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轨迹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纵向变化轨迹,分析心理维度、社会支持维度及炎症因子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纵向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我院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6周(T1)、术后3个月(T3)、术后6个月(T4)、术后9个月及术后12个月(T5)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调查患者5个时间点的PTSD水平,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采用LCGM方法将19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PTSD的变化轨迹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PTSD低水平组(占41%)、PTSD下降组(占33%)、PTSD进展组(占26%);选择PTSD低水平组作为参考类别,采用逐步进入法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下尿路不适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下降组,炎症因子(IL-6、TNF)、恐惧疾病进展及侵入性认知水平越高的患者更易进入PTSD进展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年内的PTSD存在异质性,有3种不同的变化轨迹,尤其应重视初始分值较低的PTSD进展组.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术后早期的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重视心理因素如恐惧疾病进展、侵入性认知及炎症因子对PTSD轨迹的预测作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术后PTSD慢性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人群急进高原前后血生化免疫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平原(海拔57m)成年健康人群急进到高原地区(海拔4300m)后其血生化、免疫等65项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15名平原成年健康人,分别采集他们身处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静脉血,行血生化、免疫等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65项血生化、免疫检查指标中:①上高原后1周与在平原地区比较,变化指标共有12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血脂检查指标APOA(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5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ORT(皮质醇)、ProBNP(脑利钠肽前体)、C肽、炎症检查指标IL-6(白介素6)、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项目TNT-HS(超敏肌钙蛋白T)7个指标.②下高原后返回平原1周与在高原1周相比,变化指标有10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INSULIN(胰岛素)、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LDH(乳酸脱氢酶)6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P(胰淀粉酶)、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4个指标.③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指标呈下降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上升的指标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呈上升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下降的指标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由平原急进到高原时,肝功能检查指标ALB、NH3的变化,反映了急进高原造成肝功能受损;胰腺检查指标AMYL和血糖检查指标GLU在急进高原后下降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急进高原后升高反映了高原低氧环境中应激激素分泌入血,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能力、肾功能以及心肌受损.机体的多项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返回平原后指标恢复,机体可通过调节来适应高原环境,未对身体造成显著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母亲心理健康对双胎和单胎产前运动轨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产前经历包括母亲应激、抑郁和焦虑,这些构成了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因素。先前研究已明确胎儿运动对健康胎儿发育的重要影响,但未涉及母亲的心理健康因素。该研究旨在评估与单胎相比,母亲心理健康因素对双胎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0例健康妊娠母亲(单胎平均孕周27.8周,双胎为27.2周)的56份超声扫描中的胎儿触摸和头部运动进行编码,并在预约超声扫描时完成孕妇的应激、抑郁和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母亲抑郁显著增加胎儿自我触摸。双胎间触摸在母亲应激时显著降低,在母亲抑郁中显著增加。母亲心理健康因素对双胎头部运动的影响显著大于单胎,母亲抑郁显著降低双胎头部的运动频率。结论:与单胎相比,双胎母亲的心理健康可能会对子宫内形成的身体图式类型产生影响。将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评估这些产前因素是否对生后身心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不良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感受负担,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急救与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还对精神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应激,人们会产生一系列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期间和发生后,提供心理急救是受灾受害者基本护理的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续心理障碍的发生。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心理急救的模式,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提高全民心理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身体各系统造成的损伤,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分析太空微重力环境和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发现微重力环境导致学习、记忆、空间定向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微重力环境相关的认知和情绪损伤机制复杂,包括神经元损伤、大脑结构改变、神经递质失调、突触功能异常、氧化应激损伤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天然提取物等药物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及益生菌等新疗法有望减轻微重力暴露所致的认知损伤及情绪障碍。随着我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损伤的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减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负担,从科学运动开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近年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疾病负担。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代表的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作为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身体活动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然而我国成年居民运动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通过系统、科学的运动评估以及心肺功能测试为受检者量身打造运动处方是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心肺运动测试能综合评价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生理以及骨骼肌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的整体反应,全面客观地把握患者的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是综合判断心肺功能最准确的检查,也是实施心肺康复的客观依据。在科学运动处方指导下的合理运动势必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配偶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配偶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身体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行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配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身体应激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0.05),且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干预前均无显著差异( P>0.05),而常规组血压及心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 P<0.05)。 结论:对肾移植手术患者采用配偶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过度身体应激,对促进其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肥胖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肥胖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肥胖既增加了身体负担,还可能对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产生消极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系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肥胖还对生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男性生殖健康。男性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男性生殖功能正常与否,还关系到能否生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本文综述了肥胖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内分泌激素紊乱、生殖器官结构破坏、氧化应激增加、生殖细胞表观遗传学改变,为更深入地了解肥胖对男性生殖的影响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4例,以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配偶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身体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配偶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应激水平,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水平,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