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对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模拟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融合教学对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习满1个月的86例妇科临床实习学生资料,将2021年5月至10月进行常规带教的学生设为对照组( n=43),将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进行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的学生设为观察组( n=43)。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前、教学1个月后专业能力[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readiness 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RIPLS)]、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差异。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两组学生RIPLS量表得分[团队合作:(38.45±6.72)分 vs.(36.39±5.65)分;职业认同:(28.11±5.85)分 vs.(26.43±5.33)分;角色职责:(10.83±1.24)分 vs.(9.52±1.46)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理解:(68.73±8.15)分 vs.(61.55±8.93)分;耐心:(53.45±6.03)分 vs.(49.57±6.74)分;鼓励:(56.83±7.24)分 vs.(52.75±7.46)分]、CTDI-CV量表及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教学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有助于提升妇科实习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提高面神经肿瘤诊断和功能性手术水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面神经肿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述评旨在探讨面神经肿瘤诊断和功能性手术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影像学技术如MRI和CT在面神经肿瘤的术前诊断和评估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对于孤立于内听道和腮腺的病变,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仍然存在。外科手术治疗是面神经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面神经肿瘤的手术目标已经从单纯全切肿瘤向尽可能保留面神经完整性和促进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方向发展。面神经肿瘤诊断和功能性手术面临的挑战包括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术中面神经的保护及术后面神经功能改善几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应用、神经保护和功能修复技术的创新、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实现以及多学科跨专业团队合作等。未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有望克服诊断中的困难,提高功能性手术的面神经保全效果,并促进术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外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指标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培养护理人才的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是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对比分析了近十年我国和美国、加拿大、欧盟及澳大利亚在老年照护核心能力指标研制及内容的异同点,找出我国在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要求的差距,提出未来在护理人才老年照护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应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在跨学科或跨专业合作、促进老年人回归社会、照顾者支持等方面加强能力培养,结合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医学教育新理念,促进政府、高等院校、养老服务机构、专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制订养老照护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跨专业团队合作在癌症患者照护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文章总结了跨专业团队合作(IPC)的概念及其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团队构成和合作方式,并主要对IPC在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早期姑息治疗的引入、癌症患者心理护理和癌症患者其他照护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管理提供新的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跨专业合作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对护理学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跨专业合作在医疗系统中的作用逐渐被证实,并引发了医疗行业中工作模式的转变。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跨专业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作为跨专业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跨专业合作能力在提高医务人员跨专业合作实践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跨专业合作能力的理论研究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研究做一评述,并提出针对重症监护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思考,以期为重症监护临床护士的教育与管理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州市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及情绪智力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及情绪智力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士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0—12月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和临床低年资护士情绪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0%。结果:386名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分别为(78.49±11.62)、(98.71±13.69)、(59.34±8.79)分。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呈正相关( P<0.05);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父母所在地、对护理工作的喜欢程度的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学历、情绪智力和父母所在地是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临床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低年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较高的低年资护士中适当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准备程度,以期为跨专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或见习的471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医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471名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为(72.45±9.82)分,护理学、临床医学和其他专业(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02±0.64)分、(71.16±0.59)分比(70.74±1.68)分, F=12.388, 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专业、在校时间、人际交往能力是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 R2=0.125, F=14.479, P<0.01)。 结论: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及对角色和职责的认知有待提高。医学教育者可为医学生搭建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平台,逐步培养其跨专业合作学习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近10年来国内外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前沿与热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关于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2022年6月,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中英文权威数据库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图谱,进行机构间合作、作者间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34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37篇、英文文献112篇。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我国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文献发表机构涉及161个,其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发文量最多(4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发表该领域文献的机构共有160个,其中澳大利亚的弗洛里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发文量最多(16篇)。国外研究者主要关注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安全性评估和康复时机,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康复方法对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估。结论:国外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研究较国内更加深入、全面,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较多,为临床决策提供了较高等级的证据。国内学者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应注重加强跨专业及跨机构间合作,提高康复质量和效果,在多学科协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 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理学跨专业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护理学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相关研究的主要热点与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核心合集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护理领域内IPE文献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护理领域IPE研究共发文644篇,分布于133篇期刊,来自48个国家的900个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为IPE、护理学生、团队合作、协作和态度,准备和工具为新兴研究方向。研究分为2013至2016年的初步尝试、2016至2019年的理论研究和2019至2022年的能力培养与模式创新的3个阶段。结论:护理IPE研究区域分布不均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培养是当前研究热点,前期准备和教学模式为研究前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