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Y 1881-2023《医用正压送风式呼吸器》标准解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介绍了 YY 1881-2023《医用正压送风式呼吸器》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中参考的国内外标准和相关产品性能指标设置情况,从适用范围、适用产品分类和标记及主要性能要求3个方面对标准进行了解析,为正确理解标准条款和产品研发、生产、检验等环节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南宁市六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水质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农饮水)水质状况.方法 在南宁市市辖6个旧城区85%以上的乡镇(含村)设置监测点.分别于2011-2015年("十二五")和2016-2020年("十三五")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十二五"期间农饮水合格率33.4%,"十三五"期间合格率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年合计合格率52.5%;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是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十二五",但一些与水质处理相关的指标(氯酸盐、铝等)超标呈现上升趋势.对十年数据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对"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OR=0.26,95%C/:0.19~0.35)不合格风险更低.丰水期(OR=0.66,95%CI:0.53~0.82)、有卫生许可(OR=0.76,95%CI:0.64~0.90)是保护因素,不合格风险更低,地表水(OR=1.56,95%C/:1.12~2.18)相对不合格风险更高.常规处理水样是保护因素,相对仅消毒(OR=2.02,95%CI:1.36~3.00)、不处理(OR=2.58,95%CI:1.75~3.79)、沉淀过滤(OR=4.18,95%CI:2.49~7.01)不合格风险更低.结论 南宁市农饮水水质卫生呈上升趋势,但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分析结果提示,水样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合格率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监督和技术指导,提高供水单位水质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白及中菲类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整合定性策略对白及中菲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溶液(A)-体积分数为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4 mL·min-1;采用Xevo G2 Q-TOF质谱,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模式;整合了质量亏损过滤技术、产物离子过滤技术、中性丢失过滤技术和化学结构-色谱保留关联技术,对白及的质谱测试结果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UNIFI平台自动筛查、对照品比对和人工校验核实等步骤对菲类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 在白及中共表征了104 种化学成分.结论 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表征白及中菲类化学成分,为阐明白及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运用S/D法和膜过滤法对人凝血因子Ⅸ中辛德毕斯病毒和猪细小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验证运用有机溶剂/去污剂(S/D)处理法和膜过滤法对人凝血因子Ⅸ中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灭活/去除效果.方法 采用S/D处理法灭活人凝血因子Ⅸ中添加的Sindbis virus,噬斑滴定法检测灭活前后的病毒滴度;膜过滤法去除添加的PPV,细胞病变法检测去除前后的病毒滴度.结果 经S/D处理法灭活后,3 批人凝血因子Ⅸ中Sindbis virus降低量分别为>4.62 lgPFU/mL、>4.64 lgPFU/mL、>4.50 lgPFU/mL.经Planova 15N膜过滤后,3 批人凝血因子Ⅸ中PPV降低量分别为≥4.50 lgTCID50/0.1 mL、≥4.56 lgTCID50/0.1 mL、≥4.38 lgTCID50/0.1 mL.结论 通过对指示病毒的验证效果评估,证明运用S/D法和膜过滤法对人凝血因子Ⅸ中的Sindbis virus和PPV均有较好的灭活/去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整复外科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机器人手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外科领域,在整形外科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十年,手术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颌面外科、修复重建外科、显微外科、毛发修复等领域。机器人手术的技术优势,如三维可视化图像、高倍放大、生理震颤过滤和运动缩放,被认为是传统微创手术的改进。外科医生在术中的人体工程学、手术仪器精确度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都得到了客观改善。然而,专用的仪器和设备、较高的成本和缺乏触觉反馈是目前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在整复外科的发展、应用及优缺点,并总结了该领域与人工智能、现实增强技术、5G等新技术结合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现状。方法: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选择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制备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邮件向上述14家机构的成分制备科负责人发送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制备专业委会制定的《江苏省血站成分血制备情况调查表》,对其工作模式、设备配制、工作关键控制点(CCP)信息化开展、人员配置情况,以及2017-2019年主要成分血制备量进行调查。结果:对这14家采供血机构成分制备科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工作模式:以血液制备+待检库为主要工作模式,占7/14。②血液制备设备配置:离心机、血液成分分离机、速冻机、融化箱、红细胞处理机、无菌接驳机的配置率均为14/14,而病毒灭活柜、白细胞过滤监测仪、贴标签机的配置率分别为13/14、5/14和4/14。③成分血制备流程中,CCP信息化开展情况:全血离心、全血分离、血浆速冻、血浆融化4个CCP信息化开展率均为14/14,其余CCP信息化14家均未完全开展。④成分血制备:2018和2019年这14家机构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及洗涤红细胞的制备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5.59%和6.84%、3.85%和1.38%、4.97%和8.34%、11.88%和19.10%。⑤人员配制:截至2019年12月,这14家机构成分制备科在职工作人员总计为179人,其中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3.7%,114/179)、本科学历(65.4%,117/179)、20~35岁的年轻(66.5%,119/179)及女性(84.9%,152/179)工作人员为主。结论:江苏这14家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量逐年增加,成分血制备全流程CCP信息化建设尚未完全开展。为满足当前江苏省采供血机构的成分血制备工作需要,应提高工作人员学历及专业技术职称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纳米脂肪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自体脂肪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取、无免疫排斥、可重复利用、价格低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在整形外科广泛应用于修复重建及整形美容领域。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因子,可刺激组织再生,但由于传统获取的脂肪颗粒直径较大,难以应用于真皮深层及皮下层。2013年纳米脂肪概念被首次提出,即将负压抽取的自体颗粒脂肪予以机械乳化过滤。该文回顾近几年纳米脂肪相关文献,就其制备、命名及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港口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港口含油废水水质波动大,所含污染物质复杂,具有毒性且难以处理。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物理法(离心分离、吸附过滤法、气浮法、电磁化法、粗粒化法)、化学法(混凝絮凝法、高级氧化法)及生化法的处理机制,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列举和比较。另外,本文对目前我国港口含油废水实际处理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港口含油废水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种用于即时血糖检测的人源全血质控物研制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血糖即时检测(POCT)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并对其均匀性、稳定性及基质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将临床验后静脉全血样本分离、固定、洗涤、过滤和分装后,制备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人源全血质控物,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制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其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在POCT血糖检测系统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4-A3中的Deming回归对其基质效应进行评价;质控物应用于室内质量控制,并计算其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 CV)。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 t检验法对检验中的结果进行统计。 结果:3个浓度水平质控物的均匀性良好[ F< F0.05(9,20)];在2~8 ℃条件下,质控物开瓶后可稳定10 d,未开瓶15 d内的短期稳定性良好,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质控物适用于10款POCT血糖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室内质控结果显示高、中、低3个浓度 CV分别为0.63%、0.66%和1.65%,均小于7.5%。 结论:该自制人源全血质控物具有良好的均匀性、稳定性和适用性,可满足临床对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便携式一氧化氮救治仪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NO吸入治疗的便携式NO救治仪。方法:NO救治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方便地调节各关键参数。其使用低强度、高频率的脉冲放电方式对大气压下干燥的空气进行脉冲放电,产生NO混合气体;采用Ca(OH) 2颗粒来过滤放电过程中产生的NO 2气体。基于该NO救治仪系统,研究气流方向、气体流量和输入电压对NO混合气体中的NO和NO 2水平的影响;研究NO 2去除装置对NO 2的过滤性能。 结果:当空气从反应舱的阴极流入,阳极流出,且气体流量为2 L/min、输入电压为4 V时,系统性能较好。此时,输出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为3.25×10 -5,NO 2/NO为0.05。 结论:本研究提出的NO救治仪可满足医用NO气体需求,且系统性能稳定、体积便携、成本较低,在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