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MGB1介导细胞焦亡参与肺动脉高压小鼠肺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介导细胞焦亡参与肺动脉高压(PAH)小鼠肺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小鼠分为对照组、PAH组、PAH+HMGB1中和抗体(HMGB1Ab)组、PAH+焦亡抑制剂(NSA)组,除对照组外的其余3组均采用低氧处理建立PAH模型,PAH+HMGB1 Ab组和PAH+NSA组再分别给予HMGB1 Ab、NSA处理,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并计算肺动脉血管壁厚度百分比(WT)及肺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W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中消皮素D(GSDMD)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GSDMD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1.81±0.19)kPa、(0.27±0.03)]比较,PAH组小鼠mPAP和RVHI[(3.97±0.41)kPa、(0.41±0.0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AH组肺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PAH+HMGB1 Ab组和PAH+NSA组肺动脉血管壁增厚程度较PAH组明显减轻.PAH组小鼠 WT和 WA[(42.06±4.38)%、(50.56±5.24)%]显著高于对照组[(23.64±2.46)%、(25.12±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3.56±2.48)pg/mL、(22.68±2.32)pg/mL]比较,PAH 组小鼠血清中 IL-1β、IL-18 水平[(94.51±9.62)pg/mL、(58.21±5.97)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PAH 组[(48.57±5.02)%]比较,PAH+HMGB1 Ab 组和 PAH+NSA 组肺组织中 GSDMD 阳性率[(16.52±1.76)%、(14.62±1.5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LRP3、ASC、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中和抗体能够抑制细胞焦亡从而降低PAH小鼠肺动脉压力,改善肺血管重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胰岛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肥胖T2DM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58例)、研究组(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58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液样本,采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脂代谢.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公司),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炎性小体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03%(x2=5.199,P=0.023);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水平分别为(4.82±0.56)mmoL/L、(11.24±2.04)mmoL/L、(5.47±0.61)%、(3.16±0.33)mmoL/L、(1.31±0.30)mmoL/L、(2.01±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57±0.74)mmoL/L、(13.07±2.16)mmoL/L、(6.73±0.68)%、(3.89±0.54)mmoL/L、(1.82±0.35)mmoL/L、(2.39±0.42)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3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4±0.19)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16±0.37)低于对照组的(2.58±0.46),研究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48.20±6.03)高于对照组的[(42.81±5.54),(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 PBMC 中NLRP3 mRNA、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32)、(1.11±0.28)、(1.09±0.41),低于对照组[(1.65±0.38)、(1.57±0.30)、(1.72±0.49),(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 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8.55±2.13)pg/mL、(35.24±5.93)ng/L、(11.42±2.64)ng/L、(1.08±0.31)mg/L,低于对照组的(11.47±2.68)pg/mL、(42.53±7.06)ng/L、(15.03±3.18)ng/L、(1.46±0.44)m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促进糖脂代谢、胰岛功能改善,抑制炎性反应,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HIV-1感染者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免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合并HCV感染对HIV-1感染者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49例HIV-1感染者,根据是否合并HCV感染,分为HIV-1单纯感染组(26例)和HIV-1合并HCV感染组(23例)。以HIV-1 P24蛋白上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12个重叠肽段组成肽段库,体外刺激已接受HAART的外周CD4 + T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方法检测特异性CD4 + T细胞分泌IFN-γ分泌细胞个数,根据斑点形成细胞(SFC)数计算抗原特异性CD4 + T细胞应答频率。以1×10 6个细胞产生的SFC>50,且大于各自非特异性刺激对照孔SFC的3倍作为HIV-1抗原特异性CD4 + T细胞阳性反应。 结果:HIV-1单纯感染组的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阳性应答率为80.8%,应答频率为250(100,700)SFC/10 6个细胞,均高于HIV-1合并HCV感染组的52.2%和50(0,250)SFC/10 6个细胞,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4.538, Z=-2.432, P均<0.05)。 结论:HIV-1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能抑制特异性杀伤性CD4 + T细胞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通过促进细胞焦亡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细胞焦亡通路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PD-1抑制剂组;单纯照射组(胸部单次照射20 Gy);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5只。超声心动测试评价受照后1个月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缩短率(FS);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心肌组织焦亡关键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介素18(IL-18)、IL-1β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照射后1个月,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的LVEF、FS、SV较单纯照射组下降( t = 4.50、27.93、3.11,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较单纯照射组更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较单纯照射组升高[(2.88±0.27)% vs. (3.81±0.57)%, t = 2.90, 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GSDMD-N、ASC蛋白表达量增高( t=3.14、3.22、8.83、20.29、2.79, P <0.05),Caspase-1、GSDMD、ASC的mRNA表达量也升高( t = 3.09、2.91、2.53,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及血清IL-18、IL-1β表达较单纯照射组均升高( t = 3.46、3.75、7.58、8.24, P <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单纯照射组[(38.33 ± 7.92)% vs. (54.70 ± 4.01)%, t = 3.29, P <0.05],而CD4+T淋巴细胞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Caspase-1/GSDMD促进细胞焦亡,进而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阻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的肝组织样本,其中12份为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NASH样本,12份为肝血管瘤边缘的正常肝组织样本,分别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和甘油三酯水平。将野生型和 NLRP3 -/-C57BL/6小鼠分别饲喂正常饲料或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持续8周。将野生型C57BL/6小鼠分为MCC950 NASH组、0.9%氯化钠NASH组、MCC950组和0.9%氯化钠组共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MCD饲料并给予MCC950、饲喂MCD饲料并给予0.9%氯化钠溶液、饲喂正常饲料并给予MCC950、饲喂正常饲料并给予0.9%氯化钠溶液,持续8周。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游离脂肪酸(FFA)、IL-1β和甘油三酯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水平。从野生型和 NLRP3 -/- C57BL/6小鼠肝脏中分离并培养原代库普弗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棕榈酸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ASH患者肝组织样本中的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样本( P均<0.05)。NASH小鼠较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肝细胞中NASH形成明显,有较多的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NASH小鼠肝组织的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表达,Caspase-1活性,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饲料喂养小鼠( P均<0.05);血清ALT、AST、IL-1β水平,以及FAA含量均高于正常饲料喂养小鼠( P均<0.05)。 NLRP3 -/-NASH小鼠血清ALT、AST、IL-1β、IL-18水平均低于野生型NASH小鼠( P均<0.05)。野生型MCC950 NASH组小鼠血清ALT水平,肝组织ASC、caspase-1、IL-1β表达,以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均低于野生型0.9%氯化钠NASH组小鼠( P均<0.05)。棕榈酸处理的野生型小鼠库普弗细胞中的NLRP3、ASC、caspase-1表达,caspase-1活性,以及IL-1β和IL-18的分泌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P均<0.05),但 NLRP3 -/-小鼠库普弗细胞中上述指标的变化不受棕榈酸处理的影响。 结论:阻断 NLRP3基因能明显减轻NASH小鼠肝损伤和纤维化,阻止NASH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gE蛋白联合不同佐剂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利用AS01和Al/CpG联合佐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Varicella Zoster virus glycoprotein E,VZV gE)在BALB/c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BALB/c小鼠分别于0和21天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用VZV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酶联免疫吸附斑点实验检测细胞免疫反应。结果:经过2次肌肉注射免疫,实验组(Shingrix、gE+Al/CpG和gE+AS01)中小鼠均能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增加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gE+Al/CpG免疫组中小鼠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1943),但是AS01佐剂组(Shingrix和gE+AS01)中小鼠产生的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高于Al/CpG佐剂组(gE+Al/CpG)。相比于AS01佐剂,Al/CpG佐剂诱导小鼠产生了偏向Th2型的体液免疫应答。各实验组中小鼠CD4 +T细胞、CD8 +T细胞的比例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Al/CpG佐剂联合gE蛋白诱导高滴度中和抗体,但是诱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强度低于AS01佐剂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纳米氧化锌对大鼠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锌(ZnO-NPs)可否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中性粒细胞缺氧和焦亡产生影响,分析细胞焦亡在ZnO-NPs诱发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于2022年10月,采集SPF级成年健康SD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并原代培养中性粒细胞,将不同浓度的ZnO-NPs溶液(0、5、10、20 μg/ml)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同时设缺氧(5% O 2)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和各浓度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5)。与缺氧组比较,5 μg/ml、10 μg/ml ZnO-NPs组中性粒细胞缺氧和ROS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细胞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LDH活力和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 P<0.05)。20 μg/ml ZnO-NPs组与缺氧组中性粒细胞缺氧、ROS水平、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LDH活力和IL-1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ZnO-NPs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从而诱发中性粒细胞焦亡,可能与ROS和缺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外组蛋白通过激活TWIK2-NLRP3通路参与脂多糖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损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细胞外组蛋白参与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株(MH-S)并传代,取融合生长至80%时的细胞进行实验,用1 mg/L的LPS刺激细胞3 h后以50 mg/L的外源性组蛋白分别刺激细胞3、6、12、24 h(LPS +组蛋白3、6、12、24 h组),并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PBS组)、LPS单独刺激组(LPS组)、外源性组蛋白单独刺激组(组蛋白组)及肝素预处理组蛋白组(肝素+ LPS +组蛋白组)。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炎性因子表达,用FluxOR TMⅡ绿色钾离子通道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K +浓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测定钾离子通道蛋白(TWIK2)、炎症小体(NLRP3)及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 结果:与PBS组比较,单用LPS刺激可使LDH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与LPS组比较,加用外源性组蛋白处理后LDH及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当组蛋白刺激时间为3 h时达到峰值〔LDH(U/L):123.10±1.83比85.32±1.66,IL-1β(mg/L):40.75±2.60比18.78±1.37,IL-18(mg/L):49.94±2.45比30.19±1.82,TNF-α(mg/L):36.51±1.56比20.84±1.61,均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NLRP3、ASC及TWIK2蛋白在LPS +组蛋白组表达均明显上调(NLRP3/GAPDH:0.80±0.02比0.57±0.02,ASC/GAPDH:0.57±0.02比0.38±0.01,TWIK2/GAPDH:0.65±0.01比0.41±0.01,均 P<0.01),而肝素预处理后上述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NLRP3/GAPDH:0.28±0.02比0.80±0.02,ASC/GAPDH:0.25±0.02比0.57±0.02,TWIK2/GAPDH:0.35±0.01比0.65±0.01,均 P<0.01),表明组蛋白可通过TWIK2活化NLRP3参与炎症反应。此外,LPS +组蛋白组细胞内K +浓度较LPS组明显下降(荧光强度:35.48±2.53比83.92±3.11, P<0.01);与LPS +组蛋白比较,给予肝素预处理后K +浓度明显上升(荧光强度:72.10±1.78比35.48±2.53, P<0.01),表明细胞外组蛋白可通过TWIK2致K +大量外流从而介导NLRP3活化参与肺泡巨噬细胞炎症损伤。 结论:细胞外组蛋白可致肺泡巨噬细胞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外组蛋白激活TWIK2通道促进K +外流从而活化NLRP3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幽门螺杆菌鞭毛蛋白FliD免疫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初步研究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鞭毛蛋白FliD的部分免疫学特征。 方法:原核表达重组FliD蛋白;制备rFliD兔多克隆抗体,同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rFliD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与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检测rFliD刺激H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PBMC)后的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rFliD蛋白刺激胃粘膜上皮细胞(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GES-1)细胞后的凋亡比例。结果:rFliD原核表达纯化成功;成功制备高效价rFliD兔多克隆抗体,并发现rFliD可诱导家兔产生高水平IgG与IgM,与免疫前血清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42、8.18, P值均<0.05)),效价可达1:102 400;与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 HC)相比,HP组rFliD特异性IFN-γ与IL-4均显著增高( t值分别为21.91, 13.57, P值均<0.05),但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IL-4( t=7.55, P< 0.05);与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对照组相比,rFliD刺激GES-1细胞后24或72 h均可发生显著性凋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12、10.90, P值均<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鞭毛FliD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可诱导产生较强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且细胞免疫应答以IFN-γ高表达的Th2型为主;同时发现其对GES-1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凋亡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人源CD8 + T细胞表位鉴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鉴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CD8 + T细胞表位,为了解抗病毒免疫机制和疫苗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SFTSV非结构蛋白中预测潜在表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胞内因子染色、四聚体染色验证表位的免疫原性,体外复性试验验证表位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合力。结果:NS-3多肽能刺激特异性CD8 + T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且诱导CD107a表达水平升高。康复病例中检测到NS-3表位特异性CD8 + T细胞分群。NS-3与HLA-A*3001能稳定结合。 结论:从SFTSV的NS蛋白中鉴定到首个人源HLA-A*3001限制性CD8 + T细胞表位NS-3,为疫苗开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