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极化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THP-1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M2诱导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M2+JMJD3蛋白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和JMJD3蛋白)和M2+JMJD3抑制剂组(添加重组人IL-4、IL-13蛋白和JMJD3抑制剂),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细胞比例,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精氨酸酶-1(Arg-1)、JMJD3、IRF4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rg-1、JMJD3、IRF4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地,使用各组THP-1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人MM细胞U266,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2诱导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与M2诱导组比较,M2+JMJD3蛋白组THP-1巨噬细胞中CD206+细胞比例,Arg-1、JM-JD3、IR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TGF-β水平均进一步升高(P<0.01),同时U266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迁移、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而M2+JMJD3抑制剂组上述各指标变化趋势与M2+JMJD3蛋白组相反.结论:JMJD3-IRF4信号通路介导的巨噬细胞M2极化能够促进M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时间限制性进食对HFpEF小鼠心肌损伤改善及血清和心肌组织FGF21水平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时间限制性进食(TRF)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小鼠心功能障碍、心肌重构、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心肌氧化应激反应、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善及对血清和心肌组织FGF21水平的调节作用,以探讨TRF对HFpEF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敲除(Fgf21-/-)小鼠均分为FGF21敲除自由进食(ALb)组和FGF21敲除TRF组,30只野生型(WT)小鼠均分为野生ALb组、野生TRF组.上述四组均给予60%高脂饲料,并且在每日饮水中加入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L-NAME,0.5 g/L)建立HFpEF模型.野生TRF组和FGF21敲除TRF组小鼠接受TRF,每晚21:00至次日5:00进食,其余时间禁食;野生ALb组和FGF21敲除ALb组小鼠24 h均开放进食.四组均喂养8周,观察小鼠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脏功能(LVEF、E/A、E/E'、BNP)、心肌重构情况(心肌肥厚程度相关指标心脏指数HW/TL、心肌细胞平均横截面积,心肌纤维化程度相关指标心肌胶原沉积程度及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Col1a1、Col3a1、Fn1和CTGF mRNA)、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线粒体比、ATP生成量、心肌ATP含量、复合物Ⅰ活性、复合物Ⅴ活性)、心肌氧化应激水平(ROS、SOD活性,MDA含量)、心肌能量代谢情况(脂肪酸氧化关键分子CD36、CPT1b及 13C Ac-CoA百分比,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Glut1、Glut4、PFK1 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心肌组织FGF21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喂养8周时,与野生ALb组相比,野生TRF组小鼠E/A、E/E′值及血清BNP水平降低(P均<0.01);心脏质量、HW/TL值及心肌细胞平均横截面积降低(P均<0.01);心脏左室胶原占比及Col1a1、Col3a1、Fn1、CTGF mRNA表达降低(P均<0.01);心肌损伤线粒体占比减小,线粒体ATP生成量、线粒体复合物Ⅰ和Ⅴ活性升高(P均<0.01);心肌ROS生成及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P均<0.01);心肌CD36和CPT1b表达升高,13C Ac-CoA百分比上升(P均<0.01);心肌Glut 1、Glut 4和PFK 1 mRNA表达降低(P均<0.01);血清FGF21水平、心肌FGF21蛋白及mRNA表达均增加(P均<0.01).与野生TRF组相比,FGF21敲除TRF组小鼠E/A、E/E′值及血清BNP水平升高(P均<0.01);心脏质量、HW/TL值及心肌细胞平均横截面积增加(P均<0.01);心脏左室胶原占比及Col1a1、Col3a1、Fn1、CTGF mRNA表达增加(P均<0.01);心肌损伤线粒体占比增加,ATP生成量、复合物Ⅰ和Ⅴ活性降低(P均<0.01);心肌ROS生成及MDA含量增多,SOD活性下降(P均<0.01);心肌CD36和CPT1b表达减少,13C Ac-CoA百分比下降(P均<0.01);心肌Glut 1、Glut 4和PFK 1 mRNA表达增加(P均<0.01).结论 TRF对HFpEF小鼠的心脏功能及心肌重构、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心肌氧化应激反应、心肌能量代谢均具有改善作用,且可促进FGF21的表达;TRF可通过提高FGF21表达水平,进而增强心肌脂肪酸代谢、改善心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并抑制氧化应激水平,改善HFpEF小鼠的心功能障碍及心肌重构,从而改善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L-27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是由IL-27p28和EBI3亚基结合而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型细胞因子,属于IL-6和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27主要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参与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发现IL-27主要发挥免疫增强作用,调控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分化,增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免疫活性或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文章从IL-27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出发,总结IL-27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ML-111通过调节NLRP3炎症激活ROS产生来介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炎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通过调节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激活活性氧(ROS)产生来介导COPD的对于抗炎的作用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小鼠32只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正常组、COPD模型组、BML-111低剂量组、BML-111高剂量组,每组8只,应用脂多糖和烟熏的方式建模,观察小鼠的COPD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LRP3、1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制备观察不同的细胞计数情况,氧化应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正常组建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19),COPD模型组、BML-111低剂量组、BML-111高剂量建模后体质量明显低于建模前的体质量( P=0.027);COPD模型组的NLRP3、1L-1β、TGF-β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09),BML-111低剂量组的NLRP3、1L-1β、TGF-β的蛋白表达低于COPD模型组( P=0.032),BML-111高剂量组的NLRP3、1L-1β、TGF-β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PD模型组( P=0.006);模型组中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17),BML-111高剂量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 P=0.036);COPD模型组的SOD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1),BML-111低剂量组的SOD的活性高于COPD模型组( P=0.028),BML-111高剂量组的SOD的活性显著高于COPD模型组( P=0.009);COPD模型组的MDA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13),BML-111低剂量组的MDA的活性低于COPD模型组( P=0.026),BML-111高剂量组的MDA的活性显著低于COPD模型组( P=0.005)。 结论:BML-111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介导ROS产生来抵抗COPD的炎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NA-3653-3p通过抑制PLAC8-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NA-3653-3p(miR-3653-3p)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从OncoLnc数据库中下载3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数据更新时间为2020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R-3653-3p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的关系;采用miRGator数据库预测与miR-3653-3p存在结合位点的靶基因。选择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AN3CA、HEC-1A、HEC-1B、Ishikawa和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ESC,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3653-3p相对表达量。选取miR-3653-3p表达最低的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和miR-3653-3p组,分别转染对照空载质粒和miR-3653-3p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3653-3p靶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3653-3p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OncoLnc数据库中数据分析显示,与miR-3653-3p低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相比,miR-3653-3p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较好( P<0.01)。与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SC相比,子宫内膜癌细胞株AN3CA、HEC-1A、HEC-1B、Ishikawa中miR-3653-3p表达水平均降低(均 P<0.05),并且HEC-1A细胞中miR-3653-3p的相对表达量最低,选择HEC-1A细胞进行后续实验。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第2、3、4、5天miR-3653-3p组HEC-1A细胞能力均降低(均 P<0.0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培养26 h时,阴性对照组和miR-3653-3p组HEC-1A细胞侵袭数分别为(80±11)个和(2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8, 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3653-3p组细胞侵袭数降低。采用miRGator数据库预测miR-3653-3p的靶基因可能是胎盘特异蛋白8(PLAC8)。阴性对照组和miR-3653-3p组HEC-1A细胞中PLAC8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26±0.83和0.9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0, P<0.01),miR-3653-3p组PLAC8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3653-3p组HEC-1A细胞PLAC8蛋白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GSK-3β、Rac1表达均降低。 结论:miR-3653-3p可能通过调节PLAC8-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肾安汤对顺铂诱导的肾损伤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及肾组织修复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肾安汤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对顺铂诱导的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重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肾安汤高剂量组、肾安汤中剂量组、肾安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顺铂7.5 mg/kg制备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肾安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肾安汤水煎液0.698、1.395、2.790 g/ml,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贝那普利混悬液5 mg/kg,1次/d,连续灌胃14 d。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BUN、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TNF-α、IL-6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TLR-4、NF-κB p65、髓样分化因子(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肾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一般生长情况明显改善,肾脏系数降低( P<0.05);肾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UN、Cr、Cys-c、TNF-α、IL-6水平降低( P<0.05),肾组织中TLR-4[(0.54±0.07)、(0.52±0.09)、(0.41±0.04)比(0.86±0.06)]、NF-κB p65[(0.74±0.02)、(0.72±0.06)、(0.67±0.05)比(0.93±0.03)]、MyD88[(0.86±0.02)、(0.82±0.03)、(0.61±0.02)比(1.04±0.03)]、TRAF-6[(0.65±0.04)、(0.58±0.08)、(0.54±0.07)比(0.90±0.06)]蛋白表达下调( P<0.05),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结论:肾安汤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顺铂诱导的大鼠肾损伤病理改变,从而保护大鼠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黄素抑制背根神经节压迫小鼠模型STAT3、VEGFA、p-ERK蛋白表达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大黄素(Emodin,ED)对背根节压迫小鼠模型的镇痛作用以及对STAT3/VEGFA/p-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damage,CCD)小鼠疼痛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瑞巴林组及ED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动物机械痛敏和热辐射痛敏阈值、醋酸扭体实验评价镇痛效果;ELISA检测小鼠L4-L5节段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 CD 18 等炎症因子含量;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检测脊髓组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机械痛敏、热辐射痛敏阈值显著降低(P<0.05),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增高(P<0.05),脊髓中VEGFA、STAT3、p-ERK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ED低、中、高剂量组CCD小鼠模型的机械痛敏、热辐射痛敏阈值升高(P<0.05);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STAT3、VEGFA、p-ERK的表达降低(P<0.05),醋酸诱导的小鼠急性疼痛中扭体次数减少(P<0.05).结论 ED对背根节压迫小鼠模型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炎症因子表达和STAT3/VEGFA/p-ERK介导的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转录因子En1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9 397例泛癌患者的En1表达和总生存资料、4 349例泛癌患者的En1表达和无进展生存资料,分析泛癌中En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53对和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NGDC-GSA)的155对ESCC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资料分析ESCC组织中En1的表达水平。以慢病毒系统介导ESCC细胞KYSE180和KYSE450中En1基因敲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En1对ESCC细胞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En1及Hedgehog通路主要调控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GLI2和平滑蛋白(SMO)的表达。结果:来自TCGA数据库的泛癌样本资料显示,En1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比En1高表达患者更长(均 P<0.001)。来自GEO和NGDC-GSA数据库的资料显示,ESCC组织中En1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癌旁组织(均 P<0.001)。功能研究显示,与shNC组相比,敲降En1能显著抑制KYSE180和KYSE450细胞的增殖(均 P<0.001)、抑制克隆形成[KYSE18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38.33±23.07)个和(127.00±19.70)个,均低于shNC组的(340.67±12.06)个(均 P<0.001);KYSE45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65.33±2.52)个和(9.00±3.00)个,均低于shNC组的(139.00±13.00)个(均 P<0.001)]、抑制迁移[KYSE18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6.67±12.66)和(71.33±11.02)个,均低于shNC组的(334.67±16.56)个(均 P<0.001);KYSE45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2.33±14.57)和(54.33±5.51)个,均低于shNC组的(253.33±21.03)个(均 P<0.001)]。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显示,敲降En1肿瘤的生长速度减慢,shEn1#1组和shEn1#2组小鼠的移植瘤重量分别为(0.046±0.026)g和(0.047±0.025)g,均低于shNC组[(0.130±0.038)g,均 P<0.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shEn1#1组和shEn1#2组KYSE180细胞中GLI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6±0.162和0.322±0.133,shEn1#1组和shEn1#2组KYSE450细胞中GLI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31±0.006和0.352±0.050,均低于shNC组(均 P<0.01)。在敲降En1的KYSE450细胞中过表达GLI1,能减弱敲降En1对细胞增殖( P<0.001)、克隆形成[shEn1#1-GLI1组的克隆形成数为(151.00±9.54)个,高于shEn1#1-vector组的(102.33±10.02)个( P=0.004)]和迁移[shEn1#1-GLI1组的迁移细胞数为(193.67±10.07)个,高于shEn1#1-vector组的(109.33±11.50)个( P<0.001)]的抑制作用。ESCC组织中GLI1、GLI2、GLI3、音猬因子、SMO和补缀同源物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Hedgehog通路被激活。 结论:En1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其通过调节Hedgehog信号通路在促进ES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CAT4通过海绵化miR-508-5p上调URGCP表达驱动乳腺癌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相关转录因子4(PCAT4)通过海绵化miR-508-5p上调细胞增殖上调节因子(URGCP)表达对乳腺癌进展的驱动作用。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分析乳腺癌组织中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的微阵列数据。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评估乳腺癌中PCAT4表达。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变化。RNA下拉和双荧光素酶测定分析PCAT4与miR-508-5p,以及miR-508-5p与URGCP的相关性。肿瘤异种移植研究分析PCAT4/miR-508-5p/URGCP轴与体内乳腺癌细胞生长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PCAT4和URGCP与miR-508-5p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PCAT4的表达水平上调。敲除PCAT4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miR-508-5p是PCAT4的靶点,且与PCAT4呈负相关。乳腺癌中miR-508-5p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URGCP是miR-508-5p的靶点,可诱导乳腺癌的进展。肿瘤异种移植研究显示,PCAT4通过影响miR-508-5p/URGCP驱动乳腺癌进展。结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PCAT4表达升高,PCAT4可以作为miR-508-5p的分子海绵,并通过激活URGCP蛋白表达显著促进乳腺癌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2B-AS1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关系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B-AS1及其邻近基因CDKN2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合并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8例肺腺癌患者手术中切除的少许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的正常肺组织标本,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DKN2B-AS1及其邻近基因CDKN2A的含量。选择人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干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阴性siRNA干预组(TGF-β1干预,转染无义序列小干扰RNA)和阳性siRNA干预组(TGF-β1干预,转染CDKN2B-AS1的小干扰RNA)。干预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qPCR方法检测CDKN2B-AS1及CDKN2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KN2A和P53蛋白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21.90±19.83、19.83±7.67比较,肺癌组织中CDKN2B-AS1及CDKN2A均低表达,分别为2.60±1.33和0.34±0.10( t=2.747、7.187, P=0.016、0.000),与在IPF中的结果一致。在细胞试验中,观察到TGF-β1的干预可促使MRC-5肺成纤维细胞从多突的纺锤形或星形结构,逐渐转化为扁平状纤维结构的肌成纤维细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与正常组56.12±2.46、64.54±3.89比较,TGF-β1干预后CDKN2B-AS1及CDKN2A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分别为6.80±0.30和9.39±0.37( t=47.746、33.797,均 P<0.001);转染CDKN2B-AS1的siRNA后,与干预组6.80±0.30、9.39±0.37比较,CDKN2B-AS1及CDKN2A的表达进一步下调,分别为2.38±0.29、2.81±0.36( t=4.279、4.032, P=0.003、0.004),且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 r=0.988, P=0.000);此外,蛋白水平干预组CDKN2A及P53的表达3.12±0.06、1.12±0.07,较正常组4.12±0.59、2.11±0.06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21、19.599, P=0.043、0.000),且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 r=0.772, P=0.000)。 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1在IPF和肺癌中均低表达,通过调节其邻近基因CDKN2A的表达,参与了P53通路,可能是IPF患者肺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