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渝黔来源地野生金钱草质量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52份金钱草样品中槲皮素、山柰素、总黄酮及浸出物含量,分析不同产地金钱草的质量差异。方法:采集贵州、四川及重庆3个地区不同地点的金钱草,采用HPLC法测定金钱草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 Symergy HTX酶标仪测定总黄酮含量。 结果:52份金钱草样品槲皮素和山柰素总含量在0.146 2~2.517 0 mg/g,平均含量为0.872 6 mg/g,其中四川、贵州、重庆产金钱草槲皮素和山柰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073 2、0.705 4、0.865 1 mg/g。有20份样品含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达标样品的平均含量为1.439 7 mg/g,贵州、四川及重庆采集的样品达标率分别为12.5%、62.5%、38.8%;52份样品总黄酮含量为0.994 2~3.866 4 mg/g,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乙醇热浸出物标准。结论:川黔渝不同来源地金钱草槲皮素和山柰素总含量差异较大,同一区县采集的金钱草槲皮素和山柰素总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且达标率低;同时野外采集的金钱草样品不同产地的总黄酮存在较大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个野生云芝种质资源及药材品质评价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研究18株野生云芝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药材品质,为筛选可供人工培育的高产优质云芝药材菌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18株云芝菌丝、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子实体多糖、浸出物、麦角甾醇含量和重金属含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株YUN5、HN04、JL3、NX17首茬子实体生物产量较高;菌株YUN4、YUN5、DB5、NX4子实体多糖含量均超过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3.2%;14个菌株子实体浸出物含量均超过药典标准规定的18%,YUN1、HN02、NX6、NX18未达药典标准.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最高菌株为NX4,达到0.58 mg/g;菌株YUN5、HN01、DB4、JL2、NX4子实体中Cr、Cu、As、Cd、Pb含量均未超过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结论:菌株NX4、DB5、YUN5在加权评分及主成分分析评价中排名前列且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云芝外观、多糖含量和浸出物含量要求,可作为优质云芝种质资源,同时也可作为云芝药材品质优良菌种;加权评分排名靠前的YUN2、YUN4以及主成分分析排名靠前的NX17子实体外观不符合药典要求,但菌株YUN4的多糖含量、菌株YUN2的浸出物和麦角甾醇含量、菌株NX17的麦角甾醇含量和单袋首茬产量上相对于其他菌株具有优势,可分别考虑作为有效成分提取的菌种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归项下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甘肃产10批土炒当归、8批油当归和11批当归炭的性状比较,描述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结果: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基本相同,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条形薄片,但各具不同的颜色和细微特征;土炒当归和油当归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土炒当归、油当归中检出阿魏酸和藁本内酯.10批土炒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7%,8批油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2%.结论:研究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可为当归炮制品的地方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镁螯合肥对万寿菊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镁螯合肥对万寿菊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筛选最适施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设置5个浓度处理进行叶面喷施.结果:喷施1 200倍液镁螯合肥对花直径影响显著;喷施1 000倍液花鲜产量最高,为21 973.3 kg/hm2,较CK高49.5%,第一茬和第二茬花中黄酮、多酚和叶黄素含量分别为50.09、54.54、6.86 mg/g和58.48、60.09、7.82 mg/g,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为5.97%、0.48%、29.19%、25.82%和5.74%、0.44%、28.33%、26.94%.结论:喷施镁螯合肥可促进万寿菊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1 000倍液镁螯合肥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甘草汁制灵芝炮制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化甘草汁制灵芝炮制工艺,评价炮制前后体外抗氧化、抗炎活性变化.方法 基于响应面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确定最佳炮制工艺;采用ABTS+、DPPH、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方法,评价多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及NO的含量,评价三萜及甾醇组分的抗炎活性.结果 最佳炮制工艺为 1∶13 的甘草汁比例、4.4%的甘草用量以及 33 min的浸泡时间,炮制后总三萜及甾醇、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升高(P<0.01,P<0.05);炮制后的抗氧化活性增强(P<0.01);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也优于生品.结论 所得炮制工艺稳定、可行;甘草汁制可促进灵芝成分溶出,协同其抗氧化、抗炎作用,且其抗炎活性的增强可能与麦角甾醇的溶出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AHP-CRITIC法结合响应曲面法多指标优选天麻鲜切片加工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以7 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考察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天麻鲜切片质量的影响,筛选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不同单因素天麻趁鲜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 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为新鲜天麻块茎,洗净,待水沸后置于蒸锅上,一级天麻蒸制25 min,二级天麻蒸制 15 min,三级天麻蒸制 10 min,取出,斜切 6 mm,55℃干燥 13 h.结论 AHP-CRITIC评分法将主客观相结合,综合评价天麻趁鲜加工饮片质量优劣,评分结果科学、可靠,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天麻饮片趁鲜加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桔梗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应用超高效液相-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法同时测定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3、去芹糖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E、去芹糖桔梗皂苷E 5 个活性成分含量,揭示不同采收期桔梗化学成分含量动态积累规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桔梗进行综合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桔梗各指标成分含量.结果 以春季4月、秋季 9~10 月、三年生为桔梗的最佳采收期.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桔梗中指标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产地不同批次间也有区别;根据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综合评分,排名靠前的产地为甘肃陇南及河南省地区,陕西商洛、安徽亳州、内蒙古赤峰产地次之,山东淄博和山西太原产地排名较后.结论 以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的评价方法明确了桔梗最佳采收期,评价了不同产地桔梗的质量,为桔梗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测多评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不同产地葎草药材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及差异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结合化学计量学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在不同产地葎草Humulus scandens药材多指标定量检测及质量差异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对 7 省 18 个批次葎草样品进行回流提取,以木犀草苷、白桦脂酸为内参物,采用QAMS同时测定提取物中 10 种有效成分(芦丁、牡荆素、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芹菜素、齐墩果酸、白桦脂酸、β-谷甾醇和豆甾醇),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按《中国药典》2020 年版四部方法检测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化学识别模式和加权 TOPSIS法对QAMS法计算数据和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葎草质量差异评价模型.结果 建立了多成分QAMS定量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以木犀草苷、白桦脂酸为内参物时相对校正因子的均值可用于定量分析,同时耐用性良好,2 种方法所得含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结果稳定.18 批样品聚为 3 类,相邻产地聚为一组;木犀草苷、豆甾醇、大波斯菊苷和齐墩果酸可能是影响葎草产品质量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 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 18 批葎草质量评价贴近度(Jb)在0.244 8~0.688 4,其中S15 最大(0.688 4).结论 建立的QAMS、化学计量学及加权TOPSIS法可用于不同产地葎草中多指标定量检测及质量差异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与原饮片煎煮质量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建立制何首乌提取液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与传统饮片煎煮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中药煮散饮片的制备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主要成分的含量,以出膏率、醇溶性浸出物作为评价指标,考察标准汤剂煎煮法和非标准汤剂煎煮法对制何首乌煮散饮片和原饮片提取液的影响.[结果]非标准汤剂煎煮法: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等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显著性提高,提升比例分别为71.18%、141.67%、146.29%、150.00%、625.00%、296.00%,尤其是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提升了7.25倍.标准汤剂煎煮法:制何首乌煮散饮片中上述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显著性提高,提升比例分别为28.09%、10.53%、66.01%、45.45%、316.67%、65.85%,尤其是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提升了4.17倍.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的煮散饮片各指标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以内.[结论]制何首乌煮散饮片指标性成分溶出和质量均一性均优于原饮片,可提高临床用药的精准性,需酌情减量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参术调脾颗粒方中白术和陈皮的醇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优选参术调脾颗粒方中白术和陈皮的最佳醇提取工艺.方法:以参术调脾颗粒中醇溶性浸出物、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为醇提取工艺的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参术调脾颗粒方中白术和陈皮最佳醇提取工艺为A1B3C2D3,即乙醇浓度65%,加10倍量乙醇,每次提取1.5 h,提取3次.结论:优选的参术调脾颗粒方中白术和陈皮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