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市长清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掌握济南市长清区野生及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为该区域中药资源的保护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本底数据以及建议.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样方和样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对现有药用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建档.结果:长清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06科283属421种,其中被子植物占比93.82%.入药部位以全草类药材居多,占比42.99%.重点及特色品种共计106种,侧柏、黄花蒿、马兜铃、桑、酸枣等药材资源的蕴藏量较大.另发现3种山东新分布物种.调查栽培药材共计22种,以蒲公英、丹参、甘菊的种植面积最大.结论:该研究基本摸清了长清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及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长清区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山西省野生酸枣分布区划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山西省酸枣的分布区划,助力山西省酸枣产业的发展.方法 基于山西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获酸枣样点经纬度等信息和中药资源空间信息网格数据库环境因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最大熵(MaxEnt)模型筛选出影响山西省酸枣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酸枣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植被类型、最冷月最低温、11月份降水量、10月份降水量、海拔、坡度.从ArcGIS重分类的适生度栅格数据得出酸枣在山西省的高适生区面积约为0.73×104 km2,中适生区面积约为1.41×104 km2,低适生区面积约为4.33×104 km2,同时发现酸枣中、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南部.结论 本研究得出酸枣最适生长区主要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可为山西省酸枣资源开发利用和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对山东省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和走访,同时采用天眼查征信平台查询和SWOT分析法对枣庄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枣庄市现有药用植物460余种,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的有侧柏、酸枣和野胡萝卜等,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1亩≈666.67 m2)的药用植物有花椒、石榴、枣、山楂等;中药材产业以小型农业合作社为主,规模小且分散,主要分布在滕州市、山亭区和市中区,缺少大型医药企业.SWOT分析表明,壮大酸枣仁、大枣、石榴皮、花椒等特色中药材产业规模,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及培养科技人才可促进该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论:枣庄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研究结果可为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采收时间野生酸枣与野生抚育酸枣各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对不同采收时间的野生与野生抚育酸枣各部位(叶、果肉、种仁)化学成分含量积累差异进行研究,为野生抚育酸枣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PLC-DAD/ELSD串联检测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野生和野生抚育的酸枣叶、酸枣果肉及酸枣仁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及酸枣仁皂苷D的含量,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结果 不同采收时间的野生与野生抚育酸枣各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趋势相近,野生抚育酸枣果肉中斯皮诺素含量高于野生酸枣果肉,野生抚育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B含量高于野生酸枣仁,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 野生抚育酸枣与野生酸枣中5种成分含量变化相近,野生抚育技术可有效解决野生酸枣资源不足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中药复方七福饮药材的资源稳定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为中药复方七福饮制剂市场化后所需药材的资源稳定性进行评估.方法 整合分析专业网站、政府门户网站、期刊文献等渠道数据,对组成七福饮的人参、酸枣仁、地黄、远志、甘草、当归和白术7种中药材主产区及安徽亳州、河北安国中药材批发市场走访调研,分析其特点、规模、总量等,7种药材的产销规模以及质量风险,并对未来5年内所需药材预计消耗量与可获得量进行比较.结果 组成七福饮的7种单味药均为非濒危野生药材,已完全实现人工种植以及跨产区移种,且其再生能力强、种植区域范围广、资源储量大、可获得量充足.结论 组成七福饮的药材资源供应稳定且可持续利用,七福饮制剂的临床大量应用不会对现有该7种药材的产销格局造成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老年性痴呆或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脑变性疾病,临床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在我国,AD 的城乡患病率分别高达4.25%和2.4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9%[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但AD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不明确,临床亦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求防治AD的策略极为紧迫. AD属于中医的"痴呆""呆病""神呆""善忘""文痴"范畴,在中医总体来讲,其病因病机多由于年龄增加,脏腑功能虚耗,气血不足,生髓无源,致使髓海渐空,又或兼有痰浊瘀结,蒙窍阻络,以致神机失用,表现出呆傻愚笨等一系列神志症状,终因毒盛虚极而回天乏术.AD的病位在脑,痰、浊、毒、瘀是疾病发生的关键病理产物,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虚证中最多的证型是心脾两虚证,实证可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等.心脾两虚是AD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的方剂——"七福饮",由人参、当归、熟地、炒白术、酸枣仁、制远志、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主治五脏气血俱虚,而心脾尤甚者.关于七福饮,张景岳谓:"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临床用之,"左右逢源,无不可也".张景岳用七福饮治心脾两虚之痴呆.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神经衰弱、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属气血不足之症.七福饮所需的人参、酸枣仁、熟地黄、制远志、炙甘草、当归、麸炒白术7种药材为传统中药大统货品种,本身具有市场产量大、需求大的特点.通过详细分析上述药材近年来的质量风险特性和产量波动特点,结合七福饮制剂的预估年销售规模,系统评估出该制剂所需药材年消耗量以及充分供给量,从而确保制剂产量、质量双稳定以及市场应用有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野生酸枣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究鲁中地区自然条件下野生酸枣光合生理参数对土壤逐渐干旱的响应机制,明确其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该研究以2年生野生酸枣盆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给水和自然耗水相结合法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干旱过程,分析野生酸枣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对土壤水分含量(RWC)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野生酸枣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RWC<38.5%0时,Pn下降,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上升,气孔限制值(Ls)下降,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当RWC在38.5%~65.1%范围内,野生酸枣Pn下降,伴随Ci、气孔导度(Gs)均降低,野生酸枣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处于气孔限制阶段.(2)通过Pn和WUE对土壤水分的阈值模拟,发现维持野生酸枣叶片具有较高光合生产力的土壤水分范围为46.O%~0.5%,维持其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水分范围为56.3%~73.9%.(3)在土壤逐渐干旱过程中(RWC范围为29.9%~86.5%),野生酸枣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逐渐降低,初始荧光(Fo)显著升高,光化学猝灭(qP)先升高再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在过高(RWC>83.7%o)或过低(RWC<38.5%)的土壤水分下呈现较高值,表现出热耗散增加.研究认为,野生酸枣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水分均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阈值点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大约为38.5%,低于阈值时叶片光合速率由气孔限制转向非气孔限制,PSⅡ受到损伤,电子传递受阻,光合机构受到破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现代3S技术调查邯郸市野生道地中药材蕴藏量及现状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现代3S技术调查柴胡、知母等24种邯郸市野生道地中药材的蕴藏量,并对其现状进行评估,为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3S技术在邯郸市域内进行调查,并进行蕴藏量计算,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野生中药材现状.结果 调查的24种野生道地中药材,蕴藏量在千吨以上的有3种,百吨至千吨之间的有12种,百吨以下的有9种,通过综合评价发现酸枣仁、益母草等6种中药材综合现状较好,皂角刺、苦参等10种中药材综合评价现状一般,黄精、知母等8种中药材综合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结论 邯郸市野生道地中药材蕴藏量较大,但各品种之间差距却很大,应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株酸枣内生菌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从酸枣中筛选出内生菌并分析其代谢产物中的活性成分,用于开发和生产药物,该研究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从陕北野生酸枣植株体内分离得到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7株供试指示菌的抗菌活性,以心神宁片提取液为对照,对各拮抗菌株的发酵液进行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从野生酸枣中共分离得到121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细菌49株,内生放线菌6株,内生真菌66株;通过抗菌试验,发现54株内生菌(细菌33株,真菌21株)对1~7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占分离菌株总菌数的44.63%,其中A-04、A-05、B-03、C-03、C-06和D-04共6株菌株的抗菌谱较广,对7种供试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活性;薄层层析检测结果显示菌株B-03发酵产物在Rf值为0.46处有与酸枣提取液层析带迁移率相同的显色带,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黄酮类物质;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B-03与Bacillus axarquiensis的相似性为99%.菌株B-03能发酵产生黄酮类或产生与黄酮类类似的化合物,表明酸枣内生菌具有合成黄酮类药物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野生酸枣化学成分含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野生酸枣种仁、果肉、根叶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对比归纳,发现酸枣种仁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酸枣果肉、根叶被冷落;同一个化学成分,不同的研究人员测定出的结果差异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提取技术和产地不同.因此应对酸枣果肉、根叶进行深入研究;应优化提取工艺,注意环境因素、采摘时间对野生酸枣质量的影响.本文旨在为野生酸枣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酸枣仁与理枣仁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酸枣仁和理枣仁同为鼠李科枣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具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酸枣仁是中医临床改善睡眠的首选中药,而理枣仁多作为云南民间习用药材.近年来,随着酸枣仁药用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萎缩,市场上频频出现理枣仁伪充酸枣仁的现象.在梳理历代本草和总结现代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酸枣仁和理枣仁的异同;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从生物合成途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和体内过程等方面对酸枣仁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完善酸枣仁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