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马HO-1在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24只,雌雄不拘,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脑损伤组(LPS组)、内毒素性脑损伤+电针组(LPS+EA组)和内毒素性脑损伤+电针+HO-1抑制剂锌原卟啉组(LPS+EA+ZnPP组)。于小鼠海马CA1区注射携带钙离子荧光探针的病毒和植入光纤,以记录钙荧光信号变化。3周后,LPS+EA组和LPS+EA+ZnPP组选取百会、曲池和足三里穴,给予2/15 Hz的疏密波电刺激,刺激强度以小于1 mA引起轻微的肌肉收缩为准,每天刺激30 min,连续刺激5 d。LPS+EA+ZnPP组每次电针刺激前12 h时腹腔注射锌原卟啉50 μmol/kg,其余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最后1 d电针刺激结束后,腹腔注射LPS 5 mg/kg,建立内毒性脑损伤模型。LPS注射后1 d时行旷场实验,记录站立次数和站立时神经元钙信号幅值;LPS注射后3 d时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记录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神经元钙信号幅值。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行尼氏染色,计数海马CA1区神经元。 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LPS+EA组和LPS+EA+ZnPP组站立次数减少,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神经元计数减少( P<0.05或0.01);与LPS组比较,LPS+EA组站立次数增加,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升高,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升高( P<0.05),LPS+EA+ZnP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LPS+EA组比较,LPS+EA+ZnPP组站立次数减少,站立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探索指数和探索新事物时海马CA1区神经元钙信号幅值降低( P<0.05)。 结论:电针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脑损伤的机制与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HO-1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临床及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XLH)患儿的临床特征、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治的25例XL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临床转归。根据PHEX基因变异位置将患儿分为N端变异组和C端变异组,根据变异是否位于重要的锌离子结合域17或19号外显子分为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和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分别分析各组发病年龄、治疗前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血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组间比较使用秩和检验或 t检验。 结果:25例XLH患儿中男8例、女17例,发病年龄为1.2(1.0,1.8)岁,确诊年龄2.5(1.5,4.3)岁。初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弯曲[24例(96%)]、步态异常[17例(68%)]。HtSDS为-2.0(-3.2,-0.8),膝间距或踝间距为4.5(3.0,6.0)cm。空腹血磷0.8(0.7,0.9)mmol/L,血钙(2.5±0.1)mmol/L,碱性磷酸酶(721±42)U/L,有3例(12%)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25例(100%)患儿骨骼X线片均提示有活动性佝偻病改变。2例(9%)双肾髓质内少量钙质沉着。25例患儿检测出24种PHEX基因变异,11例(44%)为未报道过的变异,未发现热点变异。N端变异组21例、C端变异组4例;17或19号外显子组4例、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21例。N端变异、C端变异组和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患儿的发病年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血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5例患儿随访2.7(1.6,5.0)年,24例(96%)患儿规律口服磷酸盐制剂及活性维生素D,96%(24/25)症状得到缓解。HtSDS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2,-0.8)比-2.0(-2.8,-1.1), Z=-0.156, P>0.05]。治疗后膝间距或踝间距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0,6.0)比1.5(0,3.3)cm, Z=-3.043, P<0.05]。经治疗17例患儿复查骨骼X线片佝偻病改变均有所修复。18例患儿合并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7例出现了肾脏钙质沉着症。 结论:XLH患儿以步态异常、双下肢弯曲及身材矮小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现PHEX基因未报道的变异高发,未发现热点变异,也未发现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经规律磷酸盐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后除身高外症状均可明显改善,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肾脏钙质沉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候选参考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候选参考方法,并对方法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 13C 6- 15N]-血管紧张素Ⅱ为内标,重量法准确称取血浆及一定量内标混合,同时加入酶抑制剂,经硫酸锌溶液蛋白沉淀、反相固相萃取板处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质谱选择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及内标的特定离子碎片。按照ISO15193要求对所建方法进行线性、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等性能评估及不确定度的评价。 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10~1 000 pg/g范围内线性良好( r=0.999 5),检测下限7.68 pg/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7.14%~102.85%,批内不精密度≤3.21%,批间不精密度≤2.96%,总不精密度≤3.67%。 结论: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有望成为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测定的参考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ICP-MS及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45种元素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测定并分析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 45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安全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6 批次复方西羚解毒制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锂、硼、铝、钾、锌、砷等 45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绘制含量测定结果的Heatmaps图、Pearson相关性分析图与主成分分析(PCA)散点图、指纹图谱及对照图谱,采用SPSS 21.0 对 16 批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PCA分析,评价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安全性和质量均一性.结果 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无机元素以钾和钙为主,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可以分为 5 级,不同批次的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各元素含量相近,铅、镉、砷、汞、铜均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安全限值内.钴、钇、钐、钆、镝、钍、铝、硅、铁、锑、铊是复方西羚解毒制剂的特征无机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复方西羚解毒制剂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能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α2-巨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浆中,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清除内源性及外源性蛋白酶.制备α2-M工艺的起始原料多为人血浆,实验室制备工艺大多结合使用免疫亲和层析、凝胶过滤、Cibacron蓝色琼脂糖亲和层析等,而规模化制备工艺一般先使用硫酸铵、利凡诺、聚乙二醇等方法进行粗分离,再使用锌离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精细分离.α2-M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黏膜溃疡损伤、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膀胱炎、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具有良好效果.α2-M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胰腺炎病情轻重的一个生物标记物.本文主要就α2-M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C-MS/MS法同时分析血液中几种免疫抑制剂浓度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及全血中霉酚酸(MPA)、环孢素(CsA)、他克莫司(TAC)及西罗莫司(SRL)等几种常用免疫抑制剂的浓度.方法:分别采用蛋白沉淀法与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与全血:100 μL血浆加入含内标乙腈,涡旋振荡,离心后取上清液进入LC-MS/MS分析.100 μL全血加入硫酸锌破裂血细胞,加入乙醚萃取,分离有机相,以氮气吹干后流动相复溶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3.5 μm,2.1mm×100 mm),流动相为2mmol· L-1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0.3 mL· min-1,多反应监测定量,ESI正离子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274.4/159.2(MPA),m/z →1 219.4/1 202.4(CsA),m/z →821.7/768.5(TAC),m/z→931.6/864.5(SRL),内标m/z→809.6/756.5(子囊霉素),m/z→356.3/312.0(吲哚美辛).回顾性收集常规监测肾移植患者的全血标本,比较LC-MS/MS法与EMIT法的检测结果.结果:CsA、TAC、SRL、MP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 000 ng·mL-1(r=0.999 7)、0.2~50 ng·mL-1(r=0.999 5)、0.2~50 ng·mL-1(r=0.999 8)、0.204~51 μg·mL-1(r=0.997 6),血浆和全血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以及基质效应血浆中为72.38%~98.52%、65.61%~99.19%,全血中为85.34%~99.76%、75.94%~97.67%.不同法检测全血中与血浆中CsA及TAC浓度相关性良好,而血浆中CsA与TAC显著低于全血中水平,MPA血浆浓度大约为全血浓度的2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可以同时测定几种免疫抑制剂浓度,对同时监测多种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N-(6-氧代-6-(苯氨基)己基)-2-氨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的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筛选与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以邻硝基苯甲酸、6-氨基己酸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合成10个具有同一新型锌离子螯合基团的目标化合物,并以MTT法评价化合物对细胞A549,HepG2,HeLa-570,WI-38的抑制活性,对筛选出活性好的化合物进行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实验,以检测化合物的周期阻滞作用与诱导凋亡能力,进行分子对接与动力学模拟实验,进一步展示化合物与配体的对接构象.结果:e3对Hep-G2的活性与阳性对照物SAHA相当(1.9 μmol· L-),且e3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更低;e3对Hep-G2细胞G0/G1期具有较强的阻滞和一定程度的诱导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e3与HDAC的对接构象与SAHA的构象高度一致.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新型苯甲酰胺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正常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是一类新型锌离子螯合基团的HDAC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CP-MS法测定清火栀麦片及胶囊中25种元素的残留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同时测定清火栀麦片/胶囊中锂、钒、铬、铁、镍、钴、铜、锌、砷、硒、钼、钌、铑、钯、银、镉、锡、锑、钡、铱、铂、金、汞、铊、铅25种元素的方法,并建议限度要求.方法:微波程序升温消解法处理样品(片剂47批,胶囊剂2批),以72锗、115铟、209铋为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清火栀麦系列制剂中25种元素的残留量.结果:各元素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测下限为0.000 3~5.2 μg·d-1;回收率为88.1%~121.9%,RSD为0.7%~6.7%.参照USP 41-NF 36及EP 9.0拟定各元素残留限度,结果-2批片剂中铅的残留量超出拟定限度,且标示为同一厂家,1批胶囊中砷的残留量超出拟定限度,存在一定用药风险.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清火栀麦片及胶囊中多种元素的检测,为其风险监控提供技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含硫锌离子结合基团的发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锌离子结合基团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结构中的关键部分.本文中设计了一系列含硫的基团,替换了SAHA中的羟肟酸以及BML-210中的苯甲酰胺等经典的锌离子结合基团,合成了新的HDAC抑制剂.经过对HDAC抑制活性的测试及构效关系分析,最终发现了一类富含硫的基团(二乙胺基二硫代过硫甲酸酯)是新的有效锌离子结合基团.在所有合成的化合物中,4d显著优于BML-210,对HDAC的亚型1,2的抑制活性与SAHA相当,被选为先导化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锌离子在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缺血预处理组(I/R+IPC组)、缺血预处理加锌离子抑制剂(TPEN)组(I/R+IPC+TPEN组)、缺血再灌注加TPEN组(I/R+TPEN组).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锌离子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心肌磷酸化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PERK)和抗氧化应激蛋白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1)心肌组织内锌离子水平:心脏再灌注后,I/R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R+IPC组则较I/R组显著升高(P均<0.05).(2)心肌梗死面积比:I/R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I/R+IPC组则较I/R组明显减小,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显著增加(P均<0.05).(3)与对照组相比,I/R组大鼠心肌组织明显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而I/R+IPC组大鼠上述现象明显改善,I/R+IPC+TPEN组中IPC的这种作用被TPEN逆转.(4)心肌p-PERK和Nrf2的表达水平:I/R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I/R+IPC组较I/R组显著降低;I/R+IPC+TPEN组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5)心肌细胞AI:I/R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5.80±5.31)%vs(5.80±2.86)%],I/R+IPC组[(16.20±4.82)%]显著低于I/R组,I/R+IPC+TPEN组[(32.60±6.03)%]较I/R+IPC组明显升高(P均<0.05).I/R+TPEN组与I/R组上述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锌离子抑制PERK/Nrf2通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