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模拟骨科导航机器人定位肘关节屈伸轴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不同医生在应用Mimics软件模拟三维导航机器人导航软件定位肘关节屈伸轴中是否存在误差,并且比较医生视觉定位屈伸轴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定位屈伸轴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出建议:机器人导航软件设计可以持续优化以减少误差,让机器人定位更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并且定位更加准确.方法 在我院影像科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自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成人肘关节CT数据10例,导出后均在Mimics软件中操作,先进行三维重建,再由实验者确定肘关节屈伸参考轴后隐藏该轴及尺桡骨,3名受试者(分别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凭个人经验分别在软件中自定义这10个肘关节的虚拟屈伸轴并分别标明.最后实验者运用软件运算得出受试者各虚拟轴与实验者设定的参考轴的夹角数据和拟合的肱骨小头球体圆心、滑车切迹球体圆心与参考之间的直线距离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生视觉定位屈伸轴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定位屈伸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名受试医生视觉定位屈伸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名受试者根据在Mimics软件中模拟机器人导航软件进行肘关节屈伸轴的定位是存在差异性的,这增加了实际的定位误差.通过本实验提示,这与受试者对肘关节屈伸轴的认知和在软件中采用主观的视觉定位有关,也提示机器人导航软件的开发者应针对三维定位肘关节屈伸轴设计相应的辅助工具以减少医生规划屈伸轴存在的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头针治疗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步行效率和协调功能影响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头针治疗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步行效率和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6月在商丘市中医院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平地行走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30 min/次,每周3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平地行走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联合头针治疗(留针30 min,1次/d,每周5d),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估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量表、6 min步行距离和起立行走计时(timed up and go,TUG)评估步行功能;采用徒手肌力检测(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估患者股四头肌、胭绳肌肌力;采用Prokin系统记录平均轨迹误差(absolute trajectory error,ATE)及完成时间,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另外,采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分析患者股直肌、胭绳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肌电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85.21±7.55)分vs.(73.51±6.90)分,P<0.001].治疗后两组的FMA量表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MA量表评分[(28.74±3.14)分vs.(22.31±2.77)分,P<0.001]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41.82±3.21)分 vs.(30.49±2.78)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AC量表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治疗前,TUG短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FAC量表评分:(3.89±0.41)分vs.(2.87±0.34)分,P<0.001;6 min步行距离:(314.38±18.93)m vs.(269.05±20.31)m,P<0.001;TUG:(24.93±4.24)s vs.(29.84±4.85)s,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胭绳肌的MMT分级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TE及完成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ATE:(47.57±5.12)%vs.(55.43±5.49)%,P<0.001;完成时间:(80.43±6.78)s vs.(91.27±8.01)s,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股直肌、胭绳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RMS值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步行效率和协调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本体感觉功能及肌电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绿鳍马面鲀中轴骨骼早期发育规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运用阿新利蓝-茜素红双染色技术研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和1~60dah(孵出后日龄)仔、稚和早期幼鱼中轴骨骼(头骨和脊柱)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初孵仔鱼头部无明显骨骼元件,3 dah脑颅软骨元件有前索软骨、侧索软骨、筛板和耳软骨环,咽颅软骨元件有米克尔氏软骨、腭方软骨、角鳃软骨和基鳃软骨;8 dah脑颅耳软骨环愈合成圆,咽颅上颌骨两侧末端与腭方软骨相连,角鳃软骨从前往后逐渐变短;15 dah脑颅耳软骨环凸出,咽颅齿骨和续骨出现,鳃丝密集分布,头部骨骼框架趋于稳定;18 dah脑颅嗅软骨环出现,咽颅米克尔氏软骨发生退化,下舌骨和上舌骨出现,上下颌前端出现锥形齿;20 dah脑颅出现额骨和筛骨,咽颅上下颌下移,前鳃盖骨和前颌骨出现并硬骨化;22 dah咽颅前鳃盖骨向下延伸出骨片,7对鳃条骨硬骨化;24 dah顶骨、副蝶骨、下鳃盖骨、主鳃盖骨和角舌骨出现并硬骨化;26 dah头部布满硬骨化的锥形小鳞;33 dah脑颅额骨、筛骨和缘带完全硬骨化,吻端变长,咽颅下鳃盖骨和主鳃盖骨完全硬骨化,锥形齿变门齿状;50dah头部除鳃丝其余骨骼均完全硬骨化,可认为头部骨骼硬骨化完成.绿鳍马面鲀的脊柱14 dah前透明无色;18 dah尾端的髓弓和脉弓分化出现;25 dah椎体分节完成;28 dah椎体硬骨化完成;30 dah部分椎体的后关节突与髓弓相愈合;45 dah各椎体间间距缩短,脊柱完全硬骨化.研究理清了绿鳍马面鲀早期发育过程中轴骨骼元件的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初步阐释了其中轴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殊性,可为此物种苗种培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MRI检查在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筛查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筛查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X线、MRI检查,比较比较患儿不同发病时间X线、MRI检查图像表现及不同检查方式骨髓异常、软组织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患儿发病1周内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图像表现,发病8-14d可见软组织肿胀,肌肉骨膜间距、皮下脂肪层厚度改变;而MRI检查在发病3-4d即显示STIR高信号、均匀低等T1信号,发病5-7d可见混杂信号及骨膜水肿表现,发病8-14d可见等低T1WI信号、等高T2WI信号及骨膜下脓肿表现.MRI检查骨髓异常、软组织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32%,与X线检查的19.35%、48.39%相比均更高(P<0.05).结论 MRI检查能够早期诊断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支持固定修复前后唇部美学区软组织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固定修复治疗前后鼻唇部软组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行上颌全牙弓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50例.收集患者修复前后的病史、CBCT和三维面部扫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患者戴牙前后软组织的改变,将各变化量与患者基本信息、种植方案和剩余骨相关参数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使用赤池信息准则选择各软组织指标变化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种植固定修复后,上唇长(sn-sto)、上唇红长(ls-sto)、上唇红面积(UVA)显著增加(P<0.01),上唇凸点到E线的距离(ls-E)显著减少(P<0.01),鼻唇角(∠cm-sn-ls)显著减小(P<0.01),人中长(sn-ls)无显著改变(P>0.05).除sn-sto和sn-ls外,其余软组织改变量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1),其余骨组织参数、种植方案、性别与各软组织改变量无显著相关性.多元逐步后退回归分析显示,各软组织变化量与年龄和术前软组织情况广泛相关,个别与骨形态相关.结论: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固定修复后鼻唇部软组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唇红部扩大和突出.面部软组织变化主要与患者年龄及原有软组织条件广泛相关;患者年龄越大、原有软组织形态越凹陷萎缩,丰满度改善越明显,唇部凸度改变量与剩余骨形状也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在诊断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50例PMOP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50例绝经后骨量正常(骨密度>120 mg/cm3)的体检者为骨量正常组和5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80 mg/cm3<骨密度<120 mg/cm3)者为骨量减少组.3组均行磁共振腰椎常规序列及T2*mapping扫描,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对比3组腰椎T2*值及纹理特征参数(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腰椎T2*(值、纹理特征参数与女性发生POMP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女性发生PMOP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分析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PMOP的诊断效能,构建发生POM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3组腰椎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T2*值、对比及熵与发生POM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能量、相关及逆差距与发生POM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均为POM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诊断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项参数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女性发生POMP的概率为75.00%,经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和净获益率.结论: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女性发生POMP的诊断效能良好,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可作为临床筛选POMP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ALFF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改变,探讨其可能存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4例LDH患者,选取3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及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作为对照组.对LDH组及CNLBP组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表(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LDH组、CNLBP组及HC组均接受rs-fMRI扫描,比较三组间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差异,提取LDH组与CNLBP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VAS、ODI、JO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DH组和CNLBP组在VAS评分间无差异,在ODI、JOA评分间存在差异,LDH组腰椎功能障碍更明显.三组间ALFF值改变的脑区为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左侧丘脑(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1).两组间比较:与HC组相比,LDH组在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的ALFF值减低,在左侧丘脑的ALFF值增高,CNLBP组在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楔叶的ALFF值减低,未发现ALFF值增高的脑区;与CNLBP组相比,LDH组在左侧丘脑的ALFF值增高,未发现ALFF值减低的脑区.相关性分析示LDH组和CNLBP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VAS、ODI、JOA评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LDH存在与CNLBP共有及特异的疼痛中枢调节机制,左侧丘脑功能活动强弱变化可能是LDH的中枢机制的重要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关节镜下锁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chatzke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chatzke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 年3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62例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锁定空心螺钉组和钢板内固定组,每组31例.两组均实施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其中锁定空心螺钉组采用锁定空心螺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膝关节解剖及功能恢复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 1周,两组骨折分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 1年,两组膝关节解剖及功能恢复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钢板内固定组比较,锁定空心螺钉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较少,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均较短,术后3 d的V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1周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与钢板内固定比较,采用锁定空心螺钉内固定在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减少治疗费用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减轻疼痛程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但二者远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炎症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骨骼肌蛋白降解、肌肉力量和运动耐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12月本院收治的 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测评免疫炎症指数(IFI)、肌肉萎缩相关指标,统计预后终点事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 ROC曲线最佳临界值将病人分为高 IFI组(152 例)和低 IFI组(137例),比较高IFI组与低IFI组肌肉萎缩相关指标水平及预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分析IFI值与肌肉萎缩相关指标及预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289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IFI值为 184.68×109/L~471.84×109/L.ROC曲线显示,IFI值的最佳临界值为 296.86×109/L.高IFI组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 3-甲基组氨酸(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高于低 IFI组,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低于低 IF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值与骨骼肌蛋白降解标志物 3-MH及肌肉力量指标坐位扩胸时间、卧位上举时间、站位下蹲时间、站位抬膝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与 6MWT距离呈负相关(r=-0.704,P<0.05).高 IFI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低于低 IFI组[(14.8±2.6)个月与(16.1±2.9)个月],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P=0.003).结论:炎症可能是促进老年心力衰竭肌肉萎缩的重要原因,且可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产生影响,增加心力衰竭病人不良预后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光栅立体成像观察高尔夫专项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影响的纵向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针对少年儿童高尔夫长期专项训练对脊柱三维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儿童脊柱生物力学适应机制,为预防高尔夫训练可能引发的潜在运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纵向观察设计,选取高尔夫训练中心的15名男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入组时)、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使用光栅成像技术采集参与者的脊柱三维图像数据,并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高尔夫训练对儿童脊柱三维结构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骨盆倾斜距离、椎体平均偏移、椎体旋转角度、骨盆旋转角度和骨盆扭转角度等指标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具有时间效应特点,表明儿童脊柱生物力学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结论:高尔夫训练会引起儿童脊柱三维结构的适应性变化,需要重视脊柱及骨盆生物力学平衡的维护,采取对称性训练等干预措施,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训练质量、延长运动生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