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和尿液多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建立人体血液和尿液中多种微量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方法 采用1%硝酸+0.1%Triton X-100+2%异丙醇将血液或尿液样品直接稀释后进样,采用内插入模式校正干扰,用氦气碰撞模式分析样品中19种金属元素.结果 各元素在1~200 μg/L线性范围内,所得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该方法检出限为0.002~1.699 μg/L,定量下限为0.01~5.66 μg/L;血液、尿液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2%~115.6%和81.8%~105.6%,RSD<6.3%.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多种金属元素,适用于血液和尿液中19种元素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64CuCl 2在肿瘤与铜代谢异常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铜是人体代谢的必需金属元素。铜稳态失衡可导致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其在肿瘤增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放射性金属核素显像剂的研发取得较大进展,分子显像迅速成为检测机体铜代谢的新型检查技术。通过 64CuCl 2 PET显像追踪机体铜离子变化可对铜代谢异常疾病及高铜代谢肿瘤进行诊断。同时, 64CuCl 2的β -衰变和电子俘获具有治疗作用,可直接用于肿瘤核素治疗。因此, 64CuCl 2作为诊疗一体化的放射性药物,是当前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该文对 64CuCl 2的制备、生物代谢及其在铜代谢异常疾病和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南北两城市PM 2.5主要污染物组分及来源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南北两城市深圳和太原市大气细颗粒物(PM 2.5)主要成分及其污染来源。 方法:采集2017至2018年深圳和太原市空气中PM 2.5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Pb)、铝(Al)、砷(As)等10种金属元素浓度,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物(F -)、氯化物(Cl -)、硫酸盐(SO 42-)等10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萘、苊烯、苊等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用碳质分析仪测定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PM 2.5的污染来源。 结果:太原市PM 2.5样品中Pb、锰(Mn)、As、镍(Ni)、F -、OC、EC浓度明显高于深圳市,钠盐(Na +)、Cl -、磷酸盐(PO 43-)浓度低于深圳市( P<0.05);除萘外,太原市PM 2.5样品中其余PAHs浓度均高于深圳市( P<0.05)。深圳市PM 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由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因子(42.64%)、建筑/土壤因子(34.22%)和海洋因子(17.93%)构成,PAHs主要来源于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38.58%)、燃煤因子(30.78%)、生物质燃烧因子(24.38%)。太原市PM 2.5样品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离子来自建筑因子(30.26%)、燃油燃煤因子(24.58%)、二次粒子/土壤因子(22.03%)及工业因子(18.89%),PAHs主要来自燃油与机动车尾气因子(54.71%)、燃煤因子(43.54%)。 结论:深圳和太原市PM 2.5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境健康管理,根据各地污染来源有针对性进行治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相障碍的代谢障碍及相关发病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大脑是最耗能的器官,如果营养及能量代谢障碍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的细胞能量代谢,甲状腺功能及糖、脂、蛋白质代谢,营养供给及维生素、金属元素的代谢障碍可能是双相障碍的重要病因机制,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双相障碍的代谢假说将得到更加清晰的阐释,也将为双相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氡气暴露后对机体肺功能及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暴露于高浓度氡气后对机体肺功能的影响及金属元素水平的扰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氡暴露30 WLM组、60 WLM组、120 WLM组,每组10只。达到累积剂量后,用无创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小鼠肺功能,采集各组小鼠血样、肺、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组织。HE染色观察染氡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组织中金属元素含量,包括机体必需微量元素:铬(Cr)、钼(Mo)、钴(Co)、硒(Se)、铜(Cu)、锌(Zn)、锰(Mn)、镍(Ni),以及具有潜在毒性的元素:砷(As)、锡(Sn)、铅(Pb)、铝(Al)、汞(Hg)、镉(Cd)、银(A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氡组小鼠肺通气功能降低,肺泡结构破坏,肺部金属元素Cr、Al、Pb、Sn( F=0.34、0.66、3.14、1.16, P<0.05)以及血液中必需微量元素Mn、Cr、Zn、Mo( F=0.65、1.44、0.97、2.08, P<0.05)含量降低,而肺部Cu、Mo、Se、As元素升高( F=1.31、1.26、0.81、2.04, P<0.05),其余组织中元素含量也有波动。 结论:吸入一定累积剂量的氡气会降低小鼠的肺通气功能,破坏肺泡结构,并使肺和血液中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降低,体内金属元素含量出现波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污染物统计模型在金属混合暴露与DNA氧化损伤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多污染物统计模型研究金属混合暴露与DNA氧化损伤的关联,探讨引起DNA氧化损伤效应的关键组分。方法:以山东某钢铁公司钢铁冶炼企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液中金属元素浓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应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弹性网络回归和分位数g计算回归分析尿金属与尿8-OHdG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共768名,年龄(36.15±7.40)岁。BKMR、弹性网络回归、分位数g计算回归结果均显示,金属混合暴露与尿8-OHdG水平升高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分位数g计算回归结果显示,金属混合物水平每增加25%,尿8-OHdG水平增加77.60%。弹性网络分析显示,暴露风险得分每增加25%,尿8-OHdG水平增加26%。BKMR的单变量暴露效应分析显示,尿硒、锌、镍与尿8-OHdG水平存在正相关。结论:金属混合暴露引起DNA氧化损伤水平升高,其中硒、锌和镍的作用更加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鼠疫疫源地水样中8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选取云南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作为采样地,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有鼠类活动的区域采集地表水,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钙(Ca)、铁(Fe)、锌(Zn)、铬(Cr)、铅(Pb)、锰(Mn)、镉(Cd)、铜(Cu)8种金属元素含量,对数据[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龙、剑川和梁河鼠疫疫源地分别采集26、58、54份水样。3个鼠疫疫源地Pb和Cd元素含量[玉龙:0.19(0.78)、0.08(0.07)mg/L;剑川:0.23(0.56)、0.03(0.06)mg/L;梁河:0.13(0.61)、0.09(0.08)mg/L]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b:0.10 mg/L,Cd:0.01 mg/L)。8种金属元素含量除Ca、Cd两种元素含量在3个疫源地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外,其余6种金属元素含量地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玉龙鼠疫疫源地Ca元素含量最高,梁河鼠疫疫源地最低( P均< 0.017)。玉龙鼠疫疫源地除Fe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剑川鼠疫疫源地除Cr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梁河鼠疫疫源地除Ca元素外,其余7种金属元素含量季节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3个鼠疫疫源地水中Pb和Cd元素含量较高,玉龙和剑川鼠疫疫源地水中金属元素含量季节变化趋势接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铁沉积与帕金森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铁是人体必须的金属元素,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代谢过程。中枢神经系统铁代谢有严格的调控机制,当铁代谢的稳态受到破坏,导致神经元摄铁增加、铁排出减少,就会形成铁沉积。随着年龄增长,衰老的细胞会形成特异性铁沉积,然而过量的铁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会破坏DNA,通过高活性的醛对蛋白质产生不可逆的修饰并刺激储存的蛋白质释放铁,进而产生更多的活性氧,最终导致铁介导的细胞死亡,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评估铁沉积的方法包括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磁敏感图。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均观察到了异常升高的脑铁沉积。铁沉积对PD的早期诊断、鉴别、病情评估及监测、疗效评价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铁沉积在PD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机砷化合物的代谢及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砷是一种常见的类金属元素,通过饮用含砷的水和职业性接触砷是人群暴露砷的主要途径。长期暴露于砷可引起机体多种脏器损伤,甚至发生癌变。无机砷进入机体后主要在肝脏中被甲基化为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而只有少部分无机砷的代谢在肾脏和肺中进行,最终砷的代谢产物经尿排出体外。了解砷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分布,制定砷职业暴露相关生物指标,可为砷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砷职业暴露生物监测指标、砷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予以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砷致癌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砷作为一种类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明确将砷列为第一类致癌物。全球范围内饮用水砷污染造成的慢性砷中毒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这种污染因地质构造自然产生,严重可导致癌症的发生,其中皮肤癌最具特异性。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砷暴露还可导致膀胱癌、肺癌、肝癌等。然而,砷致癌的作用机制一直存在多种观点,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致癌是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包括Wn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当信号转导通路上下游或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人体细胞增殖分化失去控制,可导致癌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