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农村成人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重叠患病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陕西省农村成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重叠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于2019年2月1日至10月31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随机选取的陕西省12个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纳入2 423名受调查者,其中男1 037名,女1 386名,年龄为(45.3±16.9)岁。依据蒙特利尔标准诊断GERD,依据罗马Ⅳ标准诊断FD和IBS,计算3种疾病的重叠患病率,分析GERD、FD和IBS重叠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 423名受调查者中,624例患有GERD(302例)、FD(377例)或IBS(167例),其中30.77%(192/624)的患者存在≥2种疾病的重叠;GERD与FD重叠、GERD与IBS重叠、FD与IBS重叠、GERD与FD和IBS重叠的患病率分别为2.56%(62/2 423)、1.61%(39/2 423)、2.52%(61/2 423)、1.24%(30/2 423)。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无先兆偏头痛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比值比( OR)=3.08、2.68、3.66、7.37、5.91、4.46,95%可信区间( CI) 1.35~7.01、1.35~5.30、1.52~8.83、3.97~13.69、1.78~19.60、2.01~9.92, P均<0.05];大量饮酒[酒精摄入量≥50 g/d(男)或≥30 g/d(女)]与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 OR=3.69、4.20、4.91,95% CI 1.19~11.48、1.01~17.50、1.23~19.52, P均<0.05);重度吸烟(吸烟≥20支/d)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正相关( OR=3.44、6.25、8.27、7.04,95% CI 1.07~11.01、1.60~24.44、1.80~38.07、1.76~28.12, P均<0.05);初中或高中教育水平、年龄≥60岁与GERD和FD重叠、FD和IBS重叠、GERD和IBS重叠,以及GERD、FD和IBS重叠均呈负相关( OR=0.47、0.29、0.20、0.05、0.23、0.10、0.37、0.16,95% CI 0.23~0.93、0.09~0.95、0.09~0.42、0.01~0.19、0.09~0.60、0.02~0.65、0.15~0.87、0.03~0.81, P均<0.05)。 结论:GERD、FD和IBS的重叠很常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年龄≥60岁、重度吸烟、大量饮酒、教育程度低和无先兆偏头痛病史与GERD、FD和IBS间多种重叠的发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胆胰外科老年患者营养状态与衰弱、肌肉衰减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衰弱、肌肉衰减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入组的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住院患者144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诊断营养不良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采用Fried氏衰弱表型5项量表评估衰弱,应用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标准进行肌肉衰减症评估。分析营养状态、衰弱、肌肉衰减症患病率和重叠率,以及营养状态对衰弱和肌肉衰减症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10±7.44)岁,营养风险发生率73.6%(106/144),营养不良发生率68.1%(98/144),其中重度营养不良34.7%(50/144);衰弱发生率20.8%(30/144),肌肉衰减症发生率35.4%(51/144)。营养风险、重度营养不良、肌肉衰减症及衰弱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随体重指数增加呈下降趋势。肌肉衰减症与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35.4%(51/144),衰弱与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19.4%(28/144),肌肉衰减症与衰弱的重叠患病率为14.6%(21/144),肌肉衰减症、营养不良、衰弱三者的重叠患病率为14.6%(21/144)。营养风险与衰弱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r=0.603, P<0.001)。营养风险组衰弱前期和衰弱的发生风险高于无营养风险组( xˉ=31.830, P<0.001),营养不良组衰弱前期和衰弱的发生风险高于营养正常组( xˉ=36.727,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衰弱的发生风险是营养正常组的12.303倍(95% CI:2.592~58.409, P=0.002)。有营养风险组肌肉衰减症的发生风险高于无营养风险组( xˉ=13.982, P<0.001),营养不良组肌肉衰减症的发生风险高于营养正常组( xˉ=37.066, P<0.001)。 结论: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衰弱、肌肉衰减症的患病率及重叠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的患者更易出现衰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干眼相关症状的儿童睑板腺形态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无干眼相关症状儿童睑板腺形态异常的患病率及其与泪膜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4~17岁儿童326例(326只眼),通过非侵入式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睑板腺图像采集。所有患儿进行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NI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NIBUT)、最小脂质层厚度(LLT-min)、最大脂质层厚度(LLT-max)及平均脂质层厚度(LLT-av)检查。根据睑板腺图像对睑板腺缺失度及睑板腺扭曲度进行评分,并根据睑板腺腺管走形形态将睑板腺分为5种不同类型(垂直、弯曲、重叠、钩状、U型)。利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睑板腺缺失度评分及扭曲度评分与年龄、性别、睑板腺扭曲类型及NTMH、f-NIBUT、av-NIBUT、LLT-min、LLT-max、LLT-av等的相关性。结果:326例儿童中,睑板腺形态异常者302例(92.64%),其中睑板腺缺失者274例(84.05%)。睑板腺缺失评分为0分者占15.95%(52/326),1分者占79.75%(260/326),2分者占4.30%(14/326)。睑板腺扭曲者287例(88.04%,287/326)。睑板腺扭曲度评分为0分者占11.96%(39/326),1分者占35.89%(117/326),2分者占52.15%(170/32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睑板腺缺失度评分与LLT-min、LLT-max、LLT-av、f-NIBUT、av-NIBUT及NTMH均呈负相关( r=-0.14、-0.14、-0.13、-0.12、-0.11、-0.17,均 P<0.05)。睑板腺扭曲度评分与LLT-min、LLT-max、LLT-av及f-NIBUT均呈负相关( r=-0.17、-0.17、-0.16、-0.14,均 P<0.05)。 结论:无干眼相关症状儿童常见睑板腺形态异常,且睑板腺形态异常与泪膜破裂时间及脂质层厚度等多个泪膜稳定性指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与衰弱情况、肌肉衰减症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衰弱情况、肌肉衰减症情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的≥65岁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衰弱情况的评估采用衰弱筛查量表(the FRAIL scale,FRAIL),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发布的2019肌少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评估肌肉衰减症情况。分析营养状态、衰弱情况、肌肉衰减症情况的患病率和重叠患病率,以及营养状态对衰弱情况和肌肉衰减症情况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147例老年患者进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4.45岁(65~88岁)。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25.9%(38/147),营养不良的发生率1.4%(2/147);肌肉衰减症风险发生率37.4%(55/147),肌肉衰减症发生率6.8%(10/147);衰弱前期发生率55.8%(82/147),衰弱发生率10.2%(15/147)。按疾病分层,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营养不良风险、肌肉衰减症风险、肌肉衰减症、衰弱比例均最高,分别为66.7%、50%、16.7%、50.0%。按年龄分层,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衰减症风险、肌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年龄与小腿围( r=-0.219, P=0.008)、握力( r=-0.307, P<0.01)、步速( r=-0.390, P<0.01)呈负相关,与5次起坐时间呈正相关( r=0.406, 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衰弱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年龄与FRAIL量表得分呈正相关( r=0.232, P=0.005)。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患者占63.9%,其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20.2%(19/94),BMI正常组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32.0%(16/50),消瘦组100%处于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状态;MNA-SF量表得分与BMI呈正相关( r=0.334, P<0.01)。肌肉衰减症风险和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在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23.4%(22/94)、2.1%(2/94),BMI正常组为62.0%(31/50)、14.0%(7/50),消瘦组为66.7%(2/3)、33.3%(1/3)。BMI与小腿围、四肢骨骼肌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r=0.659, r=0.367,均为 P<0.01)。肌肉衰减症风险/肌肉衰减症与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13.6%(20/147),衰弱前期/衰弱与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21.8%(32/147),肌肉衰减症风险/肌肉衰减症与衰弱前期/衰弱的重叠患病率为26.5%(39/147),肌肉衰减症风险/肌肉衰减症、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衰弱前期/衰弱三者的重叠患病率为10.9%(16/147)。MNA-SF得分与FRAIL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r=-0.316, P<0.01);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组患者衰弱前期/衰弱的发生比例高于营养正常组(80.0%比60.7%, χ2=4.808, P=0.028)。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组肌肉衰减症风险/肌肉衰减症的发生率有高于营养正常组的趋势(50.0%比33.6%, χ2=3.302, P=0.0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组患者衰弱前期/衰弱的发生风险是营养正常组的2.585倍(95% CI:1.087~6.147)。 结论:慢性心血管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衰弱前期、肌肉衰减症风险的发生率及重叠患病率都比较高,有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患者更易出现衰弱前期/衰弱,需关注此类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的发病状况与临床预后评估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transthyretin cardiac amyloidosis,ATTR-CA)是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在心肌间质外沉积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由于该疾病异质性及多系统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存在重叠,易造成延迟诊断和误诊.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知的提高、无创性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基因检测的广泛使用,以及有效治疗药物的问世,使得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疗成为可能,同时意味着ATTR-CA患者的潜在确诊数量可能十分庞大.然而,当前缺乏国人ATTR-CA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数据,无法预估该疾病的临床需求,制定有效防治策略及诊疗体系.此外,在以TRR为靶点治疗的时代,长期预后的数据有限.目前的分期系统是在这些新型药物开发和广泛使用之前发布的,尚未建立适合国人的整体预后评分系统.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的发病状况和研究进展,归纳整理临床预后评估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抑郁状况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抑郁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常见的致残共病之一,影响其各方面的功能水平和社会化发展,严重的会引起自伤自杀等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ASD)抑郁情况的筛查和评估,患病率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异.共病的风险因素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与一般人群有重叠,但影响高于一般人群,包括遗传/神经生物学方面、个人特征和外部因素等.目前的干预方法仍有较大局限,对患者自身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未来需涉及评估工具、作用机制及干预方式这几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患者提供一种从早期发现到有效干预的医疗集聚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与肺栓塞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2014年,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被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和慢阻肺全球防治创议(GOLD)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对大量文献和共识的详细解读.哮喘是一种引起气道狭窄的急性炎症性状态,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及胸闷[1-2].哮喘十分常见,尽管它的患病率随着地区的不同发生着明显变化,从1%-18%不等[3-4].2010-2011年,一个在中国跨越了8个省份的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预计,在14岁以上的人群中,哮喘的患病率为1.24%[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分析OSAHS对于COPD患者病情程度的影响,为OS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病情不同,选取COPD患者55例(COPD组)、OS患者32例(OS组),测定其颈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COPD组与OS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患者的颈围、BMI显著高于COPD组(P<0.05);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指标:OS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显著高于COPD组(P< 0.01),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OS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90%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 90%)明显高于COPD组(P<0.05);血气分析指标:OS组SaO2、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两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功能检查:OS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明显低于COPD组(P<0.05);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OS组高于COPD组(P<0.05),OS组肺动脉高压(PASP≥40 mmHg)患病率46.9%(15/32),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病率7.3%(4/55),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46.9%(15/32),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伴有肥胖COPD患者更易患OS;老年OS患者低氧血症、睡眠质量、肺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日间低氧血症较COPD患者更严重;OS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应提高对老年OS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关系.方法 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诊断PTSD,应用罗马ⅢFGIDs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采用创伤史筛查问卷及压力性事件调查问卷研究PTSD与创伤性及压力性事件的关系.分析PTSD与FGIDs的重叠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927例调查对象中,诊断为PTSD者33例,总体患病率3.56%;诊断为FGIDs者435例,总体患病率为46.93%.诊断为PTSD的33例中28例合并FGIDs,FGIDs患病率为84.85%(28/33),明显高于非PTSD组(45.53%,P<0.05).同时,FGIDs组PTSD患病率高于非FGIDs组(6.43%vs.1.02%,P<0.05).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33.33%)、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24.24%)、功能性腹胀(18.18%)和功能性直肠肛门痛(18.18%).多因素分析发现,PTSD是CVS(OR=9.118)、功能性直肠肛门痛(OR=3.373)、功能性腹胀(OR=4.772)、肠易激综合征(OR=3.438)、反刍综合征(OR=16.033)、功能性呕吐(OR=10.329)和功能性吞咽困难(OR=9.891)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S(OR=4.063)、创伤性事件个数(OR=1.159)和压力性事件个数(OR=1.401)是军人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SD与FGIDs互为患病的危险因素,PTSD在多种FGIDs中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CVS是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也是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及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衰弱和抑郁目前已经成为老年护理研究的热点领域[1 ] ,是老年人常见的两种综合征.老年人衰弱的平均患病率为10 .7% ,并且衰弱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 ]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综合患病率为23 .6% [3 ] .在老年人中 ,衰弱和抑郁常存在一些共同症状和危险因素 ,如疼痛、精神运动迟缓、认知障碍、缺乏密切社会关系等 [4 ] .衰弱和抑郁也会导致老年人一系列相似的不良健康结局 ,如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反复入院等[5 ] .有研究表明 ,大约27% 老年抑郁患者存在衰弱状况[6 ] ,46 .5% 衰弱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7 ] .虽然二者存在很多共同特征、临床症状大量重叠 ,但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表明 ,衰弱和抑郁并不相同 ,仍然是两种不同的综合征[8 ] .Katz[9]指出 ,根据衰弱的定义 ,可以把衰弱和抑郁中任一种情况都看作是另一种情况的起因、结局或合并症.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老年人预防疾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国外有大量研究探讨老年人衰弱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但是国内对于衰弱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很少有文章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所以本文将国内外相关研究联系起来 ,从衰弱和抑郁的相互关系、相关的机制、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旨在引起医护人员对老年衰弱和抑郁的重视 ,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为预防或减缓老年人衰弱和抑郁的发生及发展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