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相火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证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相火源自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唐宋时期医家将其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金元医家朱丹溪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对相火理论进行深入阐释,使其系统化,后世各相火学说大多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基于相火理论,从相火的生理、病理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临床上应以恢复相火恒动之势为主的方法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伤寒杂病论》对玄府理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金元医家刘完素归纳总结《黄帝内经》"玄府""气门"的概念,及张仲景学说中关于"腠理"的相关论述,形成了玄府理论.梳理《伤寒杂病论》对玄府理论的影响可知,张仲景对"腠理"概念的突破,乃玄府理论之启蒙;张仲景对人体发病的认识,与玄府理论相契合;张仲景疗愈疾病的方法,为玄府理论所继承.张仲景针对"九窍闭塞""壅塞不通"的玄府郁闭之病机,提出了特色鲜明的治病防病理念——"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面对外邪内伤,应"养慎""不遗形体有衰",以达到"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的理想状态.在治疗方面,也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总治则,与后世提出的"开通玄府"法若合一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朱丹溪应用生姜汁的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生姜汁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金元医家朱丹溪善用生姜汁,选方用药往往强调生姜汁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读丹溪及其弟子的著作,发现丹溪应用生姜汁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同诸药内服,借其通阳化气、温通化痰之功效,治疗痰证、血证、痛证等诸多内科疾病疗效显著;作为黏合剂制作丸剂,既顾护脾胃又加强原方的治疗作用;作为炮制辅料,或减毒或增效,扩充了生姜汁炮制药物的种类.丹溪对生姜汁的应用遵古又创新,拓展了生姜汁的适应证范围,有助于深入认识生姜汁药性和功用,为现代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为合理应用生姜汁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扎根理论的朱震亨二陈汤治痰法应用特色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析金元医家朱震亨以二陈汤治疗痰证的经验与特色,为临证从痰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包含朱震亨临证经验的六类医籍中关于二陈汤治痰的验案及论述,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利用Nvi-vo 11对病机及治法进行编码,构建朱震亨二陈汤治痰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体系.结果 共收集朱震亨应用二陈汤治痰的医案48个,有关二陈汤的论述52处,涉及呕吐、胀满、中风等内科杂病38种,妇科疾病6种,儿科疾病4种,外科疾病4种.病机归类显示,朱震亨化裁二陈汤主治湿痰(参考点28个)、寒痰(17)、热痰(17)、风痰(15)、食痰(13)、痰瘀(7)、痰饮(3)之有形之痰,以及以气痰(27)为主的伏痰、虚痰(15)之无形之痰.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配合健脾扶正(28)、温中散寒(15)、养血补阴(10)、理气开郁(34)、升清降浊(11)、祛风除湿(39)、泄热行滞(17)七法治疗痰所致诸证.结论 朱震亨临证广泛应用二陈化痰法、利痰法、祛痰法,治疗由湿痰、气痰、寒痰、热痰、风痰、虚痰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引起的内、外、妇、儿诸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探讨《脾胃论》中李东垣的“脾胃观”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元医家李东垣,其师承张元素,继承《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有关脾胃的论述,致力于脾胃内伤病的研究,撰著《脾胃论》.该书主要反映了李东垣的“脾胃观”,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脾胃既是滋养元气的源泉,又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之生理观;内伤脾胃导致百病由生之发病观;补气升阳为主之治疗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元四大家从气机论治水肿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除利水消肿之外,均有从气机论治的特点.刘完素认为"热郁湿阻、热郁当发",行气以解热郁;张从正善用汗、吐、下法治疗水肿,攻逐同理气并行;李东垣顾护脾胃,健脾益气达到培土制水;朱丹溪认为病在脾肾,还需注重宣肺理气、疏肝行气.金元四大家从气机论治水肿的思路对水肿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溪与《局方》之争的明代书写:以儒士与医者为视角的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儒士和医者对于丹溪与《局方》之争相关记载的梳理,探讨其在明代的历史书写.在儒士的书写中,部分与丹溪学派关系密切的儒士,作了偏向于丹溪的书写,同时也有少数儒士持见中肯,肯定了《局方》的价值;在医者的书写中,丹溪的亲炙及私淑弟子,大致偏向于肯定丹溪对《局方》的批评.其他医者关于丹溪与《局方》之争的书写中,赞同者、持论中肯者、反对者皆有之.然而《局方》的真实历史存在和流传应用情况并非全如倾向于丹溪者所见,从明代书籍对《局方》的高频引用,以及《局方》的刊刻流传来看,《局方》并未因丹溪之学的出现而消匿.丹溪与《局方》之争在明代的真实状况,也没有后世所叙述的激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格致余论》丹溪医案评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议浙江名医朱丹溪代表作《格致余论》中的病案,并总结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认真品读《格致余论》,选取其中医案九则,结合《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方剂学》等的相关医理,对相关医案进行分析.[结果]丹溪老母大便燥结案是以补开塞法的具体运用.丹溪次女妊娠发热寨乃血虚发热,虽时值夏季,丹溪不从外感论治,却用四物而收神效.酒客里热表虚案乃标本并治也.滞下案告诉医者病有先后缓急,当分别对待.可参考《金匮要略》具体条文复习.经闭案启示医者,闭经一症不可盲目攻下,当脉证相参,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以“和”为谨记.妄语案以吐法治之,令之医者几不用也,诚可惜哉.妊娠三月胎堕案即今所谓滑胎,丹溪补中寓清,妙不可言.难产案示后人虚实分治之理.奶岩案又示医者当明经络用药之奥.同时,案1、案2、案7亦体现了丹溪对《内经》因时制宜思想的灵活运用.[结论]《格致余论》中记载的医案辨证巧,疗效妙,是中医临床学习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中医学者认真研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刘完素火热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阐发其对中医传承与创新的启示意义.首先论证了刘完素火热论的形成路径,主要包含自身实践、汇集经典、融合理学等不同方面;其次从金元医家、温病学家、现代学者研究入手,进一步研究刘完素火热论的传承脉络;最后阐明刘完素火热论形成与发展的道路对现代中医发展与创新的启示意义,即需专注经典,博采众长,方能焕发创新的生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完素治湿别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湿之为病,总以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根本,故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此历代医家均颇为重视,并常以脾胃为基础论治湿病.金元医家刘完素亦颇有心得,但不同于一般医家常采用温脾燥湿等法,刘完素则遵其寒凉思想,主张中土脾胃尤需湿润,不可妄用温燥,迫土干无以润物,并指出湿盛常自热生,应解阳热怫郁为要,方药宜选凉润之品.然而刘完素治湿绝非不予温热,更多的是警醒寒凉之用,务要使润燥相宜土得其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