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辅助儿童甲状腺癌根治术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5岁11个月,主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周"于2021年11月就诊。入院后完善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大小约25 mm×13 mm,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发强回声光斑弥漫性分布,几乎占据整个右侧叶(TI-RADS 4c类);右侧颈部及锁骨上窝探及多个淋巴结回声,皮髓不清,结门消失,内可见点状强回声,较大者约23 mm×12 mm,21 mm×12 mm(锁骨上窝),24 mm×15 mm(锁骨上窝呈融合状)"。行颈部增强CT显示:"甲状腺右侧叶异常密度伴甲状腺右叶周围、气管旁、双侧颈部肌间隙、双侧颌下区及右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为甲状腺癌并淋巴结转移"。胸部CT和上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提示: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Bethesda Ⅵ类。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有癌细胞。穿刺淋巴结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300 ng/mL。行喉镜检查:双侧声带运动正常。入院诊断:甲状腺癌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确手术适应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通过和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征得其同意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全院会诊讨论,患儿于2021年11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全切+颈部中央区+右颈侧淋巴结(Ⅱ-Ⅴ)区域性清扫术。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2016科研伦理审第28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内镜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超声内镜及其相关成像和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弹性成像、造影增强(谐波)超声内镜成像、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pNENs诊断中的作用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染料或金标植入、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或聚桂醇消融和射频消融在pNENs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300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研究其中15例同意并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组织病理结果。结果:病理学诊断为疑似恶性病变、甲状腺炎、甲状腺囊性变、甲状腺良性腺瘤、有阳性细胞成分诊断占比率分别为7.67%、20.00%、12.67%、1.33%、46.67%。总体阳性细胞率为88.3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恶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50.00%(3/6),特异性为55.56%(5/9),阳性预测值为42.86%(3/7),阴性预测值为62.50%(5/8),假阳性率为57.14%,假阴性率为37.50%。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技术具备高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诊断胆囊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胆囊癌侵袭性强,进展速度快,早期诊断胆囊癌是提升预后的关键。本综述回顾了以胆囊为靶点的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诊断胆囊癌的研究,总结了EUS-FNA/B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可能影响诊断率的因素以及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24岁,因左侧大阴唇肿胀1年余,阴道肿物脱垂3个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左侧大阴唇扪及一界清质软光滑肿块,大小约3 cm×3 cm,活动度一般,无压痛,皮温正常;双侧腹股沟区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左侧大阴唇皮下见一低回声肿块,紧贴阴道壁左后方生长,延伸至宫颈,大小约5.5 cm×3.4 cm×2.5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液化及钙化征象,后方回声无改变,膀胱与子宫无明显受压移位(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及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图1B);弹性成像示应变弹性评分4分(图1C)。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Bracco公司)]示:肿块于10 s自周边向内部增强,呈整体均匀高增强,24 s开始缓慢减退(图2)。超声提示:左侧大阴唇皮下富血供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他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片状稍低密度影,不伴骨质破坏(图3A);MRI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囊性为主异常信号,增强示肿块边缘轻度强化(图3B,C),考虑偏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图4A),穿刺病理示少许肌肉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伴间质少许间充质细胞增生,局灶黏液变性,考虑梭形细胞病变不能除外。行腹腔镜及会阴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HE染色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图4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4(灶+),Desmin(灶+),SMA(-),ER(+),PR(+),SOX10(-),S-100(-),Ki-67(5%+),诊断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在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手术前,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19-SR-29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腺实性占位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中内镜医师快速病理评估价值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提高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诊断准确率,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 site evaluation,ROSE)被应用于该操作中,通过细胞病理医师现场评估标本取材满意度及标本的良恶性,让内镜医师及时获得反馈,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由于许多内镜中心无法实现细胞病理医师进行ROSE,目前逐渐出现内镜医师进行ROSE。内镜医师能否胜任ROSE,其诊断效能能否与细胞病理医师相媲美值得探讨。文中结合近年来文献进展,对内镜医师在胰腺实性占位EUS-FNA/B标本快速评估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PL)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极易与胰腺导管腺癌等其他胰腺恶性肿瘤混淆。最终诊断可依靠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现报道1例接受2次胰腺组织活检得以确诊,应用miniCHOP、R-miniCHOP、R-CEOP、R+来那度胺方案治疗效果不佳的PPL病例,并文献复习,以期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诊断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少见,一般通过手术治疗获得病理诊断,既往术前诊断往往通过超声或者CT引导下穿刺明确。本文报道了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术前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提供了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胰腺占位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US-FNA的5 160例患者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计算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风险指标。结果: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1.38%(68/4 930),术中出血发生率为0.82%(42/5 143),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78%(40/5 143),无直接相关的消化道穿孔和死亡事件发生。年龄>60岁( OR=0.581,95% CI:0.356~0.946, P=0.029)、颈体尾部肿瘤( OR=0.355,95% CI:0.194~0.652, P=0.001)、病灶长径>20~40 mm( OR=0.450,95% CI:0.227~0.893, P=0.023)和病灶长径>40 mm( OR=0.382,95% CI:0.168~0.869, P=0.022)为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经十二指肠穿刺( OR=2.435,95% CI:1.319~4.496, P=0.005)是术后胰腺炎独立危险因素。穿刺3~4次( OR=0.439,95% CI:0.235~0.821, P=0.010)、病灶长径>20~40 mm( OR=0.154,95% CI:0.069~0.341, P<0.001)、病灶长径>40 mm( OR=0.326,95% CI:0.143~0.743, P=0.008)是术中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biopsy,FNB)针( OR=2.314,95% CI:1.189~4.502, P=0.014)为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EUS-FNA是一项安全的操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胰腺炎和术中出血的发生主要与病变临床特征有关,而术后出血与穿刺针类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核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年度进展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3年,国内外同道在结核病的介入诊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经多途径、多腔道内窥镜检下的微创介入、导航技术等引导下取样及高准确度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临床联用越来越广泛,为疑难结核病的精准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诊断技术,包括经传统的可弯曲常规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特殊类型支气管镜检术,经支气管镜透壁针吸活检术、超声及虚拟导航等引导下活检技术,经胸腔镜胸膜冷冻活检术,经皮穿刺活检等技术。经介入技术取样标本的Xpert、Ultra、环介导等温扩增、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及纳米孔测序等技术,显著缩短了诊断的时限并提高了诊断效能。介入治疗集中在肺结核大咯血、气管支气管结核、胸膜结核与结核相关瘘等疾病。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硬镜的应用,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治疗涉及血管内栓塞、覆膜支架置入等;经支气管镜冷热消融技术、狭窄气道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胸膜结核的介入治疗有胸腔镜技术,经内镜钳夹、支架等封堵器置入及自体脂肪移植等瘘口封堵术。本文就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