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1/PD-L1,PD-L2信号通路及其在宿主抗结核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在机体响应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多重调控作用。机体响应MTB感染时,PD-1/PD-L1,PD-L2信号通路调控多种适应性免疫反应,操纵巨噬细胞对MTB的天然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此外,PD-1/PD-L1,PD-L2信号通路在宿主对抗MTB感染时的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也总结了PD-1/PD-L1,PD-L2信号通路在结核病的治疗和诊断中的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共刺激分子CD40/TNFRSF5隶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在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均发挥关键作用。CD40生理性表达于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表面,是T细胞表面CD40L分子的天然糖蛋白受体。CD40-CD40L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抗体类别转换、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等一系列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除免疫细胞等生理性表达外,CD40在血源性及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表面亦存在表达,并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或间接干预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D40激动型抗体可能通过激活宿主抗肿瘤免疫应答或直接促进CD40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正向干预实体肿瘤进展,提示CD40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现对CD40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CD40-CD40L通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生素D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在感染性疾病中,维生素D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来发挥对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的调控作用,也可通过介导抗菌肽的表达来发挥杀菌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在动脉壁上形成的纤维脂肪病变,由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脂蛋白在内皮下的累积导致血管壁中持续发生的炎症反应,因此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都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可以通过触发T细胞和B细胞局部的应答导致血管炎症。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表明T细胞和B细胞都参与了AS的形成,并且不同的细胞亚群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文章就AS中T细胞和B细胞调节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作为一种多效性的细胞生长因子,不仅参与人体皮肤纤维化、表皮增生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同时还对免疫相关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中多种免疫细胞具有调控作用,是免疫细胞的关键调控因子。TSLP主要通过TSLP受体介导的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固有淋巴细胞)以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的分化、增殖过程与功能。现就近年来TSLP对多种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PR183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七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18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183,GPR183),也称Epstein-Barr病毒诱导的受体2(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2,EBI2),由Epstein-Barr病毒诱导表达。GPR183由一组氧化甾醇内源性配体激活,与趋化因子受体协同作用,控制免疫细胞迁移。近年来研究表明GPR183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同时也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其表达失调可能导致包括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在内的疾病发生。文章就GPR183的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免疫调控机制和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固有免疫在EB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人群中普遍易感的双链DNA疱疹病毒,主要感染B细胞和上皮细胞,具有潜伏与转化的特征。固有免疫应答是抵御EBV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Ⅰ型干扰素的免疫应答和先天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作用,对于最初控制病毒感染和随后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固有免疫应答与EBV的免疫逃逸机制之间存在微妙平衡,平衡的打破与EBV相关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相关,更好地了解这种平衡机制将指导EBV相关疾病的预防和靶向治疗。该文对固有免疫细胞(上皮细胞、单核/树突状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NKT细胞)及Ⅰ型干扰素在EBV感染中的作用及EBV的免疫逃逸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实体器官移植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一种由JC病毒感染引起的罕见但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包括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SOT)受者在内的免疫抑制人群。SOT相关的PML的常见临床症状为认知行为障碍。其病理表现为颅内多灶性脱髓鞘病变,神经影像学常显示为顶枕叶区域的脑白质病变。临床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以及脑脊液JC病毒的检测。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特异性药物,主要依靠支持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减量等免疫调控策略。PML的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是SOT受者PML管理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L-27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7是由IL-27p28和EBI3亚基结合而成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型细胞因子,属于IL-6和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27主要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参与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发现IL-27主要发挥免疫增强作用,调控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分化,增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免疫活性或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文章从IL-27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出发,总结IL-27的抗肿瘤机制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黏膜免疫是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不仅可抵抗致病菌的入侵,还有助于成功受精及妊娠,从而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女性生殖道固有免疫系统包括黏膜上皮的机械屏障、共生菌的微生物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及其受体的免疫屏障,适应性免疫包括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及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不仅参与局部炎症,还可能具有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此外,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受性激素的调节,从而有利于维持局部微环境的稳态。本文就近年有关女性生殖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