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国际癌症报告联盟软组织肿瘤规范化报告数据集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分子特征复杂多样,病理诊断极具挑战性[1-3].目前已有临床指南强调准确报告的重要性,病理要素在个体和群体层面肿瘤治疗中的核心作用日趋显著.标准化和结构化病理报告对于患者管理、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既往合并肺栓塞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手术时机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仍然是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具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对手术时机选择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用于PE的评估,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评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术后常规行双下肢超声,并视具体情况行CTPA.根据PE发生日期与手术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两组:短期PE组(short-term PE,SPE;PE发生在2个月内)和长期PE组(long-term PE,LPE;PE发生超过2个月).术前根据入院时抗凝情况和Caprini评分决定抗凝方案,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治疗.结果 共有34例符合入排标准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5(44.1%)例为SPE组,19(55.9%)例为LPE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方面无显着差异.与LPE组相比,SPE组患者腺癌比例(80.0%vs 42.1%)、Ⅱ-Ⅲ期比例(46.7%vs 31.6%)更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PE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量较多(P=0.039),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或转入重症监护室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5(14.7%)例患者发生DVT的复发,其中SPE组有2(13.3%)例,LPE组有3(15.8%)例.PE复发率为8.8%,其中SPE组有1(6.7%)例,LPE组有2(10.5%)例.两组均有1例(6.7%vs 5.3%)患者出现围手术期30天内死亡.结论 PE发生在2个月内,如果PE病情稳定,合并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前需全面认真评估既往有PE病史的肺癌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术后应加强抗凝治疗和管理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组学技术在临床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多组学技术的更新是推动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模式快速发展的关键手段,其可从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生物学角度,制订动态和精准的护理措施、提供海量数据信息,目前临床护理研究面临多组学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该文对多组学技术进行介绍,从多组学技术在癌症护理、孕妇及早产儿护理、慢性代谢性疾病护理、症状管理方面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多组学技术与护理研究的交叉整合及展望,以加强护士对健康和疾病不同层面间的信息挖掘能力,为加快精准护理的临床转化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NA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应用趋势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依据现行宫颈癌筛查策略与世界卫生组织宫颈癌筛查指南,未来会考虑将基因甲基化纳入新的指南。然而,关于DNA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的具体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讨论。本文回顾了DNA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甲基化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女性管理中的潜在临床应用。认为甲基化检测不仅可用于hrHPV阳性女性的初步分流;还可用于轻微细胞学异常女性的二级分流,以确定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或癌的高风险;同时也可用于即将终止宫颈癌筛查规划者的辅助检测,为CIN的管理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骨髓移植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身体负担、情感负担及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核心管理能力、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自我监测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可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接受治疗的674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和AMO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5%(610/674)。结果:610例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18.38±7.64)分,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94.30±22.7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73.97±13.94)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生活支持维度与运动锻炼维度无相关( P>0.05)外,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患者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 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与医务人员沟通行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3.4%( P<0.05)。 结论: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差。护士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支持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促进其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精准实现和及时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病健康管理规范(T/CHAA 007-2019)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流程、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及服务人群信息汇总、分析与利用。适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相关企业等对个体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的研究热点及演变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常识性模型(CSM)的研究热点及演变,以期为护理工作者从健康心理学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结局提供更清晰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198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与CSM相关的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5软件绘制关键词密度、聚类和时间分布可视化图谱,同时运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突现词进行检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64篇,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CSM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解释或干预患者的疾病感知,以期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研究对象主要为癌症患者。基于CSM框架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进行探讨,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总结可能是未来CSM研究工作中重要的部分。CSM研究在经历理论完善、广泛应用后目前正处于总结和深化阶段。结论:CSM研究年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得到国内学者关注,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研究可探讨社会支持在个体患病后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Meta分析探讨干预患者负性疾病感知的有效方法,以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持续质量改进目标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科诊疗提质增效是广大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的疗效保证,而以“教科书式结局”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机制是不二之选。为了更好地配合《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顺利实施,由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牵头组织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和工作团队,应用国际规范的指南共识制订方法,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国情,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共计包括8项“教科书式结局”供参考,旨在规范、促进并夯实外科质量管理,以促进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质量持续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