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上肢抬举作业人员的穿戴式辅助装置设计及人机工程仿真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针对上肢抬举作业人群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高发的问题,设计一种穿戴式辅助装置。该辅助器具通过扭转弹簧机构,对作业人员上肢进行托举,降低手臂肌肉的紧张程度,通过可调节高度的背部支架,适应不同身高的穿戴者。应用SoildWorks软件构建辅助装置3D模型,以Jack为主要仿真工具,调整辅助装置与数字模拟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及约束,对上肢抬举作业虚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穿戴辅助装置前后数字模拟人的《快速上肢评估量表》(RULA)评分、Krist舒适度评分、双手可达域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穿戴式辅助装置对于降低上肢抬举作业人群WMSDs风险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体式宫内环境模拟早产儿辅助器具的设计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第四章:康复治疗(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章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相关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对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策略及原则、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其他治疗、辅助器具应用及共患病治疗,提出新颖和全面的循证证据及推荐意见,对儿童康复专业工作者科学规范地开展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器具辅助松解技术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器具辅助松解技术(IASTM)联合核心稳定训练(CSE)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NLBP患者分为CSE组、IASTM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CSE组辅以核心稳定训练,包括卷腹训练、侧桥训练、膝位交叉伸展训练等,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3 d;IASTM组辅以IASTM治疗,选用美国产Smart tools辅助筋膜松解器具,治疗区域为后筋膜线腰背段、骶骨、臀大肌和臀中肌、双侧腘绳肌区域,每次治疗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 d;观察组则辅以核心稳定训练及IASTM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及疗程同前。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椅子坐-够测试(CSRT)和平板支撑试验(PT)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ODI评分、CSRT及PT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2周、4周后发现3组患者疼痛VAS、ODI评分、CSRT及PT均较上一次评定结果明显改善( P<0.05);治疗2周、4周后发现观察组疼痛VAS、ODI评分、CSRT及PT均显著优于CSE组和IASTM组( P<0.05);IASTM组疼痛VAS评分及CSRT亦显著优于CSE组( P<0.05);CSE组PT则明显优于IASTM组( P<0.05)。 结论:IASTM治疗能显著缓解NLBP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如与CSE训练联用则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康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卧床患者衰弱的运动干预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衰弱后卧床可加重躯体衰弱。运动干预能够改善衰弱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不良预后,由于衰弱卧床患者所处的空间环境特殊,实施的运动干预方法不同于传统运动方案。综合考虑卧床患者的躯体运动能力、认知等因素,对患者进行主被动躯体运动、辅助器具运动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衰弱,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康医学工程"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慢性病患者以及众多亚健康人群都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以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及安全感;残疾人及一些身体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也需要相应的康复辅助器具。这就需要将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扩展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医疗手段研究这些问题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由此,"健康医学工程"的理念应运而生。提出了"健康医学工程"的概念,介绍了其意义、特点、内容和对未来的展望,旨在为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拓宽视野、启发思路,为在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遇到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全民健康产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影像学变化特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为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实验性器具研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2只波尔山羊编号后采用随机目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只),建立50%、70%、90%髂静脉狭窄模型。采用球囊阻断髂静脉、注射凝血酶诱导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采用机械血栓清除系统(AngioJet)清除血栓,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静脉管腔及内膜变化,多组数据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之间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A组和B组山羊凝血酶诱导技术成功率均为100%(8/8),所有山羊经凝血酶诱导后均发生髂静脉血栓形成。C组1只山羊出现髂静脉闭塞,另2只山羊单独用凝血酶诱导血栓失败,辅助球囊损伤内膜后成功诱导血栓形成。A、B两组取栓后管腔通畅、显影良好,术后髂静脉内膜较术前增厚( t=-9.21, P<0.01)。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0%~70%的慢性髂静脉狭窄中,采用球囊阻断联合凝血酶注射具有更高的建模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楔形足跟垫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畸形治疗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楔形足跟垫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5年3月—2016年7月,昆山市康复医院烧伤康复科收治3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瘢痕致足下垂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为(38±9)岁。患者入院后行烧伤后综合康复治疗,根据患者足下垂畸形的程度,在患者鞋垫下方装配适当高度的楔形足跟垫。患者穿上装配楔形足跟垫的鞋进行站立、下蹲与行走训练。首次应用楔形足跟垫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下称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个月,采用简易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站位平衡能力。应用楔形足跟垫治疗1、3、12个月,使用关节活动度测量尺测量患者双侧踝关节背屈、膝关节屈曲的主动活动度(AROM),使用皮尺测量患者下蹲时臀部离地最短距离和1 min步行距离,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对数据行Friedman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不等距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治疗后即刻,患者站位平衡能力为2.0(1.0,2.0)级,较治疗前的1.0(0,1.0)级明显升高( Z=-5.568, P<0.01);治疗1个月,患者站位平衡能力为3.0(2.5,3.0)级,较治疗后即刻明显上升( Z=-5.303, 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左、右侧踝关节背屈和左、右侧膝关节屈曲AROM较治疗1个月明显增加( Z=-4.860、-4.836、-4.965、-4.909,-5.037、-5.025、-5.020、-4.942, P<0.01);治疗12个月,患者左、右侧踝关节背屈和左、右侧膝关节屈曲AROM较治疗3个月明显增加( Z=-5.062、-4.962、-5.017、-4.944, 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臀部离地最短距离分别为(67±11)、(57±11)cm,较治疗1个月的(72±11)cm明显缩短( P<0.01);治疗12个月,患者臀部离地最短距离较治疗3个月明显缩短( 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1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1个月明显增加( Z=-5.043、-5.016, P<0.01);治疗12个月,患者1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3个月明显增加( Z=-5.025, 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较治疗1个月明显上升( Z=-4.472、-4.025、-4.707,-4.565、-3.994、-4.777, P<0.01);治疗12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较治疗3个月明显上升( Z=-3.827、-3.358、-3.557, P<0.01)。 结论:特重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畸形应用楔形足跟垫后,站位平衡能力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及步行能力获得明显改善,并且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的独立等级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第四章:康复治疗(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章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相关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对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策略及原则、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其他治疗、辅助器具应用及共患病治疗,提出新颖和全面的循证证据及推荐意见,对儿童康复专业工作者科学规范地开展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国外基层老年人辅助技术服务开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患有慢性病、功能障碍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辅助技术服务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减少对照护者的依赖,并有助于实现居家养老。目前国内老年辅助技术服务刚刚起步,模式尚不成熟。文章通过介绍国外基层老年人辅助技术服务开展情况和经验,结合我国目前老年人辅助技术服务提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社区层面推广老年辅助技术进行探讨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