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结果教育的《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学习结果框架与胜任力要求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建立基于结果或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是当今课程计划的重要特点。本文梳理了基于结果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在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应用,并利用基于结果的教育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框架体系进行改造和优化,重新设计和确定了课程学习结果框架、课程教学主题内容、课程胜任力要求等内容。基于结果再设计的课程改革体现了全球卫生教育对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结果为目标驱动,通过提供不同的教学主题内容、构建明确清晰的学习结果及要求,注重研究生认识、理解、分析、研究医学教育中的现象及解决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研究、医学教育变革等问题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医学教育科学化研究和医学教育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学科共建为核心的一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实践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传统历史沿革、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等因素制约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广州医科大学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以学科共建为抓手,通过改造科研单元构架、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设置双导师制、优化导师队伍、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国内外交流、选拔优秀生源等系列改革举措,统筹推进一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践证明,合理定位,通过学科共建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有效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军医大学高原军队卫生学课程“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原军队卫生学是高原医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高原部队急需的军事医学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金课”建设和陆军课程改造的背景下,针对目前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较单一、实践课程容量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金课”建设有效路径:更新课程建设理念,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拓展案例教学、装备教学方法,推行课程思政及考核评价改革并实践应用。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也为军队院校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循证护理学课程教学方案的改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临床对护理专业学生循证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涌现,现有循证护理学教学方案的弊端和不足已经逐步显露出来。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循证护理学课程整个教学方案进行了改造和优化。重新设计了课程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框架、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四部分。再塑后的教学方案体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为目标,注重循证思维、在复杂临床护理环境中循证实践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以临床真实案例项目为驱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多维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以改进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园林植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随着科技的进步,植物遗传育种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先进的遗传育种技术,能够培育出更具适应性和抗病性的优质新品种.这不仅提升了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还在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遗传学将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基于此,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程双语教学对于推动植物遗传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根植三农聚焦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根植三农聚焦融合"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服务区域农牧产业发展,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校涉农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学科融合的重要载体.为了新农课背景下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课程组在思政案例凝练上,从学科发展史、三农实践应用、校友优秀案例、生态文明、职业道德与生物伦理等方面,搭建学生"三农"情怀的培养平台;在课程思政案例和实践项目安排上,对接行业发展、三农实践、教师科研、校企合作项目和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等,建立学生知识应用的"融合"平台,从而实现对学生"根植三农"的情怀培养和"聚焦融合"的能力提升.授课过程中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线,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改造为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参与.在课前的线上布置任务、课中的"六环节"教学和课后的第二课堂等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具有一定挑战度、高阶性和创新性的知识应用达到思政目标.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在三农行业一线的就业率明显提升,利用学科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了学生利用课程知识服务"三农"实践的内生动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种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果蝇DNA提取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4/6
南开大学遗传学实验课程组将科研中常用的动物组织DNA提取方法改造后用于实验教学,获得了 1种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果蝇DNA提取新方法.该方法由碱裂解、酸中和、离心3个步骤组成,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效果稳定等特点,获得的DNA无论是浓度还是纯度均可满足后续PCR扩增的需要,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该方法简化了果蝇DNA的提取流程,为与果蝇基因表达分析相关实验项目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推动课程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引入"合成生物学",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6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中初现"合成生物学"一词.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中前沿技术和安全领域的焦点,为人类健康、能源环境、粮食生产等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原题呈现合成生物学是当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经基因改造的酵母菌,以玉米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原料合成淀粉和蛋白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医学微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中生物安全的落实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主要实验材料是病原微生物,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本课程区别于其它实验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条件限制,我校以前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只能安排在不具备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普通实验室中进行,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使一部分内容不能正常进行,使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解决这一矛盾,本研究通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实验室硬件条件升级改造以及对课程内容涉及的菌(毒)种及其配套软件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具有北京大学医学特色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保证了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条例的落实及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化与本土化分析——基于课程设置维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课程设置为视角,分析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结构、框架和内涵宗旨,比较其性质、目标和内容的异同.着重分析不同标准体系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权重分配,不同标准体系因其目标设定的不同,侧重不尽相同.研究发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虽是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但是,国内标准因地制宜,本土化程度鲜明,且在不断调整、更新,因此,国际标准的适应度需要经过科学理性的本土化改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