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归项下的技术要求,通过对甘肃产10批土炒当归、8批油当归和11批当归炭的性状比较,描述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建立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结果: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的性状特征基本相同,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条形薄片,但各具不同的颜色和细微特征;土炒当归和油当归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土炒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均具有当归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土炒当归、油当归中检出阿魏酸和藁本内酯.10批土炒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7%,8批油当归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62%.结论:研究所测得的各项指标,可为当归炮制品的地方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血期和调理期2个阶段,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止血期663例患儿,1 020例病历;调理期796例患儿,2 047例病历.止血期涉及中药169味,排名前5位为侧柏炭、牡丹皮、小蓟、麸炒椿皮和白芍,性味以寒、苦药为最多,归经以肝经为最多,功效以止血、补虚类药物为最多;调理期涉及中药232味,排名前5位为当归、酒女贞子、炙淫羊藿、黄芪和生地黄,性味以温、甘药最多,归经以肝、肾经为最多,功效以补虚类为最多.聚类分析分别获得4类和5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显示肾阴亏虚、血热内扰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常见证型,治则先以止血为主,待崩漏缓解后,重在调补脾肾以复旧,组方注重止血、补虚、收涩和清热等药物的配伍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葛琳仪运用清法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总结葛琳仪教授运用清法分期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核心病机为肠腑湿热,提出治疗以清法为基础,立清化、清疏、清润、清养四法.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机为肠腑湿热、气血壅滞、瘀毒蕴积,治以清化兼清疏为法,清化法常用白头翁汤配伍黄芩、马齿苋、蒲公英为基本方以清化湿热、凉血解毒止痢;同时配合清疏法,常用柴胡、醋香附、木香、枳壳、槟榔等理气之品,当归、侧柏叶、地榆炭等调血之品.缓解期病机为正气亏虚且肠腑湿热瘀毒余邪未尽,治以清养、清润为法,清润法主要针对阴津受损者,自拟清润益肠汤;清养法主要针对脾胃虚弱者,自拟清养健脾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活血化瘀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就诊的HSPN患儿60例,按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方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活血化瘀方组给予活血化瘀方加减(五灵脂、蒲黄炭、当归、小蓟、牡丹皮、藕节炭各10 g,茯苓、猪苓、泽泻、荆芥炭各6 g,三七3 g.挟热者加白茅根、淡竹叶,挟湿者加赤小豆、芡实,挟虚者加生黄芪、黄精、何首乌),每日1剂,每日2次;西医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氨肽素、氯雷他定糖浆;两组治疗30 d后观察临床体征、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活血化瘀方组临床体征皮肤紫癜已消退患者数(13例比10例)、部分消退患者数(12例比9例)和实验室指标隐血<+患者数(13例比10例)、24 h尿蛋白定量转为正常患者数(25例比20例)、尿沉渣红细胞<3个/HP患者数(11例比9例)、尿流式红细胞<30 个/μL患者数(11例比8例)均较西医治疗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5)).活血化瘀方组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25例),西医治疗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19例),活血化瘀方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可明显改善HSPN患儿实验室指标及临床体征,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血止痛合剂治疗小儿矫形术后疼痛40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止痛合剂治疗小儿矫形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枸缘酸芬太尼注射液作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活血止痛合剂(方药组成:香附子10 g,乳香10 g,川芎10 g,红花10 g,当归10 g,葛根10 g,丹参15 g,仙鹤草15 g,炒栀子10 g,血余炭10 g,甘草5 g,牡丹皮15 g,黄柏10 g,大黄10 g,三七5 g,枳壳10 g,桃仁10 g,没药10 g,赤芍20 g.用法:口服,每次30 mL,每天3次)作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术后4h,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至(5.94±1.55)分,与本组术后2 h(7.06±1.8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术后4h上升至(9.01±2.02)分,与本组术后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疼痛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2h,无痛、轻度、中度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20.00%、55.00%、25.00%,与对照组的30.00%、45.00%、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4h,无痛患者所占比例为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且观察组中度疼痛患者所占比例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无痛、中度疼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矫形术术后镇痛治疗中,采用自拟活血止痛合剂方,可改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提升镇痛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原门氏家传方乌茜断丝散治疗崩漏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门成福教授本着补肾填精调冲任、化瘀止血的原则,应用门氏家传方乌茜断丝散治疗崩漏,疗效显著.该方中出现的药物组合有乌贼骨、茜草、荆芥炭、阿胶;杜仲、菟丝子、续断、熟地黄炭;当归、白芍.诸药合用,共奏收敛化瘀止血、补肾填精、调理冲任、养血止血之功.方中炭剂用量15 ~25 g,可谓打破了常规用量,以重剂、竣剂的方式出现,临床效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七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三七具有以下特点:1)冲服用量为0.5~11.25 g,入汤剂用量为3~15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化瘀止血冲服治疗各种出血疾病、月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1~9 g,入汤剂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年老之崩漏、胃溃疡等,为3~15 g;活血化瘀冲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系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如早期肝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为0.5~11.25 g,入汤剂治疗黄褐斑、月经后期、慢性病毒性肝炎等,为3~15g.3)根据不同疾病,三七配伍不同药物,化瘀止血可配伍花蕊石、血余炭、益母草等,活血化瘀配伍当归、赤芍、延胡索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刘新祥主任医师治疗水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刘新祥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120例水肿病人首次处方用药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方法挖掘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对符合要求的120例水肿病患者首次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用药情况及药物间的关系.刘新祥教授治疗水肿病最常用的药物分别是:黄芪、甘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党参、土茯苓、益母草、怀牛膝等;通过规则分析可知其用药时党参一般均与黄芪、甘草、山药、当归、丹参、芡实连用;并得到治疗水肿病新方:肉苁蓉、山茱萸、瓜蒌子、怀牛膝,芡实、白芍、山药、茯苓,地榆炭、阿胶、侧柏炭、蒲黄炭,丹参、生姜皮、冬瓜皮、益母草等11首.结论 刘新祥教授善于从脾肾双补角度用药,尤擅于健运脾土以治疗水肿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郑惠芳教授治疗崩漏的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郑惠芳教授治疗崩漏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郑惠芳教授在以往临床教学及科研中所发表的论文、著作、病历记录中诊断为崩漏的患者处方,并将符合标准的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利用该平台建立相应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收集郑惠芳教授符合标准的病案共计63例,处方共有271首,由分析可知,高频药物为熟地黄、黄芪、甘草、龙骨、白术、阿胶、五味子、墨旱莲、山茱萸、白芍.按照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多见补气药、补阴药、补血药、收涩药.通过对中药四气五味进行分析,用药以温、平性药,甘、苦、辛味药多见;通过对用药归经进行分析,治疗上多为肝经药,肾、脾经药次之.通过聚类得出3个新方组合分别是牡蛎,龙骨,当归,茯苓,升麻;山茱萸,山药,熟地黄,三七;杜仲,阿胶,白术,荆芥穗炭,薏苡仁.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郑惠芳教授治疗崩漏多以补脾益肾及养肝等治法,在用药方面,多擅长应用甘温性药物.通过分析得到的新处方需临床医生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通过分析也为临床中更好地应用中药治疗崩漏提供了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叶柏效方治验——白血汤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白血汤组 成:白头翁15 g,黄连3 g,黄柏10 g,秦皮15 g,血见愁15 g,煨木香10 g,炒当归10 g,炒白芍15 g,炒薏苡仁30 g,地榆炭15 g,仙鹤草30 g,荆芥炭15 g.功 效:清肠化湿,凉血活血.主 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