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应用阿比特龙新型内分泌治疗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探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临床特征及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2019年4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诉的患者,69岁。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质硬表面不光滑。CT检查示膀胱内占位,肿瘤可能;右肺转移可能。行诊断性TURBT,病理检查示前列腺腺泡腺癌。PET-CT检查示前列腺恶性病变伴膀胱受侵,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诊断为mHSPC合并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先予比卡鲁胺抗雄治疗,后改行戈舍瑞林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醋酸阿比特龙治疗1个月后,血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降至0.705 ng/ml;4个月后降至0.007 ng/ml,其后长期维持于0.003 ng/ml水平。ADT+醋酸阿比特龙治疗1个月后血清睾酮降至去势水平(0 ng/dl)并长期维持;治疗3个月后肺部转移病灶已不明显。治疗21个月后,患者自诉生活质量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ADT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合并肺转移的mHSPC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十年来,慢重症(CCI)已成为全球重症监护病房(ICU)幸存者的常见疾病。随着ICU诊疗技术的进步与集束化治疗的实施,重症患者的早期病死率显著降低,使其幸存于致命性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但越来越多的幸存者遗留有持续的器官功能不全,难以撤离器官支持而滞留于ICU,成为CCI患者。这些患者经历持续的免疫失调反应,出现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因此,营养不良是CCI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营养支持是CCI治疗手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营养支持策略主要在于提供足量的热量与蛋白质,辅以合适的促合成制剂促进合成代谢,使用免疫调节剂改善免疫抑制与炎症反应,补充微量营养素加强代谢支持。现从CCI患者的营养评估、热量评估、蛋白评估和其他营养制剂补充方面(如β受体阻滞剂、睾酮和甲基双氢睾酮、免疫营养、维生素)进行综述,从而为CCI的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帕他胺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阿帕他胺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临床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本院使用阿帕他胺治疗的1例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该患者应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阿帕他胺治疗1个月后,血清PSA降至36.84 ng/mL,降幅达93%,4个月后降至4.73 ng/mL,8个月后降至0.32 ng/mL,PSA降幅达99%,其后维持在0.4~0.5 ng/mL水平。ADT+阿帕他胺治疗1个月后,睾酮降至0.12 ng/mL,并长期维持去势水平。治疗3个月后复查显示前列腺病灶、盆腔内淋巴结及骨转移灶均缩小。治疗1年后再次复查发现前列腺病灶、盆腔内淋巴结及骨转移灶进一步缩小。结论:应用ADT联合阿帕他胺治疗mHSPC患者早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mHSPC的治疗方案多样性与个体化并存,ADT联合阿帕他胺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能够快速深度降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显著延长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及总生存期(O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甲状腺功能亢进致高雄激素性男性乳腺发育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报道一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致高雄激素性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诊治经过和生化指标变化,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治疗该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甲亢合并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测该患者所有类型的雄激素水平(总睾酮、脱氢表雄酮、硫酸去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双氢睾酮、游离睾酮),在多个随访时间点动态观察雄激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变化。结果:该患者总睾酮、双氢睾酮、SHBG升高,脱氢表雄酮、硫酸去氢表雄酮、雄烯二酮、游离睾酮正常,给予患者甲巯咪唑治疗。随着甲亢病情好转,患者乳房逐渐缩小,总睾酮和SHBG水平逐渐下降。结论:男性甲亢患者合并乳腺发育与SHBG升高导致的游离睾酮相对降低有关,通过抗甲亢治疗,相应的症状可缓解,总睾酮、SHBG水平也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14例。根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水平组为66例,正常组为48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低水平组胆固醇[(2.32±0.97)mmol/L]、甘油三酯[(6.45±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1.01)mmol/L]、载脂蛋白B[(0.93±0.32)g/L]均高于正常组[(1.87±0.89)mmol/L、(4.88±0.94)mmol/L、(3.12±0.88)mmol/L和(0.76±0.17)g/L]( t=2.477~7.322,均 P<0.05),低水平组载脂蛋白A[(1.22±0.34)g/L]低于正常组[(1.58±0.47)g/L)]( t=-4.748, P<0.05),但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31)mmol/L比(1.43±0.5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4, P>0.05)。低水平组空腹血糖[(5.53±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2±0.79)%]和空腹胰岛素[(18.71±5.46)mU/L]均高于正常组[(5.09±0.76)mmol/L、(6.01±0.92)%和(15.49±4.98)mU/L]( t=2.136~3.225,均 P<0.05),但两组餐后2 h血糖[(8.79±1.56)mmol/L比(8.32±1.8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2, P>0.05)。低水平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54.55%(36/66)]高于正常组[35.42%(17/48)](χ 2=4.088, P<0.05)。低水平组睾酮[(61.45±21.44)μg/L]高于正常组[(50.39±22.31)μg/L]( t=2.673, P<0.05),但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7~1.714,均 P>0.05)。 结论: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患者更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糖、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45,X/46,X,psu idic(Y)新生儿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0年11月9日就诊于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足月出生,体质量为3 260 g,身长50 cm,无特殊面容,出生后发现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尿道下裂,阴茎向下弯曲,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腹侧根部,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图1)。B超检查在膀胱后方探及2.5 cm × 0.4 cm类子宫回声,内见线状高回声,双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双侧隐睾。对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G显带核型分析示45,X[76]/46,X,psu idic(Y)[24]?(图2A、2B)。后加做C显带证实部分细胞系为46,X,psu idic(Y)(q12)(图2C)。拷贝数变异测序检测提示X染色体拷贝数为1,Y拷贝数为0.5(图3),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出生后48 d性激素检查结果(括号内为参考范围):黄体生成素9.47 IU/L(参考值:男0.62 ~ 4.08 IU/L,女< 0.05 IU/L),卵泡刺激素15.37 IU/L(参考值:男0.41 ~ 3.02 IU/L,女1.23 ~ 17.4 IU/L),雌二醇77.07 pmol/L(男< 47 pmol/L,女< 79 pmol/L),睾酮4.51 nmol/L(参考值:男0.69 ~ 7.6nmol/L,女< 0.4 nmol/L)。抗苗勒管激素152.5 pmol/L(参考值:男425 ~ 1 810 pmol/L,女< 49 pmol/L)。患儿父母均为34岁,外观无异常,否认近亲结婚,既往曾生育1女,表型正常。此次妊娠孕24周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34周时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好。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Q/ZXYY-ZY-YWB-LL202252),患儿监护人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4年1至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碱性磷酸酶、血清胎球蛋白A、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性激素指标(雌二醇、睾酮和游离睾酮指数)。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不同性别组间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经Lg转换后的胎球蛋白A水平与临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03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女48例,男55例。不同性别间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BMD值低于男性[腰椎分别为(0.739±0.117)和(0.930±0.161)g/cm 2,股骨颈分别为(0.650±0.095)和(0.824±0.116)g/cm 2,均 P<0.01],女性患者的β-CTX、骨钙素和PINP高于男性(均 P<0.01)。男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β-CTX呈负相关( r=-0.307, P=0.024),与BMD及T值无相关性;女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 r=-0.336, P=0.020),与腰椎BMD、股骨颈T值均无相关性。在不同性别的老年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与雌二醇、睾酮及游离睾酮指数均无相关性(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DL-C(β=0.349, P<0.01)、碱性磷酸酶(β=-0.295, P=0.024)及β-CTX(β=-0.039, P=0.026)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总胆固醇(β=0.280, P=0.026)及股骨颈BMD(β=-0.083, P=0.05)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指标无相关性,胎球蛋白A是老年T2DM男性患者BMD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亚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腺垂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亚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腺垂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亚急性期TBI腺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HBO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感染、预防癫痫、预防褥疮、营养神经、补液及康复治疗等),HBO组在此基础上辅以HBO干预,HBO治疗压力为0.2 MPa(2.0 ATA),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20次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皮质醇(C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睾酮(TES)及雌二醇(E2)水平,对ACTH、GH、TSH、PRL、LH、FSH赋值并计算垂体总体激素评分。结果:治疗20次后发现HBO组PRL、LH、TES的对数值及垂体总体激素评分[分别为(1.3±0.2)μg/L、(1.0±0.4)mU/L、(2.5±0.2)ng/dl和(22.0±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1±0.2)μg/L、(0.8±0.3)mU/L、(2.4±0.3)ng/dl和(20.5±2.3)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HBO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亚急性期TBI患者多种激素水平,促进垂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睡眠相关性痛性勃起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性痛性勃起(SRPE)的可能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22例SR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睾酮(T)、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夜间阴茎涨大实验(NPT)联合多导联睡眠监测(PSG)。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给予不同剂量巴氯芬+氯硝西泮治疗,服药后4、24周随访疗效、不良反应、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快速动眼期(REM)觉醒引起睡眠质量下降,多数患者伴有着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4周疼痛缓解15例(68.18%),24周疼痛缓解12例(54.55%)。6例患者早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SRPE与T浓度无关,睡眠觉醒发生在快速动眼期,巴氯芬+氯硝西泮治疗原发性SRPE短期内有一定效果,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对卵巢功能减退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上海计生所医院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反复辅助生殖失败的28例患者资料,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自体骨髓有核细胞注入卵巢,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报告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体积和、双侧卵巢卵泡个数及双侧卵巢卵泡最大径和的变化,同时比较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泌乳素及睾酮水平的变化。结果: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双侧卵巢卵泡数、双侧卵巢卵泡最大径和分别增加(1.26±2.12)个和(5.40±8.9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P=0.006)。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体积和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在治疗前后单侧变化幅度更大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和卵泡最大径的分析显示,治疗后卵巢体积、卵泡数量及卵泡最大径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P<0.001, P=0.002)。治疗后FSH、LH、孕酮和泌乳素水平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疾病类型分层分析显示,治疗后子宫内膜、双侧卵巢卵泡数和及卵泡最大径和呈增加趋势,但仅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双侧卵泡个数和以及卵泡最大径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P=0.047)。 结论:本研究提示自体骨髓有核细胞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卵巢功能,有望成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围绝经期综合征、反复辅助生殖失败患者的新治疗方法,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