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蒡子苷元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信号通路对肺癌荷瘤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研究牛蒡子苷元(AG)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通路对肺癌荷瘤小鼠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AG低剂量组、AG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AG高剂量+重组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接受放射治疗,且在放射治疗前30 min和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即AG低剂量组、AG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予AG45、90 mg/kg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小鼠予地塞米松1.52 mg/kg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灌胃,AG高剂量+IGF-1组小鼠予AG 90 mg/kg灌胃+IGF-1 2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小鼠不进行放射治疗,但需同时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腹腔注射,均每日1次,持续4周.检测各组小鼠呼气峰值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变化;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纤维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和丙二醛(MDA)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p-PI3K、p-Akt、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肺组织表现为明显的间质充血和水肿,严重的纤维化,PEF、FVC及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P<0.05),肺组织中TNF-α、IL-6、MDA水平及p-PI3K、p-Akt、p-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照射组比较,AG低剂量组、AG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所缓解,纤维化程度减轻,PEF、FVC及肺组织中SOD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中TNF-α、IL-6、MDA水平及p-PI3K、p-Akt、p-GSK-3β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AG高剂量组比较,AG高剂量+IGF-1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加剧,PEF、FVC及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P<0.05),肺组织中TNF-α、IL-6、MDA水平及p-PI3K、p-Akt、p-GSK-3β 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AG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肺癌荷瘤小鼠RIL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微小RNA-211-5p靶向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及配体B2信号通路对脊髓神经损伤和功能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11-5p、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B2(EphB2)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配体B2(ephrin B2)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以及神经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对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和效果。方法: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采用斯普拉格-道利(SD)大鼠和未受伤的PC12细胞进行前瞻性研究。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SCI组,每组各30只,在术后不同时间点(1、3、7、14、21和28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211-5p和Eph/ephrin B2 mRNA的相对表达含量;另将SCI大鼠分为重组慢病毒载体LV-miR-211-5p组(A组)、空慢病毒载体LV-eGFP(B组)、0.9%氯化钠组(C组),每组15只,分别重组慢病毒载体、空慢病毒载体和0.9%氯化钠注射于脊髓损伤处头、尾侧,于术后1、7和14 d收集BBB评分,检测脊髓组织中的miR-211-5p和Eph/ephrin B2 mRNA的相对表达含量,另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GAP-43和突触素的表达。另外用150 μmol/L过氧化氢(H 2O 2)建立PC12损伤细胞系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系的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和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11-5p是否靶向调控EphB2。 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SCI组的miR-211-5p在损伤后1、3、7、14、21和28 d水平低于假手术组(0.70 ± 0.03比1.00 ± 0.10、0.60 ± 0.04比1.00 ± 0.05、0.45 ± 0.10比1.00 ± 0.12、0.30 ± 0.06比1.00 ± 0.15、0.20 ± 0.05比1.00 ± 0.13、0.10 ± 0.02比1.00 ± 0.07),EphB2和ephrinB2水平高于假手术组(1.10 ± 0.05比1.00 ± 0.01、1.80 ± 0.01比1.00 ± 0.08、2.30 ± 0.01比1.00 ± 0.10、2.60 ± 0.01比1.00 ± 0.05、2.80 ± 0.01比1.00 ± 0.06、3.00 ± 0.01比1.00 ± 0.07,1.20 ± 0.05比1.00 ± 0.02、1.60 ± 0.01比1.00 ± 0.03、2.10 ± 0.10比1.00 ± 0.01、2.40 ± 0.11比1.00 ± 0.09、2.70 ± 0.13比1.00 ± 0.05、2.90 ± 0.12比1.00 ± 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 d,A组BBB评分高于B组和C组[(14.0 ± 1.1)分比(8.0 ± 1.1)和(8.2 ± 1.2)分],miR-211-5p水平高于B组和C组(1.90 ± 0.10比0.40 ± 0.01和0.50 ± 0.02),Eph/ephrin B2水平低于B组和C组(0.70 ± 0.10比1.80 ± 0.04和1.90 ± 0.06,0.60 ± 0.03比2.00 ± 0.04和2.10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荧光染色示,术后14 d A组GAP-43和突触素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 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11-5p能够抑制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的表达( P<0.05)。敲低miR-211-5p能够提高H 2O 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caspase3的表达(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EphB2是miR-211-5p的靶基因,过表达EphB2可拮抗miR-211-5p对H 2O 2诱导的PC12后细胞凋亡抑制作用。 结论:miR-211-5p可通过抑制Eph/ephrin B2信号通路的表达而促进SCI的神经功能修复,提示把Eph/ephrin B2作为靶点,采用miR-211-5p抑制Eph/ephrin B2信号通路可能对SCI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度拉糖肽和恩格列净联用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编辑人员丨1秒前
1例41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因血糖升高调整降糖方案为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并予度拉糖肽1.5 mg皮下注射、1次/周。每次应用度拉糖肽后患者均出现严重厌食,但可耐受,未干预。第1次注射度拉糖肽3 d后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次日调整为10 mg、1次/d。第4次注射度拉糖肽次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实验室检查示血糖20.0 mmol/L、动脉血pH 7.22、尿酮体(+++)、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考虑应用度拉糖肽后严重厌食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与恩格列净并用导致DKA。停用2药,并予对症治疗5 d,实验室检查:午餐后血糖10.1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阴性,尿pH 5.5。加用恩格列净(5 mg、1次/d),4 d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23.2 mmol/L、尿酮体(+++)、尿葡萄糖(++++),尿pH 5.0。患者坚持出院,出院后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恩格列净降糖。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出现DKA相关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卡格列净通过调控铁死亡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对铁死亡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32只7周龄Dahl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低盐饲料)、HFpEF组(予高盐饲料)、卡格列净20组(予高盐饲料+卡格列净20 mg·kg -1·d -1)和卡格列净30组(予高盐饲料+卡格列净30 mg·kg -1·d -1),每组8只,监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压,于实验第10周行代谢笼检测,于实验第12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及左心室标本行HE染色、Masson染色、普鲁士蓝铁染色和活性氧染色,分别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大小和形态、间质纤维化程度、铁染色及活性氧生成情况。另取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并应用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铁死亡相关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 结果:适应性饲养1周后各组大鼠均全部存活。代谢笼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HFpEF组、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大鼠进食量、进水量及排尿量更多,体重较低( P均<0.05);这些变化在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比HFpEF组更显著;卡格列净20组与卡格列净30组相比,只有12周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FpEF组大鼠第6、12周血压及第12周全心重量、左心室校正质量较对照组、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高,而第12周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比值较低( P均<0.05)。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直径大[(0.032±0.004)mm比(0.023±0.003)mm, P<0.05],且形态欠规则、间质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胶原容积分数较高(0.168±0.028比0.118±0.013, P<0.05)。与HFpEF组相比,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心肌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直径较小,胶原容积分数较低( P均<0.05)。电镜下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HFpE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大部分横纹肌发生断裂,Z线和M线不能明显区分,出现线粒体部分肿胀、膜增厚、嵴减少甚至消失等变化。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大鼠心肌组织横纹肌排列趋于规整,线粒体形态变化较轻。普鲁士蓝铁染色结果示,HFpE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铁含量较对照组、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高。活性氧染色结果示,HFpE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活性氧含量较对照组、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高。心肌组织生化示,HFpE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e 2+含量、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卡格列净20组和卡格列净30组高,而谷胱甘肽含量较低( P均<0.05)。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HFpEF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1(蛋白相对表达量:1.37±0.16比0.31±0.1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蛋白相对表达量:1.31±0.15比0.63±0.0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高,铁蛋白重链1(蛋白相对表达量:0.45±0.08比1.41±0.1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低( P均<0.05);上述指标在卡格列净20组与卡格列净3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卡格列净通过调控铁死亡机制改善HFpEF大鼠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庆市2014年至2018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者的耐药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4年至2018年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HIV-1感染者880例,采集其血浆标本,使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区的蛋白酶及反转录酶区,获得的扩增序列与耐药数据库对比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分析。采用病毒基因分型工具软件分析HIV-1亚型分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880例患者中,血浆HIV-1病毒载量为(4.12±0.63) lg拷贝/mL;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51±124)/μL;抗病毒治疗中位时间为26个月。亚型分析中,重组型( 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1-AE亚型在HIV-1亚型中占比最大,为38.9%(342/880),CRF07-BC亚型占28.5%(251/880),B+C亚型占16.2%(143/880)。其中534例患者存在耐药突变,总耐药率为60.7%。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 PI)的耐药率分别为51.0%(449/880)、58.6%(516/880)和1.7%(15/880)。对拉米夫定、恩曲他滨、依非韦仑和奈韦拉平的耐药较为严重,中高度耐药率分别为46.8%(412/880)、46.8%(412/880)、51.3%(451/880)和53.6%(472/880);而对齐多夫定(6.0%,53/880)、依曲韦林(9.0%,79/880)和PI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尚不严重。NRTI最常见的耐药突变位点为M184IV(47.3%)、K65R(22.2%)和K70RE(12.6%);NNRTI为K103NS (25.1%)、V106A(19.7%)和V179DE(14.4%);PI为L10FIV(7.4%)和A71IVT(6.5%)。CRF01-AE亚型的耐药率为69.3%(237/342)高于CRF07-BC亚型的49.8%(125/251)和B+C型的51.0%(73/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2.6、14.6,均 P<0.05)。 结论:重庆市HIV-1感染者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后,耐药发生率高,以对NNRTI类药物耐药最为多见,其次为NRTI,PI较少耐药。耐药是HIV-1感染者病毒学突破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LncRNA MEG3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自噬、凋亡及mTOR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自噬、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pCMV-N-Flag-MEG3表达质粒并转染入PANC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HPDE6C7(正常胰腺细胞)组、PANC1(空白对照)组、Vector(PANC1细胞转染空载体)组和MEG3(PANC1细胞转染pCMV-N-Flag-MEG3重组质粒)组中LncRNA MEG3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流式细胞术和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法分别检测LncRNA MEG3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LncRNA MEG3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抑凋亡因子(Bcl-2)、促凋亡因子(Bax)和自噬因子(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及mTOR通路中mTOR、核糖体p70S6激酶蛋白(SK61)和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与PANC1组和Vector组相比,MEG3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0.36±0.08 vs 0.35±0.11 vs 0.69±0.09)、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抑制率(3.35%±0.12% vs 3.23%±0.09% vs 36.77%±0.13%)、自噬率(29.32%±1.03% vs 26.73%±1.32% vs 57.76%±1.09%)、凋亡率(9.85%±1.58% vs 9.73%±1.12% vs 35.89%±1.05%)、Bax(0.26±0.08 vs 0.29±0.05 vs 0.83±0.08)和Beclin 1(0.15±0.06 vs 0.17±0.02 vs 0.61±0.0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 P < 0.05),Bcl-2表达水平(0.79±0.12 vs 0.81±0.09 vs 0.30±0.03)及mTOR通路中mTOR(1.08±0.05 vs 1.06±0.08 vs 0.37±0.10)、SK61(1.12±0.06 vs 1.11±0.09 vs 0.41±0.03)和4E-BP1(0.97±0.07 vs 0.95±0.03 vs 0.39±0.05)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均 P<0.05)。 结论:LncRNA MEG3过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囊泡的形成,可能与阻滞mTOR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小胶质细胞HIF-3α在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铁死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评价小胶质细胞缺氧诱导因子3α(HIF-3α)介导的神经元铁死亡在小鼠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10周龄,体质量25~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8):假手术组(Sham组)、HSR组和HSR+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组(HSR+Fer-1组)。选取C57BL/6小鼠和HIF-3α CKO小鼠各16只,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 n=8):假手术组(WT-Sham组、HIF-3α CKO-Sham组)和HSR组(WT-HSR组、HIF-3α CKO-HSR组)。在30 min内经右侧颈动脉匀速抽取小鼠全身40%血量,1 h后将抽取的血液通过颈静脉经30 min回输,建立HSR模型。HSR+Fer-1组于造模结束清醒后鼻饲给予ferrostatin-1 10 mg/kg。造模结束后72 h时,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检测结束后,深麻醉下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侧海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重组铁蛋白重链1(FTH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CA3区小胶质细胞HIF-3α和神经元GPX4和FTH1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 结果:与Sham组相比,HSR组认知指数和辨别指数降低,海马GPX4和FTH1表达下调( P<0.05);与HSR组相比,HSR+Fer-1组认知指数和辨别指数升高,海马GPX4和FTH1表达上调( P<0.05)。与WT-Sham组相比,WT-HSR组认知指数和辨别指数降低,海马CA3区小胶质细胞HIF-3α表达上调,神经元GPX4和FTH1表达下调( P<0.05),HIF-3α CKO-Sham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WT-HSR组相比,HIF-3α CKO-HSR组认知指数和辨别指数升高,海马CA3区小胶质细胞HIF-3α表达下调,神经元GPX4和FTH1表达上调( P<0.05),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小胶质细胞HIF-3α介导的海马神经元铁死亡参与了小鼠HSR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组人突触融合蛋白4对脂多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损伤影响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重组人突触融合蛋白4(STX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损伤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INS-1分成Control组(空白对照)、LPS组(LPS处理)、LPS+NC组(转染阴性对照载体,LPS处理)、LPS+STX4组(转染pcDNA-STX4,LPS处理),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X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DCFHDA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葡萄糖条件下胰岛素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表达。用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上调STX4后的胰岛β细胞INS-1,给予LPS刺激,同样利用上述方法测定细胞凋亡、ROS、SOD、GSH-Px、CAT、MDA水平和分泌的IL-1β、TNF-α、胰岛素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65蛋白质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LPS组胰岛β细胞中STX4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减少,细胞凋亡率、ROS水平、MDA水平均升高,SOD、GSH-Px、CAT水平均降低,细胞分泌的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水平降低,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升高。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逆转上调STX4对LPS条件下胰岛β细胞凋亡、ROS、SOD、GSH-Px、CAT、MDA水平和分泌的IL-1β、TNF-α、胰岛素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水平影响。结论:上调STX4抑制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机制与降低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比较环孢素A(CsA)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单用CsA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8月至2019年2月83例初治NSAA患者临床资料,男35例,女48例,中位年龄45(14~85)岁。其中57例使用CsA+rhTPO治疗(TPO治疗组),TPO 15 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7 d,28 d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26例为同期基线相匹配的患者,仅单用CsA治疗(对照组)。入选患者CsA使用至少6个月,并随访至少1年。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转归。结果:TPO治疗组患者男23例,女34例;中位年龄46(14~85)岁;CsA中位应用时间为17(8~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7(12~45)个月。对照组26例,男12例,女14例;中位年龄40(20~64)岁;CsA中位应用时间为19(9~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16~66)个月。两组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两组1、3、6、12和24个月的CR率及OR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TPO治疗组1个月[8(-12~86)×10 9/L对3(16~57)×10 9/L, P=0.029]、3个月[24(-6~102)×10 9/L对7(-9~76)×10 9/L, P=0.006]和6个月[33.5(-4~123)×10 9/L对12.5(-14~109)×10 9/L, P=0.048]血小板升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12个月及24个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两组6个月时骨髓巨核细胞变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个对2(0~5)个, z=-0.868, P=0.385]。TPO治疗组10.5%(6/57)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除此之外,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各有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10%;TPO治疗组1例进展为SAA;均无死亡、无血栓事件发生,未见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未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 结论:CsA联合TPO治疗相比CsA单药治疗可较快提升NSAA患者血小板水平,而不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双调蛋白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reg)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①动物实验: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ARDS模型组〔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3 mg/kg建立小鼠ARDS模型〕和ARDS+Areg干预组〔LPS制模后1 h腹腔注射重组小鼠Areg(rmAreg)5 μg〕。于LPS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小鼠氧合指数、肺湿/干质量比值;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②细胞实验:获取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培养后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LPS 1 mg/L)和LPS+Areg组(LPS刺激后1 h加入rmAreg 50 μg/L)。于LPS刺激后24 h收集细胞及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LE12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LE12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活化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动物实验:与Sham组相比,ARDS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氧合指数明显降低,肺湿/干质量比值明显增加,BALF中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ARDS模型组相比,ARDS+Areg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减少,肺间质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肺损伤评分明显下降(分:0.467±0.031比0.690±0.034),氧合指数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380.00±22.36比154.00±20.74〕,肺湿/干质量比值明显下降(5.40±0.26比6.63±0.25),BALF中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蛋白(g/L):0.42±0.04比0.86±0.05,IL-1β(ng/L):30.00±2.00比40.00±3.65,IL-6(ng/L):190.00±20.30比581.30±45.76,TNF-α(ng/L):30.00±3.65比77.00±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②细胞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MLE12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多,MLE12细胞PI3K磷酸化水平、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及促凋亡基因Bax水平增加。与LPS组比较,给予rmAreg处理后的LPS+Areg组MLE12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17.51±2.12)%比(36.35±2.84)%〕,MLE12细胞表达PI3K/AKT磷酸化水平和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PI3K/PI3K:2.400±0.200比0.550±0.066,p-AKT/AKT:1.647±0.103比0.573±0.101,Bcl-2/GAPDH:0.773±0.061比0.343±0.071),Bax表达明显受抑制(Bax/GAPDH:0.810±0.095比2.40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Areg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进而减轻ARD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