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配偶式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生理、心理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的患者124例,以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配偶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身体应激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且处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配偶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应激水平,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水平,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配偶同步认知疗法对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患者应对方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同步认知疗法对子宫腺肌症全宫切除患者应对方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子宫腺肌症全宫切除患者80例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及配偶实施同步认知疗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3个月时测定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结果:干预后第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面对""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配偶同步认知疗法可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显著提高患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选取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2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习得性无助感量表、亲密关系支持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221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总分为(74.12 ± 6.55)分。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介入治疗次数、感知配偶支持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后 R2=0.891, F=65.65, 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处于较高水平,针对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介入治疗次数较多、感知配偶支持水平较低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采用辩证行为疗法、症状群干预、配偶支持干预等方式,降低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配偶家庭抗逆力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配偶在照护过程中的家庭抗逆力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3—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的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家庭危机与应对压力(照护负担加重、伴随情绪内耗、经济压力沉重)、家庭内部调整与适应(积极正向的家庭信念、家庭角色的适时调整、清晰有效的沟通互动)、家庭外部资源整合与利用(主动获取信息、医护专业支持、社会外部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应借助家庭优势视角,重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配偶照护需求和家庭抗逆力的评估,充分调动优势资源,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和社会适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夫妻疾病沟通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使用 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或复诊的19对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建设性疾病沟通,包括开放沟通治疗信息、及时沟通症状变化、积极沟通二级预防和主动开导负性情绪;消极疾病沟通,包括回避沟通、沟通冲突、无效沟通和沟通隐瞒.结论 脑卒中患者夫妻既存在建设性疾病沟通也存在消极疾病沟通体验.医护人员应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方式,提升其共同决策能力,减少其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治疗的卵巢癌术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51例,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开展二元应对护理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创伤后成长水平、康复进程、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1.82±9.81分)及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评分(251.88±18.65分)均高于常规组(62.64±8.03分、208.64±19.53分),且康复进程较常规组快,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9%)低于常规组(15.7%)(均P<0.05).结论:以二元应对护理模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改善夫妻双方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乳腺癌患者二元调整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乳腺癌患者二元调整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二元调整对乳腺癌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认知行为的影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心理压力应对能力、提升疾病认知和鼓励伴侣参与等干预方式来提升乳腺癌患者的二元调整,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见解,旨在为我国开展乳腺癌患者二元调整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健康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二元应对干预对早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脆弱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观察二元应对干预对早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脆弱程度,患者与配偶间应对疾病问题的影响.方法 选取早期肾病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5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实施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 2 组患者及其配偶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心理脆弱量表、二元应对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中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心理脆弱量表中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其配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二元应对干预能够降低早期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患者心理脆弱程度、提高患者与其配偶间的二元应对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晚期癌症患者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对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在晚期癌症中的应用进行范围审查,为晚期癌症患者及配偶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7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干预内容包括信息支持、技能培训和治疗性咨询;干预实施者主要为多学科团队或心理学家,干预次数1~8次、每次15~90 min;形式包括面对面、视频会议、电话联合面对面;结局指标涵盖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二元评估、二元应对和二元调整.结论 夫妻二元心理社会干预在晚期癌症中应用具有一定积极效果,未来仍需基于我国文化背景探索最优的二元干预策略,完善结局评价指标,提高夫妻二元干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产后抑郁妇女及其配偶二元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妇女及其配偶二元应对的体验,以期为处于不同心理阶段的产妇及其配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指导及干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2年2月—5月就诊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产科心理门诊的产妇及其配偶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分析资料.结果:产后抑郁妇女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体验经历了蜜月期、缓冲期、矛盾期、争吵期4个阶段.结论:产后抑郁妇女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体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研究人员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其在不同状态下的需求,解决不同状态下的矛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