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对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模拟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融合教学对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习满1个月的86例妇科临床实习学生资料,将2021年5月至10月进行常规带教的学生设为对照组( n=43),将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进行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的学生设为观察组( n=43)。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前、教学1个月后专业能力[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readiness for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RIPLS)]、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差异。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 t检验。 结果:两组学生RIPLS量表得分[团队合作:(38.45±6.72)分 vs.(36.39±5.65)分;职业认同:(28.11±5.85)分 vs.(26.43±5.33)分;角色职责:(10.83±1.24)分 vs.(9.52±1.46)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理解:(68.73±8.15)分 vs.(61.55±8.93)分;耐心:(53.45±6.03)分 vs.(49.57±6.74)分;鼓励:(56.83±7.24)分 vs.(52.75±7.46)分]、CTDI-CV量表及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教学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模拟器-MDT-PBL融合教学有助于提升妇科实习学生的专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妇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导师视角浅析MRI影像PBL教学策略框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影像学科对从业人员的复合能力要求,使得MRI的教学环节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地汇总整理纷繁复杂的跨专业领域知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作为系统的教学方案其应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操作原则、工作流程。只有遵循上述规则性的要求,结合MRI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发挥PBL在MRI领域中的效能。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PBL教学的本质特征,总结MRI专业特征以及培养方案,提出导师应具备的教学策略框架,以期进一步将PBL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提升MRI教学效能,推动我国医疗影像教学和实践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和启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流行病学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研究流行病学通识教育不同教学模式的文献。采用叙述整合的方法将纳入文献归类,并评价教学效果,进行定性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中文28篇,英文17篇),涉及14种教学模式,包括联合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项目设计模式、案例教学模式(CBL)和其他。除个别文献结果如项目设计、网络平台或翻转课堂模式外,其余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国内外文献教学模式分布存在差异,国外种类多样,多集中于联合模式和软件/网络平台教学;国内种类较国外更单一,运用最多的是联合教学模式和PBL模式,且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研究比国外少。结论:流行病学通识教育还在早期摸索阶段,多种创新教学模式较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鼓励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将流行病学通识性知识与跨专业知识结合,培养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科护士专业自主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及儿科护理实践环境现状,为联盟内开展系列专科培训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运用一般资料及培训需求调查表、护士实践专业自主性量表、儿科护理人员组织授权问卷及护理实践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儿科护理联盟内不同职称层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总分(192.66 ± 18.63)分,组织授权环境( OR=1.137,95% CI=1.084~1.194)、缺少护理团队( OR=2.763,95% CI=1.443~5.292)、缺少工作效果评价( OR=0.498,95% CI= 0.274~0.908)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 OR= 0.548,95% CI=0.334~0.871)影响儿科临床护理实践。 结论:儿科联盟内护士专业自主性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组织授权不足、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缺少护理团队、缺少工作效果评价及专科教育和专科工作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实践的关键因素,指导儿科护理联盟内不断深化儿科护理专业内涵,创新团队协作新模式,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养专科护理科研人才,开展多学科及跨专业协作,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升专业护理服务能力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州市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及情绪智力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及情绪智力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士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0—12月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0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和临床低年资护士情绪智力量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50%。结果:386名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分别为(78.49±11.62)、(98.71±13.69)、(59.34±8.79)分。低年资护士职业期望、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呈正相关( P<0.05);不同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父母所在地、对护理工作的喜欢程度的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期望、学历、情绪智力和父母所在地是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低年资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临床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低年护士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在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较高的低年资护士中适当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准备程度,以期为跨专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实习或见习的471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医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471名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为(72.45±9.82)分,护理学、临床医学和其他专业(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02±0.64)分、(71.16±0.59)分比(70.74±1.68)分, F=12.388, 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专业、在校时间、人际交往能力是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调整 R2=0.125, F=14.479, P<0.01)。 结论:医学生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程度总分处于中等水平,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及对角色和职责的认知有待提高。医学教育者可为医学生搭建跨专业合作学习的平台,逐步培养其跨专业合作学习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 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士心理资本、角色压力与跨专业学习准备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资本、角色压力与跨专业学习准备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河南省4所医院的524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资本问卷、角色压力量表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断相关性。使用AMOS 24.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有效回收率为99.8%。结果:523名临床护士心理资本问卷总分为(89.11±14.18)分,角色压力量表总分为(36.15±10.30)分,跨专业学习准备度量表总分为(74.61±8.24)分。临床护士心理资本与跨专业学习准备度呈正相关( r=0.53, P<0.001),角色压力与心理资本、跨专业学习准备度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43、-0.13; P<0.001)。角色压力直接作用于跨专业学习准备度,心理资本可直接影响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也可通过角色压力间接影响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学习准备度,其中介效应量为81.67%。 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临床护士持续进行心理资本监测,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及积极心理干预,提高临床护士的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培养护理人才跨专业沟通技能的态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的诞生为护理教育的变革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该文总结了GAI在护理人才跨专业沟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运用GAI培养护理人才跨专业沟通技能进行了态势分析,认为GAI具有提供个性化学习和实时反馈等优势,但也存在临床语言上的局限等劣势;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运用人工智能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为GAI提供了全新机遇,但新兴领域立法不完善成为规范运用GAI的主要挑战.为合理运用GAI,提升护理人才跨专业沟通技能培养效能,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研发;学校应完善相关课程和教育计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工作者应调动专业培训和持续教育积极性,探索构建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国内外MPH培养研究核心主题与演进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了解国内外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研究现状,发现我国MPH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外MPH培养研究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发文最多机构为第三军医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课程设置和胜任力培养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主题,国内核心热点在于培养路径、实践教学体系等,国外多关注MPH学习方式、跨专业教育及其对人群健康的意义.结论:我国应扩大国际间交流,借鉴优秀经验,促进MPH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