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模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模块组采用一种自创的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辅助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徒手穿刺放置工作管道.比较 2 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定位穿刺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术后 3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臀部和下肢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采用改良Mac Nab评分评估 2 组疗效.结果 2 组患者术程均顺利.与对照组比较,模块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穿刺时间更短、术中X线透视次数更少(P均<0.05).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2 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模块组与对照组术后 3 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 2 组VAS术前术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块组改良Mac Nab评分优良率为 83.3%(25/30),对照组优良率为 80.0%(24/3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椎间孔镜通道导向模块操作简便且安全,可以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效率、减少医源性损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遥控注射推进装置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遥控注射推进装置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1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有13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2.7%,其中男性22例,女性117例,平均年龄74.17岁。按照使用的器械不同,分为两组,其中72例应用遥控注射推进装置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67例应用传统穿刺针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3个月的门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率、术后1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DI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截瘫、肺栓塞、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47.71±6.05) 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7.61±5.66)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00, P=0.920);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08±3.00) 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8.06±3.84)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8, P=0.079);观察组的骨水泥注射量为(6.44±1.03) mL,对照组的骨水泥注射量为(5.73±1.4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69, P=0.001);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27.78%(19/72),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43.28%(29/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8, P=0.036)。观察组术前VAS评分为(6.75±1.14)分,对照组术前VAS评分为(6.64±1.08)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8, P=0.56);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分别为,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0.75)分比(1.21±0.77)分, t=0.543, P=0.588];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0.89±0.76)分、(1.09±0.6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41, P=0.103);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4±0.63)分比(0.87±0.74)分; t=1.118, P=0.266]。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ODI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32±7.14)分比(61.96±9.76)分; t=1.121, P=0.2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 d的ODI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3±6.01)分比(15.10±6.43)分; t=0.161, P=0.872];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0.54±4.24)分、(11.31±3.7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36, P=0.258),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3个月N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4±3.70)分比(10.39±3.74)分, t=0.396, P=0.693]。 结论:与应用传统穿刺针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遥控注射推进装置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骨水泥渗漏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Woven EndoBridge瘤内扰流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Woven EndoBridge(WEB)瘤内扰流装置(简称WEB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1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应用WEB装置治疗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为未破裂动脉瘤,2例为破裂动脉瘤。术前40例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均为0分。所有患者术后48 h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有无新发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与颅内动脉瘤部位相关的新发症状性脑梗死;采用mRS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0个动脉瘤共置入40个WEB装置,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5例(87.5%)患者的WEB装置术中一次性释放成功;5例(12.5%)WEB装置在术中经过回收、调整方向后二次释放成功。4例患者的动脉瘤采取WEB装置联合其他辅助治疗,其中联合支架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辅助栓塞2例。术后48 h内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见新发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与颅内动脉瘤部位相关的新发症状性脑梗死;出院时mRS均为0分。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30 d的临床随访,除3例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期间出现皮肤黏膜淤血外,均无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缺血性及出血性不良事件、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初步观察认为,WEB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无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膜下植入物注射装置设计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结膜下膜片注射植入装置并进行动物实验测试其性能。方法::实验研究。设计并制作一种结膜下植入物注射装置,并在兔左眼利用该注射装置将可降解明胶膜片注射植入(作为试验组),右眼作为对照组仅重复穿刺、进针动作,不植入膜片,分别于植入后0、1、2、3 d各取2只兔子,处死后摘除眼球,制备冰冻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设计的注射装置的针头弧度曲率半径为18 mm,内径截面为1.96 mm×0.38 mm。利用此装置注射明胶膜片如兔眼结膜下注射后兔眼未见出血,膜片未见移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段伤口愈合程度相近,未见明显区别。结论::该注射装置操作简便省时,有效地克服了常规植入手术创伤,为新型药物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辅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腹体外牵引装置辅助内镜下阑尾切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以往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通常首选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逐步应用于阑尾疾病的治疗。本文报道了1例内镜下的阑尾切除手术,术中引入经腹壁穿刺体外牵引装置进行辅助,使得内镜下阑尾切除的效率及安全性均获得明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锚定减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40岁,以“间断右下腹不适10年,间断右上腹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麦氏点压痛阳性,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B超:肝内可见一约20 mm× 18 mm无回声区,壁薄光滑;胆囊约54 mm× 13 mm,壁毛糙,囊腔暗区内一大小约10 mm× 5 m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胆总管未见扩张。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肝囊肿。全麻下行磁锚定辅助减戳孔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术。磁锚定配套器械如图1所示。取仰卧位于脐下做1 cm弧形切口置入穿刺器,在剑突下偏右穿刺置入戳卡,进磁锚定内置抓钳,利用钛合金组织钳将其夹于胆囊壶腹部位,患者右上腹壁外放置锚定磁体,锚定磁体吸引内置抓钳靶磁体并提起胆囊,调整锚定磁体于合适位置,充分显露胆囊三角,电钩打开表面浆膜,分离钳分离出胆囊管(图2),距胆总管4 mm处用血管夹夹闭胆囊管,靠近胆囊侧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两夹之间剪断胆囊管,血管夹夹闭胆囊动脉,电钩离断胆囊动脉。电钩打开肝囊肿壁可见清亮囊液流出,去除囊肿壁可见囊肿腔,在磁锚定装置牵拉下顺行完整剥离胆囊,移除锚定磁体,移除内置抓钳将其置于右下腹部,将胆囊装入标本袋,检查胆囊床无渗血及漏胆,拔除穿刺器,丝线缝合穿刺口。在患者脐左下方5 cm处穿刺置入戳卡,同样将内置抓钳钳夹于阑尾中段,右下腹腹壁外放置锚定磁体,锚定磁体吸引内置抓钳靶磁体并提起阑尾,电钩打开浆膜,分离阑尾和系膜(图3),调整锚定磁体位置,维持良好的阑尾牵拉力,顺利切除阑尾。移除锚定磁体,取出磁锚定内置抓钳,阑尾装入标本袋,取出阑尾及胆囊,手术结束。腹壁戳孔位置见图4。患者术后第2天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UR3机械臂穿刺导航的末端姿态分析与运动规划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机械臂辅助穿刺手术导航的规避奇异点的运动规划方法,设计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方法:根据临床医生的实际操作与需求,设计安装在UR3机械臂末端的穿刺针套筒,对机械臂进行运动学分析及仿真验证。编写用于求解机械臂末端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时运动位姿的计算程序及通过小角度旋转规避奇异点的运动规划程序。结果:随机选取6组关节角度,对比由程序计算得到的理论坐标值与实际坐标的结果。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较小,证明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对随机的3组初始位姿进行模拟,通过程序得到最佳位姿,并将其传输到机械臂的控制系统中,控制机械臂运动。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穿刺针可到达靶点,且使固定中心轴小角度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规避奇异点。结论:基于末端姿态旋转的奇异点规避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初始目标姿态运动规划失败,对机械臂在穿刺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医学工程学的不断发展进步,肿瘤介入诊疗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方向,其中乳腺疾病微创诊疗的效果已获得肯定,尤其是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和真空辅助旋切术(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VABB),已被医师和患者普遍接受。VABB的核心装置为由旋转刀具和配套抽气孔的空芯活检针所组成的旋切针。负压吸引将组织吸进刀槽内,然后使用旋转刀具将组织切割成条状,运送至收集篮。VABB操作过程简便,1次穿刺即可以获得足量的组织样本,不需要反复多次穿刺[1],它既能满足良性疾病的治疗目标,又能通过对大多数乳房病灶进行近似完全切除,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瘢痕形成和并发症的发生[2]。目前VABB在国内外被乳腺外科、肿瘤科和超声科等多个科室广泛应用。本文对VABB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述评,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医疗转运静脉穿刺减振平台的研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为解决医疗转运中颠簸振动影响静脉穿刺的问题,研制一种静脉穿刺减振平台,降低医疗转运中来自外界的颠簸振动,辅助护士有效进行静脉穿刺.方法 静脉穿刺减振平台包括减振平台主体和附属装置,减振平台主体包含四个减振模块和一个海绵块,减振模块由弹簧和阻尼器发挥主要减振作用;附属装置包含海绵垫、床档、安全固定带以及手臂绑带等.结果 该减振平台可有效衰减医疗转运中的颠簸振动,提高静脉穿刺效率、降低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伤病员舒适度.结论 静脉穿刺减振平台为护士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静脉穿刺平台,具有即装即用、满足多种卧位、长度可调节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战场救护、灾害救援以及平时急救等医疗转运场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脊柱外科94例LDH病人接受PET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46例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研究组),48例采用传统穿刺法建立通道(对照组),两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分析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数、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结果.结果 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8.9±2.1)个月、(8.7±1.8)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109).研究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14.1±4.3)min vs.(19.1±3.7)min],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3.8±2.1)次vs.(7.9±2.6)次],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8.3±3.3)次vs.(15.1±4.2)次],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79.0±8.5)min vs.(89.7±13.4)min],一次穿刺成功数多于对照组(12例vs.4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手术安全且疗效满意,这种新的通道建立方法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