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应面法优化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总抗氧化能力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优化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3味山姜属中药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 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以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确定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的最优提取条件;采用FRAP法与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进行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高良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4,浸泡时间31 min,提取时间6.2 h;大高良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4,浸泡时间84 min,提取时间7.3 h;红豆蔻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3,浸泡时间90 min,提取时间6.5 h.相同浓度下,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Fe3+还原能力排序为红豆蔻>大高良姜≈高良姜,Trolox当量总抗氧化能力排序为红豆蔻≈大高良姜>高良姜.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操作简便,优化结果直观,预测准确;所得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提取最优工艺方案稳定性高,重复性好;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模式影像诊疗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5岁,因"右眼视物模糊2年,左眼视物模糊9个月"于2022年1月24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2020年1月患者因发热诱发右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右眼黄斑区散在点状黄白色病灶,诊断为右眼脉络膜炎,予右眼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症状缓解;2021年4月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10 d后右眼视物模糊加重、左眼出现视物模糊,于某专科医院查见结核菌素试验、抗弓形体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类风湿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核抗体阴性,行双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期间双眼视力持续下降。2022年1月患者双眼视物模糊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症见:双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遮挡,偶有闪光感,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涩。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8,矫正无提高;左眼0.25,-5.25 D=0.5;双眼眼压12 mmHg(1 mmHg= 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示:右眼前节(-),眼底视网膜豹纹状改变,黄斑区数个黄白色圆形萎缩灶,融合成片(见图1A);左眼前节(-),眼底黄斑区数个黄白色圆形变性灶(见图1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右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驼峰样隆起伴神经上皮层下积液(见图1C),椭圆体带部分缺失及穿凿灶(见图1D);左眼RPE隆起及视网膜逆行穿凿灶(见图1E);双眼病灶下局部脉络膜巩膜组织信号增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示:病灶部位呈高荧光并逐渐染色渗漏,晚期荧光素潴留;对应部位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呈现低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见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示:右眼视网膜层片状团簇样新生血管,脉络膜层粗大新生血管(见图3A);左眼脉络膜层团簇样新生血管(见图3B)。西医诊断:双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双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医诊断:视瞻昏渺(湿热内阻证)。治疗:予双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中医治疗以祛湿清热、宣畅气机,予以三仁汤加减,整方如下:薏苡仁35 g、杏仁9 g、豆蔻仁12 g、通草12 g、淡竹叶9 g、厚朴9 g、滑石15 g,水煎服,日1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败血症婴儿外周血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婴儿发生败血症时外周血中脂代谢产物游离肉碱和酰基肉碱水平,探索其在婴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46例住院确诊败血症患儿及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患儿55例,回顾性比较两组血串联质谱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并分析其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相关性。对败血症患儿,根据是否有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水平的差异。结果:败血症患儿外周血中己二酰肉碱(C6DC)、肉豆蔻烯酰肉碱(C14:1)、3-羟基肉豆蔻酰肉碱(C14OH)、3-羟基棕榈酰肉碱(C16OH)水平高于非感染患儿( Z=-2.52、-2.05、-2.68、-2.82, P均<0.05),外周血中游离肉碱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四种酰基肉碱水平均与降钙素原水平呈正相关( r=0.44、0.44、0.40、0.49, P均<0.01)。有并发症组C16OH异常患儿的比例较无并发症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 P<0.05)。 结论:败血症婴儿的部分酰基肉碱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正相关,有并发症的患儿中长链酰基肉碱水平异常者比例更高,提示败血症婴儿的脂代谢发生了改变,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可能有助于婴儿败血症严重程度的判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足月小于胎龄新生儿血氨基酸谱和酰基肉碱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足月小于胎龄(SGA)新生儿和与之配对的足月适于胎龄儿(AGA)血氨基酸和酰基肉碱的差异,探讨足月SGA血代谢谱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出生的79例足月SGA为研究对象,同期在本院出生的按胎龄、性别匹配的79例健康足月AGA为对照,出生后第3天采集干血滤纸片样品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应用正交偏最小乘判别分析(OPLS-DA)寻找2组间的差异和生物标志物。结果:足月SGA组出生体质量(2.5±0.2) kg,足月AGA组出生体质量(3.2±0.3) kg。通过OPLS-DA模型分析发现12种权重较大的血代谢物质及2组血代谢物比值分别为:丙酰基肉碱(0.34±0.13比0.42±0.15)、酪氨酸[0.24(0.18,0.27)比0.28(0.22,0.37)]、游离肉碱(0.43±0.14比0.37±0.12)、缬氨酸[0.39(0.35,0.45)比0.44(0.36,0.53)]、辛酰基肉碱(0.33±0.13比0.29±0.09)、肉豆蔻二烯酰基肉碱(0.35±0.12比0.31±0.10)、丁酰基肉碱(0.37±0.13比0.41±0.14)、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0.35(0.25,0.43)比0.35(0.26,0.45)]、葵酰基肉碱(0.26±0.13比0.23±0.08)、异戊烯酰基肉碱[0.33(0.26,0.34)比0.33(0.30,0.35)]、亮氨酸[0.38(0.30,0.47)比0.40(0.33,0.48)]、甲硫氨酸(0.42±0.14比0.46±0.15),其中丙酰基肉碱( t=3.920)、酪氨酸( Z=3.536)和缬氨酸( Z=2.838)在足月SGA组明显降低,而游离肉碱( t=-2.863)、辛酰基肉碱( t=-2.266)和肉豆蔻二烯酰基肉碱( t=-2.194)明显升高,与足月AG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足月SGA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液中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水平与足月AGA存在差异。足月SGA新生儿营养支持中需适量补充芳香族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其出生后早期通过动员中长链脂肪酸来满足机体能量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代谢轮廓及其代谢通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代谢物轮廓和代谢通路。方法:收集2016—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次确诊MM患者(55例)的血清,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37例)的血清作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初治MM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高通量检测及鉴定,通过计算质量控制(QC)样本的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对样品制备的重现性进行考察。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结合 t检验校正的方法筛选MM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差异性代谢物,使用代谢通路分析工具构建代谢通路。 结果:55例MM患者中,男34例,女21例,中位年龄60岁(42~73岁)。根据M蛋白类型进行分型,IgG型30例,IgA型9例,IgM型1例,未分泌型2例,双克隆型1例,轻链型12例(kappa轻链型3例,lambda轻链型9例)。通过对GC-MS实验数据重现性考察,QC样本检测显示代谢物相对含量的RSD<15%的化合物比例为70.21%,提示实验数据可靠。MM患者区别于健康对照人群的17种差异性代谢物为肉豆蔻酸、羟脯氨酸、半胱氨酸、软脂酸、L-亮氨酸、硬脂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甘油、丝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柠檬酸、肌醇、苏氨酸、草酸(VIP>1, P<0.05)。MM患者的代谢紊乱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磷酸肌醇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油脂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 结论: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初诊MM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轮廓差异和代谢通路扰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清肺十八味丸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提高并完善蒙成药清肺十八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沉香、肉豆蔻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甘草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滴定分析法对处方中的银朱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主斑点清晰、Rf值适中、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甘草)甘草苷的质量数线性范围为38.02~570.30 n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4.01%,RSD为1.49%;含量测定(银朱),平均回收率为96.28%,RSD为0.91%.结论 本文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清肺十八味丸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蒙药玉簪清咽十五味散方源与方解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为蒙药玉簪清咽十五味散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蒙医药本草古籍文献记载及现代文献规范标准,结合临床实际用药特点,对玉簪清咽十五味散的方名、基源、方解、方源进行本草考证.结果 与结论 该方由 15 味中药材组方,始载于第司·桑杰嘉措《兰塔布》,属传统蒙药经典验方.单味药基源方面,诃子或金诃子、川楝子、栀子、广酸枣、肉豆蔻、苦参、甘草基源无异议;邦占即玉簪花,檀香即白檀香,竹黄即天竺黄(石灰华、石膏),沙参即北沙参,丁香即公丁香,木香即广木香,巴沙嘎即鸭嘴花,沉香即山沉香,为最佳配伍组合.药味涩、苦、辛、甘、酸分别占 26.80%,67.53%,18.56%,24.23%,5.15%;药性寒、凉、平、温分别占 24.74%,43.81%,17.01%,14.43%.对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胸满、气喘、胸肋作痛、肺热咳嗽、巴达干热等症的疗效确切,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草果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本研究通过系统分离探索了中药草果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PNPG法测定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中药草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R)-1-(1-ethoxypropyl)-3,5-dimethoxyphenol(1)、(R)-1-(3,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2)、3-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3)、香草乙酮(4)、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5)、香兰素(6)、4-萜烯醇(7)、methyl(9S,10R,11E,13R,15Z)-9,10,13-trihydroxyoctadeca-1 1,15-dienoate(8)、methyl(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ate(9)、amomutsaoko A(10)以及 renealtin A(11).其中化合物 1 为酚类化合物,是作为天然产物首次报道,化合物10和11具有强于阿卡波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挖掘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合并T2DM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总结卢秉久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 型糖尿病(T2DM)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3 月1 日至2023 年2 月28 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并由卢秉久教授诊治的178 例NAFLD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处方进行药物频次频率、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合并T2DM多采用甘、苦、辛味药物,重用温性药,药物多归脾、肝经,常用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常用药对为神曲-麦芽、五味子-麦冬、延胡索-川楝子、佩兰-豆蔻、山茱萸-牡丹皮、桃仁-红花、枸杞子-菊花.核心组方为陈皮、泽泻、茯苓、苍术、白术、车前子、柴胡.聚类分析得到5 组药物,分析得出治法为健脾化痰、行气宽中,凉血活血、逐瘀止痛,健脾益胃、养阴生津,健脾消食、化浊降脂,健脾渗湿、温中助阳.结论:卢秉久教授以"脾气散精"理论为基本治疗思路治疗NAFLD合并T2DM,以健脾为主,兼以行气、活血、滋阴、温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底物(MARCKS)、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切除采集其病灶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ARCKS、HIF-1α表达水平,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随访1年,比较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及阴性患者、胃癌组织中HIF-1α阳性及阴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1年生存率.结果 Ⅲ期、Ⅳ期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率分别为91.67%、90.91%,HIF-1α阳性率分别为91.67%、100.00%,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MARCKS阳性率分别为57.89%、61.54%,HIF-1α阳性率分别为63.16%、7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者胃癌组织中MARCKS阳性率分别为80.00%、91.67%,HIF-1α阳性率分别为88.00%、95.83%,明显高于高分化者的54.84%、6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率分别为93.10%、96.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2.75%、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至浆膜层患者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率分别为89.19%、94.59%,明显高于未浸润至浆膜层患者的60.47%、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75%、80.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8.75%、4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阳性和阴性患者PFS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MARCKS、HIF-1α表达与患者胃癌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辅助制定胃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