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加曲班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高于常规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17, P=0.012)。治疗后,研究组巴氏指数[(65.3±7.3)分]高于常规组[(59.8±7.5)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2±0.4)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6±0.7)分]均低于常规组[(2.4±0.6)分、(7.6±1.1)分]( t=-4.07、12.89、17.82,均 P < 0.001);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ɑ均低于常规组( t=10.10、18.25、14.15,均 P < 0.001);研究组一氧化氮高于常规组,而内皮素1、血栓素A2均低于常规组( t=-7.65、10.77、21.90,均 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使其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整血清炎症因子,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黑质脑区的调控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iterpene Ginkgolides Meglumine Injection,DGMI)在C57BL/6J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黑质脑区中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通路.方法 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GMI(25mg/kg)组及银杏叶提取物761(Ginkgobilobaextract-761,EGb-761,100mg/kg)组,构建MCAO模型,通过测定各组小鼠术后24 h的改良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率,评价DGMI相较于EGb-761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进一步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各组小鼠脑组织黑质样本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评价DGMI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采用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中关键基因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改良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DGMI组治疗效果与EGb-761接近,可显著改善改良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率(P<0.01、0.001).转录组的数据降维分析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样本显著分离.GSEA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对比显著富集35条通路,DGMI组相较于模型组可有效逆转7条通路.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共筛选出88个DEGs,将其与他人发现的大小鼠MCAO模型组共同差异基因比较(15个),有10个基因相同.模型组GO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在炎症和细胞趋化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互作、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与模型组相比,DGMI组DEGs的GO功能分析主要富集在神经信号传导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富集在多巴胺能信号通路、神经活性受体配体作用等.qRT-PCR验证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DGMI可有效抵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作用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抗炎、调节神经突触等生物学过程,可能通过改善多巴胺能通路治疗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不同中成药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中成药改善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自建库至 2023年 4月 3日有关中成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微循环状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iew Manager 5.4 和Stata 15.1 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 37 项RCTs,总样本量 4 064 例,包括15 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综合结果提示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总疗效累积概率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冠脉再通膏、瓜蒌皮注射液、祛瘀消斑胶囊;在改善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瓜蒌皮注射液、护心康片、冠心舒通胶囊;在改善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瓜蒌皮注射液、冠心舒通胶囊;在改善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 1(ET-1)]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丹蒌片、通脉愈心丸;在降低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面,排前 3 位的中成药为银杏达莫注射液、护心康片、冠心舒通胶囊.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痰瘀同治类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脂及微循环状态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能兼顾治疗痰与瘀的中成药优势更明显,如冠脉再通膏、瓜蒌皮注射液,可作为中西医临床指导用药方案之一.但因纳入文献的数量少、质量不高,研究结果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加以验证,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银杏内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后的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中,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住院部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调脂稳斑、降血压、神经功能保护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疗程为10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动物实验中,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C组)、模型组、银杏内酯组,各10只.以Zea-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率,ELISA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和PBMC中Keap1和Nrf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临床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1),Kea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rf2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1);大鼠脑组织病理状况显著改善;脑组织梗死体积缩小(P>0.05);脑组织匀浆及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2、IL-6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脑组织及PBMC中Kea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 银杏内酯可能通过Keap1/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脑卒中血脑屏障功能,降低脑损伤,提高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血清MCP-1、Lp-PLA2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73,采用常规治疗和胞磷胆碱钠片治疗)和研究组(n=73,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CP-1、Lp-PLA2和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的82.19%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的97.26%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BI评分、平均血流速度(Vm)、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较对照组更高,NIHSS评分、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活性氧(ROS)、血清MCP-1、Lp-PLA2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可减轻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调节血清MCP-1、Lp-PLA2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血脑屏障探索活血化瘀药减少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综述活血化瘀药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联合使用后减少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活血化瘀药单药有效成分(丹参多酚酸、丹参酮ⅡA、红景天苷、三七皂苷、银杏叶提取物等)、现代制剂(丹红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经典方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对 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且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神经炎、抗氧化、调节血管重构因子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多种途径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减少内皮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6种中药注射液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网状 Meta分析评估中药注射液对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研究.审阅并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使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使用 RevMan5.4.1、Stata15.1 和 R软件gemtc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 14 项研究,涉及刺五加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 6 种中药注射液.网状 Meta分析结果表明,总有效率方面,中药注射液的疗效排名前 3 为天麻素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中药注射液的疗效排名前 3 为醒脑静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中药注射液的疗效排名前 3 为:醒脑静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6 种中药注射液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以醒脑静注射液总体治疗效果最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123种静脉药物成品输液物理性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常用104种单一药物、17种2个药物和2种3个药物调配的成品输液物理性质.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医嘱,按无菌操作技术调配成品输液;室温下于0,1,2,4 h考察上述成品输液的外观性状、pH值、浊度、不溶性微粒和紫外-可见吸光度.结果:用5%葡萄糖注射液(5%GS)调配的1.36mg·mL-1阿昔洛韦溶液和0.75 mg·mL-1更昔洛韦溶液颜色立即变黄;用5%GS调配的6 mg·mL-1吗替麦考酚酯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且1 h浊度变化>0.5 NTU;用5%GS调配的0.35 mg·mL-1银杏叶提取物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1 h产生丁达尔效应,2 h浊度变化>0.5 NTU;用0.9%氯化钠注射液(NS)调配的0.12mg·mL-1维生素K1溶液、0.5 mL·mL-1血必净溶液、0.1μg·mL-1前列地尔溶液、4 mg·mL-1替考拉宁溶液、240万U·mL-1青霉素钠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0.04 mg· mL-1七叶皂苷钠溶液,1 mg·mL-1酚磺乙胺、0.4mg·mL-1氨甲苯酸与0.04 mg·mL-1维生素K1混合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6 mg·mL-1维生素C与1 mg·mL-1异甘草酸镁混合溶液4 h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结论:123种静脉药物中109种成品输液4 h内物理性质符合规定;14种成品输液物理性质不符合规定,临床上须采用5 μm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并尽快完成输注;维生素C与异甘草酸镁或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维生素K1联合使用时,建议每种药物单独调配,序贯输注,输注前后用适量NS或5%GS冲洗输液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国家医保目录》待谈判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2023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简称《申报药品名单》)中待谈判中成药的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获取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 2023 年 8 月公开发表的《申报药品名单》中待谈判中成药的药物经济学文献,汇总文献的基本情况、研究概况、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内容,并使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CHEERS)清单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共纳入 31 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涉及《申报药品名单》中 7 个待谈判中成药(参一胶囊、丹红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其中 14 项研究表明待评价药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CHEERS清单评价,纳入文献的平均得分为 13.3 分,中位得分为 11.5 分.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申报药品名单》中待谈判中成药缺乏高质量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支持,亟需高质量的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来支撑其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国家医保目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 4 月—2023年 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 9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用血肿穿刺针抽吸出血量的 1/3 左右,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向血肿腔内注入注射用尿激酶,血肿不足 50 mL的注入 2~3 万UI,血肿量≥50 mL的患者注入 4~6 万UI,保留2 h后放开引流,每日操作 2~3 次,血肿清除率≥90%后拔除引流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内酯注射液,5 支/次,1 次/d.两组患者治疗 2 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脑血肿体积、平均血流量、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和血清网膜素-1(omentin-1)、生长抑制因子A(Nogo-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比治疗前低、脑水肿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的NIHSS比对照组低、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量高于治疗前,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平均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临界压力、外周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omentin-1 水平明显升高,血清Nogo-A、NSE 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 omentin-1 水平比对照组高,血清 Nogo-A、NSE 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尿激酶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有助于缩小脑水肿体积,促进神经组织修复,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