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中心近5年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328例射频消融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s)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特发性VAs患儿328例,其中男205例,女123例;年龄(7.8±3.9)岁;体质量(32.8±17.7) kg。分析儿童不同起源位置VAs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结果:328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5.4±4.1)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占57.6%,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占28.7%,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占13.7%;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38例(11.6%,38/328例)。328例患儿中除13例术中未能诱发VAs,315例经标测证实VAs起源于流出道152例(152/328例,46.4%),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46.1%、左冠窦27.6%、右冠窦18.4%、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7.9%;三尖瓣环55例(55/328例,16.5%);左后分支54例(54/328例,17.4%);左心室后乳头肌39例(39/328例,11.9%);多源性5例(5/328例,1.5%);左前分支3例(3/328例,0.9%);其他7例(7/328例,2.1%)。接受射频消融307例(307/328例,93.6%),即时成功271例(271/307例,88.3%),有效14例(14/307例,4.6%),失败22例(22/307例,7.2%)。随访3~36个月,再发42例(42/271例,15.5%)。手术曝光时间(3.2±5.8) min,曝光量(1.4±2.6) mGy,剂量面积乘积(384.2±42.6) mGy·cm 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4例(4/328例,1.2%)。本组资料中≤3岁婴幼儿20例,除1例术中未诱发外,余19例均行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8例(18/19例,94.7%),随访复发4例(4/18例,22.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1例(1/20例,5.0%),无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及房室阻滞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起源于流出道的儿童特发性VAs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最常见;流出道及三尖瓣环起源消融效果较好,左心室分支型及左后乳头肌起源复发率相对较高;婴幼儿特发性VAs射频消融相对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儿科电生理医师操作;三维标测指导射频消融可将辐射量控制在极低的安全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航空飞行对妊娠妇女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综述航空飞行对妊娠妇女相关影响的发生机制以及产科医生在应对有飞行计划的妊娠妇女时应该关注的医学疾病以及可以给予的相关建议。资料来源: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航空飞行对妊娠妇女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34篇。资料综合:航空飞行会造成人体所处环境的氧分压、湿度和气压下降以及增加乘机人接收的辐射量,因此会给乘机的妊娠妇女带来一些生理方面的改变。但对于偶尔乘坐飞机、无产科或者其他医学方面并发症的孕妇影响并不大,只会带来一些不适感。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的旅客或者机组人员,航空飞行会增加其自然流产或者稽留流产的情况。长时间的航空飞行还会增加妊娠妇女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建议妊娠妇女在航空飞行前去医院检查是否患有不适宜进行航空飞行的相关疾病;对计划飞行持续超过4 h的妊娠妇女建议使用渐变弹性压缩长筒袜,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航空飞行虽然对妊娠妇女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正确认识航空飞行对妊娠妇女相关影响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能够降低航空飞行对妊娠妇女的影响,也可以帮助疏导妊娠妇女因乘坐飞机带来的紧张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人经口胆道镜系统直视下与传统X线下非困难性胆总管结石取石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单人经口胆道镜系统直视下取石与传统X线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治疗非困难性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2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使用单人经口胆道镜系统直视下取石(观察组)及传统X线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对照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各82例。观察组由数据库直接筛选所得,对照组按年龄分层随机匹配所得,并验证基线数据。比较两组的插管成功率、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放射射线曝光量。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结石数量≥2枚的检出例数[59例(71.95%)]高于对照组[37例(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2.16, 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胆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0%(82/82);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8.78%(81/82)和100.00%(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一次取净结石率分别为93.90%(77/82)和92.68%(7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10, P=0.75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中射线曝光量方面,观察组为10.20(6.69,18.94)mGy,对照组为15.41(10.70,22.77)mGy,观察组术中射线曝光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U=2 462.00, P=0.003)。 结论:单人经口胆道镜系统直视下取石与传统X线下ERCP取石治疗非困难性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能够显著降低治疗性ERCP取石过程中的辐射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彩色血流编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彩色血流编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C-DSA)是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础上,通过后处理软件(iFlow或Angioviz软件)处理得到彩色编码图像,从而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参数变化的技术。CC-DSA具有不额外增加辐射量、耗时短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各有其侧重点,本文介绍了在脑血管病方面应用较多的几种血流评价方法,并重点对CC-DSA在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将该方法与其他几种血流评价方法进行对比,阐述其优缺点和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角质形成细胞皮肤肿瘤(KSC)是一类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肿瘤,与年紫外线辐射量直接相关,根据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KSC 的诊断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但早期筛查以及后期随访,无创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皮肤镜(dermoscopy)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属于在体观测皮肤表面以及表皮以下细微结构的无创诊断技术,在皮肤疾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总结并探讨KSC在皮肤镜和RCM下的表现特征以及皮肤镜和RCM在KSC的诊断、筛查和随访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气候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气候监测,在研究区域内架设标准自动气象站获取观测数据,分析雅尼湿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1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的年均辐射总量为7474.25 MJ·m-2,近地面年净辐射量为3507.83 MJ·m-2,日均大于0 MJ·m-2,光合有效辐射量为11410.39 mol·m-2,其中夏季辐射量、近地面年净辐射量和光合有效辐射量分别为2260.91 MJ·m-2、1249.94 MJ·m-2和3483.62 mol·m-2.观测期间年总辐射量超过6300 MJ·m-2,太阳能资源的丰富度与稳定度为A级.湿地区域近地面年均气温为10.09℃,以8月气温最高,平均值17.39℃;1月气温最低,平均值1.19℃;近地面气温整体呈现增温趋势,气温增高速率为0.18 ℃·a-1.年均降水量470.1 mm,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量为258.9 mm,冬季(1-2、12月)降水量仅15.03 mm.年平均风速为5.8 m·s-1,1-6月风速较大,日平均风速最大可达7.38 m·s-1,7-9月风速较小,最小日平均风速为4.3 m·s-1;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占全年天数的85.4%.土壤温度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相对稳定,0~40 cm的土壤年均温度为13.38℃;2月中旬至9月中旬土壤吸收热量为主,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土壤释放热量.各年平均空气含氧百分比在83.5%~87.8%,空气含氧呈降低趋势,降幅为2.0%·a-1,冬季高于夏季.雅尼湿地区域具有较高的太阳辐射量和光能资源,热量水平较高,降雨量及湿润度表明该区处于半湿润区;气温年较差增大,暖湿化过程明显,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干热河谷适生树种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基于MaxEnt模型识别和预测云南干热河谷适生树种,对于改善和恢复其生态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收集40种具有代表性的潜在适生树种地理分布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筛选适生树种.预测当前和2021-2040年四种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适生树种适生区的分布格局,划分优先种植区域,并明确MaxEnt模型用于树种选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情景下,影响干热河谷潜在适生树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是气候因子,其次是海拔、植物归一化指数、地表太阳辐射量和人类足迹.(2)未来,24种适生树种适生区稳定,发生概率与海拔关系呈单峰分布且高海拔下适生树种丰富度将降低.(3)干热河谷适生树种优先种植区域沿干热河谷呈狭长分布;实际调查发现,元谋县适生树种实际分布区域面积略高于最佳种植区域面积.应用MaxEnt模型筛选干热河谷适生树种选择是可行的,但在应用之前必须通过实地调查来验证树种实际生存情况与预测结果的差异.在干热河谷生态修复造林时,可优先考虑白枪杆、车桑子等24种树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2015-2020年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中实际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是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气候模型等的重要参数.因此高空间分辨率和精确性的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对于高精度的区域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 30 m×30 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直接计算太阳辐射,从而将其作为CASA模型的输入参数.结合多源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研究 2015-2020 年江汉平原APAR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顾及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分布特点,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农田APAR的时空特性,研究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江汉平原APAR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2015-2020 年APAR年总值在 3.42×1013 MJ—3.73×1013 MJ之间,总体空间分布与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相符;(2)农田月均APAR值在 4 月、7 月高于其他月份,表现出"双峰"的特征;(3)在空间分布上,水田APAR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而旱地APAR正好相反,这可能源于种植结构重心转移;(4)通过借助地理探测器,着重考虑与植被生长相关的 12 个因子(包括≧10≧积温、年总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总降雨量、农田种植结构、年散射辐射、农田施肥、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砂土、粉砂土、黏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 12 个因素对APAR空间变异性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对CASA的改进方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高空间精度的计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Loop技术矫转法对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技巧及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明了 loop技术矫转法应用于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取出,本文探讨该技术应用的技巧和优势.方法 回顾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4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时间和术中辐射量为评判指标,比较标准滤器取出术、loop技术矫转法和loop配合其他技术的优劣.结果 Loop技术矫转法术中辐射剂量及手术时长均显著低于loop联合其他辅助技术(P<0.000 1).结论 Loop技术矫转法对于复杂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取出,尤其是严重倾斜、回收钩贴壁的滤器,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辐射剂量,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器械简单、可单人操作,利于开展,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磷饥饿下硅藻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及其对高光强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4/4/6
海洋暖化导致海水上部混合层变浅,使营养盐限制情况加剧,也导致硅藻接收到的阳光辐射量增加.高光及营养盐限制的双重胁迫会影响硅藻的光合产量.该研究主要探索硅藻应对磷饥饿及高光胁迫的光合生理调控,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对硅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体积不同的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和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在磷饥饿条件下培养,监测其光系统Ⅱ(PSII)功能变化,并将其置于高光强下,研究其光合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磷饥饿条件下,体积较小的假微型海链藻PSII活性逐渐下降,从与D2蛋白结合的质体醌QA-到与D1蛋白结合的质体醌QB的电子传递效率降低,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下降,并诱导产生非光化学淬灭,而体积较大的威氏海链藻则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PSII活性;假微型海链藻在磷充足条件下相比威氏海链藻具有较高的PSII光失活功能截面(σi)值,易发生光抑制,但同时也具有高的PSII修复速率,磷饥饿对其光抑制敏感度无显著影响,而威氏海链藻在磷饥饿条件下的σi显著升高,其对高光强的耐受能力显著降低.在营养盐限制及辐射水平增强情况下,体积较大的威氏海链藻可能倾向于分布在真光层的下部海域.该研究表明海洋环境变化可能会改变不同粒径硅藻的生态位,并影响其初级生产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