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对口腔癌整复术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整复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信息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体验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不适应、安全感缺乏、焦虑、信息支持缺乏、情感支持缺乏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1 w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与术前比较下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7 d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信息支持干预能够改善口腔癌整复术后患者的进食体验,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食物稠度分级在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食物稠度分级在喉部分切除术后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8例,试验组67例。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口腔护理等常规吞咽康复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对摄入食物稠度进行分级评估,根据分级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进食时误吸发生率,进食感受VAS评分。采用吞咽筛查量表EAT-10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EAT-10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量化食物稠度能够为喉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摄食管理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指导方案,提高进食的安全性,缩短留置胃管时间,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食物流动测试在喉癌术后患者吞咽-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安全管理对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月入院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11月入院的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进食环境管理、口腔护理等常规进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摄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使用食物流动测试方法指导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发生刺激性呛咳情况和胃管留置天数,采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进食感受VAS主观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喉癌患者刺激性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FOIS、V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管理能够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精准的进食指导,可以提高进食的安全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体象灵活性:测量、相关因素与干预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体象灵活性是心理灵活性在体象领域的精细概念,反映了个体能否以开放、接纳的方式充分体验消极体象及其相关事件,并继续采取符合个人价值观的行为。人们的体象其实并非稳定不变,若在出现消极波动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节,容易发展成体象障碍(body image disturbance,BID),这也是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和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的核心病症和精神病理机制之一。体象灵活性是此发展路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作为体象的保护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相关研究大多关注进食障碍患者及其亚临床群体,主要用身体意象-接纳与行动问卷进行测量。体象灵活性和性别、年龄、体形、性取向等个体特征因素和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积极体象、消极体象、进食障碍病理特征等因素与其也有密切联系。干预方面,正念、接纳、关怀等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中的成分也许能对体象灵活性进行有效的精准干预。未来需完善相关研究方法和设计,研究对象则应扩大范围,如躯体变形障碍患者群体,干预方面则需进一步开发针对体象灵活性的干预方法,并检验疗效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胃癌术后患者居家饮食改变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居家饮食改变的体验。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13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取主题。结果:提炼出饮食改变体验的3个主题:重建饮食习惯、缺乏进食乐趣、饮食延续护理需求。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居家饮食存在诸多问题,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术后饮食的改变,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进食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理念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2018年8月—2019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ERAS组与ERAS组,每组30例,非ERAS组患者行常规护理,ERAS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3 d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 d活动量、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疼痛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3 d下床活动时间、活动总量均多于非ERAS组,术后3 d总补液量少于非ERAS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于非ERAS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优于非ERAS组,满意度高于非ERAS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RAS护理理念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患者,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腺癌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对术后饮食营养护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术后对饮食及营养护理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例胰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共16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胰腺癌患者及其照顾者对手术后饮食及营养护理的真实体验涵盖两大视域、7个主题:患者视域:禁食期的负性体验、胃肠道症状个人应对无效、经口进食种类改变、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负担;主要照顾者视域:身心俱疲的"无力感"、渴望专业营养指导的需求、对居家的饮食营养指导有强烈的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胰腺癌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负性情绪,从人文关怀角度给予支持,从多个角度、采用多元化方式协助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强化饮食营养管理知识与技能;亟待制定胰腺癌患者个性化营养管理方案,以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在卒中后吞咽障碍识别与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组,2023年7-9月(系统应用前)收治的患者33例为对照组,2023年10-12月(系统应用后)收治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良洼田饮水试验,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饮食指导、经口进食安全教育、动态评估吞咽功能.观察组采用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模型构建,包括预警筛查、智能评估、风险警示、决策分析、评价提醒五大模块)筛查和评估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护理干预.评价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率、筛查结果准确率,以及护士吞咽障碍管理知识和行为得分、临床护士应用体验感.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筛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应用后临床护士吞咽障碍管理知识和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5);临床护士对系统使用体验感总分为(99.40±4.81)分.结论 构建的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辅助护士在线决策,规范护士吞咽障碍管理行为,提高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率,有效实施吞咽障碍防控措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管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内镜下缩瘤术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针对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实施内镜下缩瘤术,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和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2014.1.1-2022.10.31因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82例,分为缩瘤术治疗组(内镜下球囊扩张+氩离子凝固术(APC)和对照组(单纯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d1内镜下球囊扩张+APC,d8视狭窄情况决定是否行球囊扩张,但均行APC治疗,治疗结束后休息20天行第二个疗程,共治疗3个周期(84天),对照组治疗时间和周期同治疗组.评估患者梗阻等级、KPS评分、疼痛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观察患者食道梗阻的再通、进食状态的改善、病灶出血的控制及球囊扩张的频次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d1均需实施内镜下球囊扩张,以内镜是否能在扩张后顺利通过狭窄段作为扩张效果的评判,治疗组和对照组扩张成功率为39例(90.6%)和37例(94.8%),d8治疗组21例(48.8%),对照组35例(89.7%)均需再次扩张;在后续的两疗程中,治疗组有7例(16.27%)病人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需行球囊扩张,而对照组中有36例(92.3%)(P<0.001)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并需要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三个疗程结束后随访患者再狭窄而接受球囊扩张的间隔时间,治疗组平均61.25日,显著优于对照组32.20 日(P<0.001).治疗组3疗程后平均血红蛋白水平、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7、0.028);两组间治疗前后平均KPS评分、梗阻等级没有统计学差异.ETR组的中位OS为12.71个月较对照组的10.23个月延长(P=0.048).ETR组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90.7%、60.5%、34.9%,对照组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84.7%、35.9%、21.5%,其中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内镜下缩瘤术可以作为放疗后复发的晚期上段食管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较单纯内镜下扩张治疗具有:肿瘤负荷减轻明显,病人进食状态改善显著,扩张治疗周期明显延长,在控制患者病灶慢性出血、改善疼痛等体验上有显著意义,解决了该类病人因位置过高而不能放置支架或支架放置后极易引发出血的风险,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情境代入式床旁体验模式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情境代入式床旁体验模式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正阳县妇幼保健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境代入式床旁体验模式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出院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包括焦虑(HADS-A)和抑郁(HADS-D)]、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首次下床、首次进食与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HADS、HADS-A及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DS、HADS-A及HADS-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首次下床、首次进食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MUIS中复杂性、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MUIS中复杂性、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境代入式床旁体验模式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及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