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形美容人群中躯体变形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meta分析整形美容人群中躯体变形障碍(BDD)的患病情况。方法:全面检索收集、筛选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整形美容人群BDD患病情况的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计算该人群中BDD患病情况。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参考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Q检验分析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若无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的合并分析;若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分析,通过meta回归检验异质性的可能来源,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采用漏斗图法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3篇文献最终纳入meta分析,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9篇,包含的总样本量为3 366例,共检出BDD 435例。13篇文献的AHRQ量表评分均≥4分。异质性检验显示,13项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结果显示整形美容人群中BDD患病率为13%(95% CI 9%~18%)。敏感性分析显示,采用该随机效应模型计算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meta回归分析显示整形部位的差异是引起异质性的原因。将13篇文献按照鼻整形和其他部位整形划分为2组分别进行meta分析,鼻整形组3篇文献,其他部位整形10篇文献。结果显示,鼻整形人群中BDD的患病率为29%(95% CI 24%~35%),其他部位整形人群中BDD的患病率为9%(95% CI 8%~10%)。漏斗图分析显示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整形美容人群中BDD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寻求鼻整形的人群。整形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此类人群,并采用合适的筛查工具予以鉴别,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诊疗方案。美容整形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文版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修订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2022年10月,采用躯体变形障碍量表、体象障碍自评量表、简版外观焦虑量表、中文身体羞耻量表及简式抑郁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其中,样本1进行通俗度检验( n1=59),样本2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n2=493),样本3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n3=457),样本4进行重测信度分析( n4=89)。运用SPSS 25.0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运用AMOS 2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聚敛效度分析。 结果:(1)中文版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包含病态信念、外表焦虑和过度打扮3个维度,且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 χ2/ df=3.14,GFI=0.93,CFI=0.91,TLI=0.91,RMSEA=0.07);(2)中文版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得分与体象障碍自评量表、简版外观焦虑量表、中文身体羞耻量表及简式抑郁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 r=0.41~0.81,均 P<0.01),其组合信度在0.75~0.95,平均方差抽取量在0.51~0.56;(3)信度检验发现,中文版躯体变形障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5~0.94;分半信度在0.65~0.90;重测信度在0.71~0.91 (均 P<0.01)。 结论:中文版躯体变形障碍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有效的测评工具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拉莫三嗪增效治疗伴有躯体变形症状的精神分裂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躯体变形症状是强迫相关障碍的一种症状,也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的一线治疗药物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当患者治疗效果不佳,SSRIs联合各种辅助药物治疗是其常用策略。本文报道1例伴有躯体变形症状的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经拉莫三嗪增效治疗有效的个案,并结合文献对躯体变形障碍临床特征、药物治疗及拉莫三嗪可能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躯体变形症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象灵活性:测量、相关因素与干预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体象灵活性是心理灵活性在体象领域的精细概念,反映了个体能否以开放、接纳的方式充分体验消极体象及其相关事件,并继续采取符合个人价值观的行为。人们的体象其实并非稳定不变,若在出现消极波动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节,容易发展成体象障碍(body image disturbance,BID),这也是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和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的核心病症和精神病理机制之一。体象灵活性是此发展路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作为体象的保护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关注进食障碍患者及其亚临床群体,主要用身体意象-接纳与行动问卷进行测量。体象灵活性和性别、年龄、体形、性取向等个体特征因素和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积极体象、消极体象、进食障碍病理特征等因素与其也有密切联系。干预方面,正念、接纳、关怀等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中的成分也许能对体象灵活性进行有效的精准干预。未来需完善相关研究方法和设计,研究对象则应扩大范围,如躯体变形障碍患者群体,干预方面则需进一步开发针对体象灵活性的干预方法,并检验疗效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稽延期海洛因依赖者3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CG)和穴位埋线组(TG),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通过强制隔离戒毒所日常基本管教项目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穴位埋线组每2周进行穴位埋线治疗1次.采用高通量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之间的差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评价对照组与穴位埋线组干预前后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渴求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穴位埋线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hao、sobs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OTU数目和simpson指数高于治疗前穴位埋线组和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组放线菌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变形菌门(P<0.01)相对丰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瘤胃球菌相对丰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LEfSe分析可见,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相对丰度较大的菌群是Bacilli、乳杆菌科和乳杆菌属.结论:以养心安神、调和气血、补肾助阳及健脾和胃为治则的穴位埋线疗法通过穴位刺激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的症状,最终得到减轻海洛因戒断症状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整形外科患者体像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概述了体像障碍的概念、测量工具以及整形外科患者体像障碍的患病率、异常心理状态及行为、干预措施等,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整形外科患者体像障碍的评估及干预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探索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以及外表社会比较和瘦身倾向在两者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外表拒绝敏感性量表、外表社会比较问卷、瘦身倾向量表以及躯体变形障碍自评量表,采用整班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向来自北京、四川以及安徽等地多所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有效被试875人.结果: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社会比较、瘦身倾向与躯体变形障碍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外表社会比较与瘦身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外表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影响躯体变形障碍,也可通过外表社会比较与瘦身倾向间接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自尊在体像困扰与大五人格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四所高校的1 16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为6.2%.相关分析显示,体像困扰[(35.2±18.4)分]与自尊[(29.0±4.3)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32.9±8.1)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P<0.01),与外向性[(39.6±6.8)分]、开放性[(39.8±6.4)分]、宜人性[(41.7±4.7)分]、严谨性[(40.1±6.4)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8,-0.14,-0.14,-0.25;均P<0.01).自尊在大五人格与体像困扰之间的中介效应量为19.7%.结论 大学生亚临床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大五人格既可直接预测体像困扰,也可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体像困扰的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体脂肪填充联合自体肋软骨对Binder综合征短鼻畸形的矫正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填充联合自体肋软骨对Binder综合征短鼻畸形的矫正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手术治疗Binder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肋软骨进行移植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肋软骨移植术后肋软骨颗粒和自体脂肪进行混合填充.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鼻尖鼻长比、鼻唇角、鼻额角.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及躯体变形障碍(BDD)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较术前鼻尖鼻长比增加,鼻唇角缩小(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vs55.00%,x2 =5.275,P=0.0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 vs 11.67%,x2=0.617,P=0.432);观察组患者BD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 vs 28.33%,x2=4.093,P=0.043).结论 对Binder综合征患者行自体脂肪联合肋软骨填充术可有效改善填充部位的受力支撑情况,提升整容效果和满意度,进一步缓解患者BDD等不良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躯体变形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躯体变形障碍(BDD)是一种对想象或轻微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该病多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甚至多重共病,尤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进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较多.共病患者通常症状重、病程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临床中,由于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不足,常会忽略对BDD的诊断而导致疗效不理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BDD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