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onvNeXt模型的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分类与可视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胸部X线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胸部疾病筛查和诊断方式.由于放射科医生长时间阅片容易视觉疲劳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ConvNeXt模型的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检测方法,旨在提高胸部疾病诊断准确度、减轻误诊风险并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大规模公开胸部X线图像数据集ChestX-ray14训练ConvNeXt模型,该模型在ResNet模型的基础上,融合了视觉Transformer结构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和识别能力,同时以AUC(ROC曲线下方的面积)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与已有的分类模型CheXNet、ResNet及Swin Transformer进行了对比.此外,通过引入Grad-CAM可视化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特征图的梯度信息生成胸部X线图像的类激活热力图,实现对病灶区域的定位,从而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结果 基于ConvNeXt模型的诊断方法在识别14种胸部疾病时平均AUC值可达0.842,特别在识别积液(AUC值为0.883)、水肿(AUC值为0.902)和疝气(AUC值为0.942)等疾病时表现较为令人满意.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性能,是一种对胸部X线图像进行胸部疾病诊断进而协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县域医疗共同体便携式彩超设备配置选点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开展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医疗设备优化选点配置,对科学配置设备资源、提升医共体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者以县域医共体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以下简称彩超)选点配置运营成本最小、居民就诊花费时间最短为目标,根据价值工程法建立医共体配置总价值目标函数,考虑距离、时间、人员资质等相关约束条件,构建县域医共体便携式彩超设备选点配置最优规划数学模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既定约束条件,5 000次迭代测算终结后,模型在实证医共体9个选配点中输出5个相对优化的配置点,且当每个配置点的配置数量为1台时,医共体内配置总价值达到最大。研究为我国县域医共体设备资源配置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住院患者跌倒成本效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探析住院跌倒、跌倒伤害住院时间及成本费用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基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跌倒上报科室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74个科室38 481例研究对象。对患者特征、跌倒、跌倒伤害、住院时间、自下而上直接成本数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发生跌倒243例占0.6%,跌倒伤害154例占63.4%;跌倒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9 d,高于未跌倒患者的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5.18, P<0.05)。跌倒患者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9 000元,高于未跌倒患者的16 3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1.47, P<0.01)。受伤与未受伤患者之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Z=-0.92、-0.64, P>0.05)。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共病、住院科室单元、住院原因与跌倒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有影响( F=280.05、217.31,均 P<0.05)。 结论:住院跌倒患者医疗资源使用及直接成本增加,可能主要归因于跌倒本身而非跌倒伤害。本研究可为真实世界优化策略研究、合理资源分配及跌倒预防成本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RG与绩效导向的病床分配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构建病床资源分配模型,为优化公立医院病床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ReLU激活函数,结合DRG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纳入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病例组合指数和平均床日收入等指标,构建病床资源分配模型,当医院现有开放病床数大于首次分配的病床数时,可采取二次分配。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例,进行模型实例分析。结果:经模型分析,某医院2 729张开放病床首次分配后结余110张,可进行二次分配。医院40个住院科室的病床分配结果为15个科室加床,3个科室加床并缩短住院日,2个科室不变,1个科室缩短住院日,4个科室减床以及15个科室减床并缩短住院日。结论:该病床资源分配模型丰富了指标内涵,体现了专科特性,能够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预算管理灵活调整指标,有利于公立医院病床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计算机视觉在麻醉学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计算机视觉(CV)在麻醉学中的应用已日渐显现其潜力和价值,CV技术可以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优化资源分配和提高工作效率。文章回顾了CV在麻醉学中的现有应用,包括气道管理、神经阻滞和穿刺、麻醉深度(DoA)监测和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预警等;也讨论了当前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获取、模型训练、解释性、鲁棒性等;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采用混合学习、迁移学习和联邦学习等新的方法或技术。CV技术有望对麻醉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向更高的精准医疗水平迈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KANO模型的公立医院采购需求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公立医院的采购管理中,购置需求提出与采购预算制定分别由不同部门完成,极易导致无效需求的产生,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成为促进医院降本增效的重要管理方向。作者基于KANO模型建立了公立医院采购需求管理机制,按照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向型需求分类识别公立医院的采购需求,然后制定符合医院资源分配原则的需求满足原则,并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选择合格的决策代理人和建立过程约束机制对需求满足过程进行监督。某医院自2022年开始基于该管理机制进行了采购需求管理实践,有效强化了采购需求管理意识,提高了资源配置决策效率和需求牵引作用的发挥,可为公立医院的采购需求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物检测样本快速调配系统的设计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生物检测样本调配优先等级不同、采样量与样本积压量信息不对称、运输路线难以动态规划等实际问题,通过样本采样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检测处理模块、资源调配模块联动配合,构建生物检测样本的快速调配系统,在低成本下做到了快速、精准、高效率的检测资源分配.该系统可实现大规模生物样本筛查的区域统一调度,有效优化整体生物样本的检测顺序,改善不同能级实验室忙闲不均的业务状态,缓解由于道路拥堵耽误样本运输等状况,提高区域生物样本的总体检测效率.通过着重介绍生物检测快速调配系统的建设难点、系统模型与具体实现,旨在为类似应用场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供给还是需求所致:我国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区域差异分解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解我国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区域差异的归因及影响机制.方法:使用CHARLS数据,利用卫生服务需求分析框架建立分解模型,分解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对卫生服务利用区域差异的解释力.结果:供给因素导致的卫生服务利用区域差异占83.1%~101.4%,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供给诱导需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待遇差异是卫生服务利用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机制.结论:我国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供给侧影响,为此,应提升基层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规范供给侧医疗行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待遇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长三角地区城市密度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城市密度是衡量城市各要素空间集聚程度的表征也是调控城市各要素资源分配效率的重要手段.过往主要围绕城市密度的物质形态测度来研究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与环境问题,少有立足碳排放绩效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密度的演变逻辑.立足生态效益中自然资源投入最小化与获得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碳排放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城市密度与碳排放绩效的时空演变及关联特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城市密度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1)城市密度与碳排放绩效均升高,城市密度增速减慢,而碳排放绩效增速加快;二者均呈东南—西北向发展且关联性不断增强.(2)城市密度分指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时空差异,东南部多数城市各分指标影响系数增大且作用方向不变;西北部人口密度负向影响显著增强,经济密度的影响由负转正,而空间密度的影响由正转负.(3)城市密度与其他经济社会因素交互后对碳排放绩效产生影响,其中经济密度与产业结构协同作用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最大,且与因子独立作用相比,人口密度与其他影响因素的交互效应增幅最大.理清城市密度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可以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优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对2012~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预测2022~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分析2022~2030年卫生资源情况.结果: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技术效率为0.971,DEA有效地区3个;2012~2021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上下波动,均值为0.984,技术进步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预测2022~2030年我国沿海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产出量将逐年递增,其中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年均增长最快.结论:我国沿海地区需要充分考虑卫生资源配置差异产生的原因,改革资源分配方式,并持续提高管理服务和技术开发能力;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结合独特区位制定合理的资源规划目标;建立医疗资源跨区域合作模式,实现沿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