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S-RISE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演练在门诊急救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门诊突发急症患者指来院门诊就诊时突发心血管事件等各种急症[1],需要先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拨打急救电话,并陪同护送至急诊室的患者[2]。调查发现,73.5%的院内患者突发急症地点在门诊[3],每1万门诊量发生突发事件的人次达1.18人次[2,4]。门诊突发急症患者可能比自主急诊就诊的患者病情更加复杂,需要综合管理[5]。由此可见,对门诊突发急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至关重要。门诊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群,但往往急救知识不足、急救技能欠缺[6,7],因此提升门诊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CBS-RISE教学法以病案引导教学(case-based study,CBS)联合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是以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8]。情景模拟演练具有仿真的特点,是真实工作场景的再现,可以锻炼特定方面的工作能力[9,10]。本研究将CBS-RISE模式联合情景模拟演练应用于门诊护士的急救培训中,旨在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加强患者的救护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王笑民教授治疗乳腺癌处方用药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统计和收录王笑民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病案,分析王教授诊治乳腺癌的思路及处方用药经验.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诊断明确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经筛选后采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软件"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王教授治疗乳腺癌常用药物、性味归经、核心处方及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313首有效处方,涉及145味中药,出现频次排前3位分别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黄芩.药物四气分布以寒、温、平为主;五味分布以甘、苦、辛常见;归经分布以肝、脾经为最多.最终得出5个药物核心组合及5首新处方,其中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新处方2首.结论 王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主要从肝、脾入手,以疏肝健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和引火归元治则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用药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为载体,采集梁晓春教授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门诊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信息,构建数据库并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病案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总结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治则治法和用药规律.结果 共整理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验方301则,中药211味.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为桑白皮、菟丝子、鸭跖草、女贞子、鬼箭羽、倒扣草等.性味多甘寒,归经多属于肝、脾、肾经.用药关联分析得出最核心的药物组合为:菟丝子-女贞子、菟丝子-倒扣草、菟丝子-鸭跖草、菟丝子-桑白皮、女贞子-倒扣草、倒扣草-土茯苓、女贞子-桑白皮、女贞子-鸭跖草.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为:女贞子-菟丝子-桑白皮-鸭跖草-鬼箭羽-倒扣草、鸭跖草-桑白皮-葛根-丹参-菟丝子-女贞子、女贞子-鸭跖草-菟丝子-桑白皮-川芎-鸡血藤、桑白皮-菟丝子-荷叶-鸭跖草-女贞子-川芎.结论 梁晓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以活血化瘀、祛痰泄浊、补虚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山西省2018~2021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山西省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HD-PAH)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CHD-PAH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2021年山西省卫生健康统计直报系统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筛选出院诊断登记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畸形)和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人口学资料、入院途径、入院医院等级、住院总费用等相关住院资料,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8~2021年山西省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中有肺动脉高压患者65 189例/人次,其中CHD-PAH 2147例/人次,CHD-PAH年均患病率为1.51/10万.CHD-PAH占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逐年下降.从2018~2021年总体来看,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0~6岁的患者历年均占比最高.不同年份患者职业分布不同,以农民及无业人员多见.患者入院途径以门诊为主,入院级别以省级医院多见.春夏季患者入院较多.患者平均住院日为9~10d,住院总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疾病分类特征显示CHD-PAH患者中,房间隔缺损患者占比最多,其次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占比最少.结论 通过详细描述山西省CHD-PAH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对提高疾病认识,制定最佳预防策略、早期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灸消敏"枕下三角区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现代临床已证实艾灸可以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活动来产生治疗效果.门诊观察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 1例,根据其特点属于中医学中肺气虚寒型鼻鼽,通过重灸枕下三角区治疗后,患者鼻炎迅速缓解.本文试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认识、枕下三角区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枕下三角区易受邪的原理以及艾灸消"敏"的治疗机理等各方面,分析本病案中重灸取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宜宾市病案科室管理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调查宜宾市50家医院的病案科室管理现状,规范病案科档案工作,提高病案科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方法 2023年6月15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宜宾市的50家医院进行调查.将数据整理后全部输入到Epidata 3.1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50家随机抽取被调查的医院中,有24家使用了国际疾病分类医保版编码库,20家使用了国家临床版2.0(2022汇总版)编码库.三级医院开展病案邮寄服务的有64.29%,二级医院有52.78%,三级医院全部使用了电子病历,二级医院77.78%使用了电子病历.调研医院中病案管理工作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参加进修的医院有18家.所有调研的医院都对住院病案进行管理,其中9家同时管理住院、门诊、急诊病案.结论 宜宾市病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案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病案的品质管控不力,病案质检率过低.但随着对病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宜宾市50家医院病案科的病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筋膜导向的腹腔镜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9例,女31例;年龄为58(32~85)岁。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以筋膜为导向行LLND。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病案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生存时间为手术日期至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8月。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 结果:(1)手术情况:100例患者中,44例行新辅助治疗,56例未行术前治疗。10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其中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60例(单侧LLND 49例、双侧LLND 11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20例(单侧LLND 16例、双侧LLND 4例),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2例(单侧和双侧LLND各6例),Hartmann术5例(单侧LLND 3例、双侧LLND 2例),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3例(单侧LLND 2例、双侧LLND 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8(200~32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200)mL。19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同时行回肠保护性造瘘术。3例患者术中因淋巴结侵犯闭孔神经致剥离时损伤(未离断)。100例患者中,12例(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患者)切除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88例保持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完整。(2)术后情况:100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拔除尿管时间为4(3~7)d,住院时间为11(9~15)d。2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为4.5(3.8~5.9)cm;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21例、溃疡型79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和中分化82例、低分化和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18例;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38例,Ⅲ期48例;T分期T0~2期16例,T3~4期84例;N分期N0期52例,N1~2期48例;清扫总淋巴结数目为23(18~27)枚/人,单侧LLND数目为5(3~9)枚/人。100例患者中,侧方淋巴结阳性36例(行新辅助治疗14例)。(4)随访情况:100例患者中,9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1~69)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1.6%,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70.6%。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4例骶前肿瘤复发,1例LLND清扫区域肿瘤复发;11例肝转移,5例骨转移,单侧LLND对侧侧方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各2例。97例患者随访期间,其中无瘤生存76例,带瘤生存4例,肿瘤相关死亡15例,非肿瘤相关死亡2例。结论:以筋膜导向的腹腔镜LLND运用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工作参与度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参与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9—10月某三级甲等公立口腔专科医院229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口腔专科门诊护士工作参与状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工作参与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发放医生问卷134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94.0%;发放护士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91.2%。50.8%(64/126)医生护士人员配备合理,45.6%(47/103)护士对专业现状及发展感到满意。医生评价参与度最高的3项为:材料混合调拌、器械仪器使用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物品;医生评价参与度最低的3项为:病案资料管理、协助医患沟通和回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士的参与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人员配备状况与护士临床配合及院感防控的工作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护士工作能力与责任心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薪酬待遇的满意程度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总体工作参与度不高,需加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护士人员配置到位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可以促进护士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促进患者诊疗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保留胃网膜右静脉第一分支完全腹腔镜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保留胃网膜右静脉第一分支完全腹腔镜保留幽门胃切除术(TLPPG)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例,女20例;年龄为60(39~73)岁。患者均行保留胃网膜右静脉第一分支TLPPG。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微信、病案复查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营养状况、残胃功能、胆囊结石情况及患者复发、转移和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38例患者均行保留胃网膜右静脉第一分支TLPPG,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180±28)min,术中出血量为(58±38)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7±0.6)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3.4±0.7)d,术后住院时间为(10.3±2.8)d。38例患者中,6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2)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38例患者肿瘤长径为(1.8±0.5)cm,近端切缘距离肿瘤(3.4±0.2)cm,远端切缘距离肿瘤(4.3±0.4)cm,近、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检查数目为(23.3±3.9)枚/例,第6组淋巴结检查数目为(3.4±1.1)枚/例;病理学T1期38例(病理学T1a期23例、病理学T1b期15例);病理学N0期36例,病理学N1期2例;病理学TNM分期ⅠA期36例,ⅠB期2例。(3)随访情况。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12~48)个月。38例患者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分别为(125.4±5.8)g/L、(42.4±2.3)g/L、(71.6±2.1)g/L;术后12个月内镜检查评估患者残胃功能,4例残胃中等量食物残留,无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及胆汁反流。38例患者术后均未行化疗,无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保留胃网膜右静脉第一分支TLPPG应用于肿瘤位于胃中段1/3的早期胃癌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动态超声检查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检查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及时明确诊断,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案资料。结果:患者2月14日门诊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斑点状回声,随后动态超声检查,3月24日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实质内可见散在斑点状回声增多,另见条带状回声。4月9日超声检查见胎盘后方不规则液暗区,考虑胎盘血肿,提示胎盘早剥。该孕妇无胎心异常、阴道流血、血性羊水、腹痛、子宫张力增大、腰背部酸痛等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无外伤史,当日入院时检测血压140/96 mmHg,随后入院治疗,4月10日、4月13日复查胎盘无明显改变,剥离面积无明显增大。保守治疗10 d后,因4月17日超声显示胎盘绒毛膜板切迹深入基底膜,胎盘实质内出现较多不规则强回声团,胎盘后血肿较前次稍有增大,4月18日血压较前进一步升高,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5 d母婴安全出院。结论:胎盘早剥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妊娠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超声检查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而对于无临床表现的不典型胎盘早剥,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