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189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风后身体活动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得分为10.00(6.00,14.00)分,日间过度嗜睡发生率为57.6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数量、睡眠质量、神经功能以及抑郁程度是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日间过度嗜睡总变异的31.30%.结论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日间过度嗜睡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可结合相应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日间过度嗜睡行为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共16所医院的1 195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相关体质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删除缺失数据>10%的问卷36份、重复问卷13份,最终纳入1 146份.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分别有732例(63.9%)、204例(17.8%)处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区域淋巴结分期、肺癌家族史、握力、血红蛋白、抑郁评分(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体力活动水平受社会人口学、疾病、健康相关体质及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并识别体力活动不足的肺癌患者,根据其身体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干预策略,以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感知医院伦理氛围与其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护士对医院伦理氛围感知和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讨医院伦理氛围和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4—5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注册护士4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HECS),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分析医院伦理氛围对护士身体约束认知的影响。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75%。结果:387名护士HECS总得分为(89.72±32.78)分,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10.86±2.37)分,身体约束态度得分为(30.48±2.94)分,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为(41.82±7.24)分;不同学历、职称、培训经历的护士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HECS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与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 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CS中与医师的关系、与患者的关系、与管理者的关系是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因素,HECS中与医师的关系、与管理者的关系是护士身体约束行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医院伦理氛围与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密切相关,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有助于提高护士对身体约束的认知水平,从而规范护士的身体约束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膀胱灌注患者14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婚姻状况、病情认知程度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膀胱灌注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病灶数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灌注患者FoP-Q-SF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为(25.57±5.36)分,其中心理机能失调(≥34分)者27例(18.24%),生理健康维度与条目得分均高于社会家庭维度;据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应对方式、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社会支持、肿瘤病灶以及年龄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MDASI-C中的13项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根据获取的胃肠道、身体功能、悲伤感-治疗副作用以及苦恼-躯体化症状群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a分别为0.701、0.688、0.714与0.598;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人口学、临床学与症候群观察的综合角度因素分析,明确了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以认知行为、积极心理及延续性4C等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的病情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三高)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三高共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收集的相关信息,以134 950名≥45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居民三高患病及共病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46.0%(95% CI:45.1%~47.0%)、19.5%(95% CI:18.7%~20.2%)、43.3%(95% CI:42.3%~44.4%);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共病率分别为12.3%(95% CI:11.7%~12.8%)、22.8%(95% CI:22.1%~23.4%)、11.6%(95% CI:11.1%~12.0%);三高共病率为7.6%(95% CI:7.2%~8.0%)。这些共病率均随年龄、BMI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东北及华北地区较高( P<0.05)。高血压、糖尿病和高TC血症的共病率为1.9%(95% CI:1.7%~2.1%),高血压、糖尿病和高LDL-C血症的共病率为1.6%(95% CI:1.4%~1.7%),女性均高于男性(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年龄增长、城市、超重/肥胖、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每日静态行为时间≥5 h和每日睡眠时间<7 h是三高共病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三高共病情况较常见,且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综合防控、“三高共管”是中老年人群健康促进的关键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2010—2022年成年人24 h活动行为指南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国内外针对成年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低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相关指南进行范围综述,以了解促进成年人健康发展的最佳24 h活动行为的时间组合,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PubMed、Embase、Ovid、CINAHL、ClinicalKey、中国知网、万方、医脉通临床指南网、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和苏格兰院际指南网。纳入对成年人24 h不同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以及睡眠进行推荐的指南。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指南,只有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的2篇指南对成年人24 h的身体活动(频率、强度、类型和时间)、久坐时间和睡眠进行了明确的时间推荐,其余9篇指南仅对成年人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或者只对身体活动进行了推荐。结论:未来应综合衡量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的最佳时间分配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个性化的成年人24 h活动行为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20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0)与对照组( n=60)。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两组照顾者压力及情绪状态,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自尊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能够减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降低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随访数据,选择其中存在残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选取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3个维度共14个变量探讨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采用SAS 9.4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老年残疾人1 708人,其中检出有抑郁症状932人(54.5%),CES-D的得分为[(11.45±7.19)分]。自评健康状况一般、自评健康状况不好、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不满意、身体疼痛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OR=1.87、4.22、1.83、5.30、1.75);男性、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学历、高中以上学历)、睡眠时间(6~9 h)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OR=0.74、0.72、0.10、0.56)。 结论:我国中老年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睡眠时间不适宜、自评健康状况不佳、自评记忆力状况不好、生活满意度低、伴有身体疼痛的中老年残疾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血糖检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18岁居民的血糖检测情况,为健康中国行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血糖检测情况、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个体的身高、体重及腰围等信息;采集所有个体的空腹静脉血测定FPG,自报无糖尿病病史者测定服糖后2 h血糖。完成调查且相关信息完整的177 904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结果进行复杂加权后,比较不同特征成年人的血糖检测率。结果:未诊断糖尿病的成年居民中,血糖正常、糖尿病前期、新检出血糖升高的居民12个月内血糖检测率分别为32.0%(95% CI:30.5%~33.5%)、39.5%(95% CI:37.4%~41.6%)、43.8%(95% CI:41.0%~46.4%),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着年龄、文化程度及BMI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已诊断糖尿病的成年居民中,6个月内血糖检测率为89.6%(95% CI:88.4%~90.8%),女性高于男性,西部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调查人群中未患、患1、2、≥3种主要慢性病的成年人中,6个月内血糖检测率分别为19.6%(95% CI:18.4%~20.7%)、41.8%(95% CI:40.1%~43.5%)、58.9%(95% CI:57.0%~60.7%)、71.9%(95% CI:69.0%~74.9%),血糖检测率随共病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P<0.001);未患、患1、2种主要慢性病的成年居民中,血糖检测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年龄、文化程度及BMI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3种主要慢性病的居民血糖检测率女性高于男性( P<0.001),其他分组血糖检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我国成年居民检测血糖的行为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急救与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还对精神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应激,人们会产生一系列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发生期间和发生后,提供心理急救是受灾受害者基本护理的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续心理障碍的发生。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心理急救的模式,建立健全良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提高全民心理健康、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