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等综合治疗肢端型白癜风5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探讨联合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的治疗效果。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合肥华研白癜风防治所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对肢端型白癜风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40岁)给予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外用药物治疗及调免促黑药物综合治疗12个月。5例患者综合治疗12个月后疗效显著,均有色素岛或成片黑素形成,1例完全复色,2例复色90%,2例复色80%。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外用药物及调免促黑药物综合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双侧睑黄瘤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38~67(51±7)岁。随机选取一侧皮损用剥脱性CO 2点阵激光治疗为点阵组,另一侧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为Q开关组。两组均每28 d治疗1次共4次。治疗前和最后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大体照片拍摄比较效果;皮肤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瘤体厚度差异;记录局部瘢痕、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者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体照片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8, P<0.05)。皮肤超声下瘤体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60, P<0.05; t=17.29, 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6, P=0.65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1, P<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点阵CO 2激光或者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睑黄疣,其中点阵CO 2激光临床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中冷空气冷却的止痛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冷空气冷却在CO 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时,对患者舒适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2021年6—8月,深圳德悦诊所皮肤科对患有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患者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8岁)用CO 2点阵激光自身半面对照治疗,右面为对照组,仅用5%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左面为联合组,5%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冷空气冷却仪止痛。分别于术中、术后即刻、术后15 min、术后30 min、术后1个月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评估舒适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皮肤表面温度比较:治疗术中,联合组为(33.1±1.3) ℃,对照组为(36.9±0.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即刻:联合组为(35.1±1.3) ℃,对照组为(36.4±0.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反应的比较:术后即刻红斑严重程度(VISIA值)比较:联合组为(48.7±8.4) ℃,对照组为(54.8±8.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即刻渗液(盲评分值):联合组为(6.2±1.6) ℃,对照组为(7.8±1.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红斑严重程度(VISIA分值):联合组为(46.9±6.6) ℃,对照组为(51.8±6.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色素沉着严重程度(VISIA分值):联合组为(48.9±8.8) ℃,对照组为(51.4±7.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面部疼痛评分联合组较对照组低。 结论:冷空气冷却可在CO 2点阵治疗过程中明显降低皮肤表面温度,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色素沉着和红斑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激光美容领域的进展和思考(2020—2021年)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该文回顾近1年来激光美容领域的相关进展,为现阶段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联合激光或药物治疗对瘢痕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式;皮秒激光对于亚洲人萎缩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皮秒激光平扫或蜂巢模式被证实对黄褐斑安全有效;葡萄酒色斑10次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效果只能提高5%~10%,因此增加治疗次数收益不大;射频和聚焦超声仍是年轻化方面的主流设备,但近来证实皮秒激光、CO 2注射等也安全有效;非剥脱点阵激光仍是改善毛孔和妊娠纹的主要设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轻中度眶周老化的效果。 方法:2018年1—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医学部整形修复科将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36例共72眼(女22例44眼,男14例28眼,年龄26~38岁,平均32.4岁)。将每例患者双眼分至两个组进行自身对照,左右眼随机接受传统手术或光电辅助手术。传统手术组36眼行传统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光电辅助组36眼行光电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两组术后均同期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眶周老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水肿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以Barton评分评估患者效果。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前评估Barton Ⅰ级11例,疗效评分0.64±0.21;Barton Ⅱ级25例,疗效评分1.34±0.34。光电辅助组Barton Ⅰ级17例,疗效评分0.92±0.18;Barton Ⅱ级19例,疗效评分1.71±0.42。两组Barton Ⅰ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Barton Ⅱ级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手术组操作时间(16.00±3.75) min,水肿持续时间(7.0±2.4)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12±1.82) min,水肿持续时间(4.0±1.8) d。光电辅助组操作时间和水肿持续时间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辅助的下睑结膜内入路睑袋切除术操作中无明显出血,术野清晰,操作时间、消肿时间、并发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可一次性解决睑袋、下睑皮肤松弛、眼周皱纹等症状。此方法值得在轻中度眶周老化患者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参数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不同参数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2例。A组患者采取Nd∶YAG激光治疗,B、C组采取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B组设定能量为10 MJ,密度参数10%;C组设定能量为20 MJ,密度参数20%),比较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差异。 结果:三组患者水肿持续时间、脱痂时间、炎症性色素沉着(PIH)持续时间、VAS疼痛评分存在差异,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增强典型相关分析法(ECCA)评分存在差异,A组>B组>C组(均 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上升,且治疗三个月后B、C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均 P<0.05)。治疗前三组IL-1、IL-2、IL-6、IL-1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IL-1、IL-2、IL-6、IL-11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B组>C组。 结论: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相比于Nd∶YAG激光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加速瘢痕修复,且临床采用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时,密度参数设置为20%疗效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前瞻性、半脸对照研究,比较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收集面部对称性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左侧面部痤疮瘢痕采用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右侧采用皮秒翠绿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治疗间隔为2个月,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由皮肤科医生根据ECCA评价表对瘢痕进行评分,患者根据四分法自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时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两侧间、治疗前后ECCA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四分法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治疗前皮秒激光侧和点阵激光侧间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1.06, P = 0.300),治疗3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98 ± 21.48)分比(58.04 ± 17.63)分, t = 3.76, P = 0.001]。与治疗前相比,皮秒激光侧瘢痕改善评分(2.21 ± 1.09)分,CO 2点阵激光侧(2.83 ± 1.1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 2.70, P = 0.007)。与CO 2点阵激光侧相比,皮秒激光侧不良反应更少,表现为一过性红斑、水肿,治疗疼痛评分亦明显降低[(3.71 ± 0.62)分比(6.23 ± 1.06)分, t = 11.93, P < 0.001]。 结论: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均能有效改善萎缩性痤疮瘢痕,CO 2点阵激光疗效更显著,而皮秒激光不良反应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点阵超脉冲CO 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修复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点阵超脉冲CO 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修复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 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24例,男60例、女64例,年龄16~38(27.2±4.8)岁,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联合积雪苷霜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痤疮瘢痕权重(ECCA)评分、皮肤屏障相关指标、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误工期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χ 2=5.04, P<0.05),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误工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6±1.04) h、(2.64±1.03) d、(6.18±1.47) d、(8.87±1.75) d、(7.89±2.16) d、3.23%比(4.11±1.29) h、(3.87±1.14) d、(7.24±1.56) d、(11.05±1.93) d、(10.52±3.01) d、12.90%, t/χ 2值=6.42、6.30、3.90、6.59、5.59、3.92,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量表和EC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1±1.06、39.12±10.64比6.42±1.17、42.61±11.51, t=3.54、2.26,均 P<0.05),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02±14.14)比(34.35±11.50) AU, t=2.45, P<0.05],经皮失水量、乳酸刺激试验评分及角质层蛋白质含量明显均低于对照组[(19.07±5.70)g/(h·m 2)、(2.62±1.27)分、(30.12±10.63) μg比(21.39±6.51) g/(h·m 2)、(3.25±1.89)分、(35.10±11.19) μg, t=2.11、2.18、2.54,均 P<0.05)]。 结论:点阵超脉冲CO 2激光联合积雪苷霜可有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降低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一激光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点阵CO2激光联合PRP治疗面部外伤缝合后瘢痕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究点阵CO2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面部外伤缝合后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52例面部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50例、PRP组51例和联合组51例.激光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PRP组采用PRP微针注射治疗,联合组采用点阵CO2激光联合PRP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创面处与正常皮肤厚度差、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PRP组、激光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三组患者瘢痕与正常皮肤厚度差逐渐下降,联合组创面处与正常皮肤厚度差均小于PRP组、激光组(P<0.05),PRP组创面处与正常皮肤厚度差均小于激光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三组VSS评分下降,联合组VSS评分均低于PRP组、激光组(P<0.05),PRP组VSS评分均低于激光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联合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PRP组、激光组(P<0.05),PRP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激光组(P<0.05).结论:应用点阵CO2激光联合PRP治疗面部外伤缝合患者,防治瘢痕疗效显著,炎症水平降低,瘢痕颜色、厚度、质地均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米非司酮片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对性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片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南湖院区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术后首个月经周期的第3天,对照组患者给予地诺孕素片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片联合超脉冲CO2激光干预治疗,两组均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和雌二醇]、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FSH、LH 和雌二醇水平分别为(7.27±2.63)IU/L、(6.35±1.89)U/L、(117.17±21.51)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4±1.78)IU/L、(3.87±1.58)U/L、(66.21±11.72)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与A型和B型子宫内膜占比分别为(9.56±0.48)mm、92.50%,均高于对照组[(9.05±0.54)mm、62.5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IL-1β、IL-6、TNF-α 水平分别为(12.16±1.16)mg/L、(26.25±3.63)mg/L、(19.23±1.19)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12±2.27)mg/L、(30.25±3.15)mg/L、(22.26±2.4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自然妊娠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67.50%、35.00%,均高于对照组(45.00%、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片联合超脉冲CO2激光干预治疗可以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调节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与体内激素水平,同时有效改善妊娠情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