好地帮助医师采集眩晕头晕患者的病史资料,作为住院或门诊病历的重要补充,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前庭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的前庭功能特点.方法 对43例确诊为VM的患者(V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水试验(caloric test)、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VM组患者中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异常例数分别为10例(23.3%)、14例(32.6%)、18例(41.9%)、14例(32.6%)、13例(3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例(0%)、3例(10.0%)、5例(16.7%)、1例(3.3%)、0例(0%)](P<0.05),而声导抗、cVEMP及vHIT中的水平不对称性比异常例数分别为3例(7.0%)、10例(23.3%)、3例(7.0%),与对照组[分别为0例(0%)、7例(23.3%)、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VM患者中,oVEMP振幅比(amplitude ratio,AR)及耳间不对称比(interau-ral asymmetric ratio,IAR)的异常率最高,分别为41.9%及34.9%.结论 V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前庭功能损害,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结果有助于VM患者的诊断及与其他前庭性疾病的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诱发性前庭痛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8岁,就诊时间:2017年7月2日.主诉:外阴局部刺激性疼痛1年余.现病史:1年前偶然出现性交痛,外阴部触之即痛,以前阴为主,可放射至后阴,伴有外阴部瘙痒及坠胀感,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不尽感,无尿痛,小腹无胀满,大便每日1行、成形;行经正常,白带偏多.曾至妇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就诊.经实验室检查、妇科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盆腔B超示:慢性盆腔炎.排除泌尿系统、肛肠疾病.曾口服西药(头孢克洛)、中药治疗;外用栓剂、洗剂(具体不详),服用中药后腰酸减轻,阴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刻下症:外阴部触痛明显,伴瘙痒,时有腰膝酸软,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男,3岁,于201 7年1 1月22日就诊.家长代诉:双耳听力下降1Od.现病史:患儿1Od前因头部碰撞后家长发现其双耳听力下降,无头痛眩晕,无恶心呕吐,于山东省齐鲁医院住院治疗1周,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稍缓解后出院,行颞骨乳突CT示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DP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报告示双耳DPOAE异常;脑干诱发电位示左耳听力90 Db (nHL),右耳听力100 Db (nHL).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示左耳听力50 Db (nHL),右耳听力60 Db(nHL).无耳外伤及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