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及跌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推行团体心理疗法前仅接受感觉运动训练干预治疗的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推行团体心理疗法干预后接受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干预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修订版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MFS)和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调查表(ISMI)评分。结果:交互作用下,GSES评分因干预方式的不同随着时点变化而变化( P<0.05);组内作用下,GSE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BPRS评分、MMFS评分、ISMI评分呈下降趋势( P<0.05);不同时点组间作用下,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BPRS评分、MMFS评分、ISM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团体心理疗法联合感觉运动训练可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升自我效能,减少跌倒发生,消除负面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跌倒是老年人失能、残障、寿命缩短及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的跌倒存在多重危险因素,但是可防、可控。现对老年人群跌倒风险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的临床证据进行综述,分析有效性和适用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新团体标准下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因素及预防措施落实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0年1-9月、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390 952人日数)和试验组(432 880人日数)。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制定标准,进行各级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配合视频、海报、粘贴画等防跌倒/坠床等资料宣传,统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原因,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风险影响因素及例数、各科护理联络员防跌倒/坠床技能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结果:试验组在防滑、防跌工具使用不当(χ 2=5.27)、地面湿滑(χ 2=4.29)、床栏因素(χ 2=4.54)、无人陪护(χ 2=4.40)这4个风险因素中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试验组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低于对照组的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5, P < 0.05);各科联络员跌倒危险减低预防技术操作及跌倒风险因素相关知识理论成绩经培训考核后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各级逐层规范化培训、多形式宣教模式并举、各项预防措施操作标准化,可提升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意识,降低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干预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跌倒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CACP)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的影响。方法:借助聚类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济南市历山路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9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居住单元将98名老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人。分别予以两组常规社区护理管理与CACP管理,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是43人和42人。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跌倒风险的差异,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的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跌倒风险评估、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CACP组Cog-12认知功能障碍量表、FRA跌倒风险评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对照组有2例(4.65%)出现跌倒情况,观察组未出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CACP组WHOQOL-10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运用社区老年人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跌倒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COPD患者是跌倒高风险人群。国内外老年人跌倒预防临床实践指南强调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预防跌倒的关键。本文从老年COPD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跌倒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为预防老年COPD患者跌倒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地区骨科护士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骨科护士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认知状况,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8—10月选择北京2所三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171名骨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护理风险认知和护理风险管理状况。采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调查的171名骨科护士护理风险总得分(39.56±7.85)分。单项评分中跌倒原因及预防措施2个方面知晓情况得分最高,分别为(3.62±0.76)、(4.04±0.72)分,术后谵妄得分最低,分别为(3.00±0.99)、(3.06±1.0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职务、是否是骨科专科护士、病区老年患者占比、护理管理者重视程度、近2年科室培训次数不同的护士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认知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是骨科专科护士、病区老年患者占比、护理管理者重视程度、近2年科室培训次数是骨科护士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骨科护士对骨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认知处于中度水平,整体认识尚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培养骨科护士风险意识和风险评估能力,重视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使用,完善骨科专科护士的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科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状况并进行科学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的617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共发放6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616/617)。结果:616例高龄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60.9%(375/616)。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依赖、C-反应蛋白升高是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高龄住院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C-反应蛋白升高与患者衰弱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高龄老年患者衰弱的评估并结合其身体状况,制订专业、多元、安全的干预方案,以延缓高龄住院患者衰弱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跌倒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跌倒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A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调查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100例ALS患者,ALS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45.0%(45/100);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步态异常、跌倒高风险、下肢肌力异常是ALS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步态异常、跌倒高风险、下肢肌力异常是ALS患者跌倒的独立影响因素,是预防和管理ALS患者跌倒的重要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Wilson-Sims精神科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汉化修订及信效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汉化、修订Wilson-Sims精神科跌倒风险评估量表(WSFRAT),并对其进行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依据改良Brislin量表翻译原则汉化该量表后通过专家咨询形成WSFRAT-M。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20年1月收治的18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评价者间信度和预测信度。结果:最终形成的WSFRAT-M具有15个条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划分为5个因子,贡献率为65.558%。该量表的评价者间信度为0.98; 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当切分点为7.5分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8.4%。 结论:WSFRAT-M的预测信度较好,但结构效度一般,一定程度上值得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感觉运动训练对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跌倒风险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9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60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传统运动锻炼,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感觉运动训练,2组训练3次/周,持续8周共24次。分别使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修订版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MFS)、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2组患者认知水平、跌倒风险、平衡功能。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总分(26.72 ± 1.71)分,高于对照组的(22.36 ± 1.93)分,其中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和语言能力得分分别为(4.90 ± 0.31)、(4.72 ± 0.53)、(2.86 ± 0.35)、(4.66 ± 0.61)、(2.83 ± 0.47)、(6.76 ± 1.09)分,高于对照组的(4.36 ± 0.56)、(3.93 ± 0.66)、(2.57 ± 0.50)、(3.64 ± 1.03)、(2.18 ± 0.67)、(5.68 ± 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53~9.06,均 P<0.05)。研究组MMFS总分(5.93 ± 1.49)分,低于对照组的(8.75 ± 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1, P<0.01)。研究组BBS总分(38.83 ± 1.71)分,高于对照组的(30.89 ± 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43, P<0.01)。 结论:感觉运动训练能提升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和降低跌倒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