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体外反搏闭环反馈调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以较优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目标,实现个性化的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闭环反馈调控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集中参数模型模拟研究EECP反搏模式对不同的适应症的影响机制,根据PID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将其应用于体外反搏的研究中,把血液循环系统的闭环式0维集中参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用于个性化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仿真.结合体外反搏局部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价模型为不同适应症(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设定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个性化目标值,根据设定目标值和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误差,通过设置适当的增益系数与误差进行运算来调节不同反搏模式(压力幅值或加压时长)使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设定目标值.结果 反搏压力对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更加明显.加压时长对于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设定优化目标值舒张压/收缩压(D/S),通过反馈调节反搏压力使当前D/S达到设定D/S,最终使它们之间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压力幅值.对于脑卒中患者设定目标值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调节系统输入加压时长减小误差,控制系统的输出当前CBF达到设定CBF,使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加压时长.结论 数值模拟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优化目标值时应施加的压力幅值和加压时长可为临床体外反搏优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全过程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影像学在疾病诊疗和疗效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疾病多学科协作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影像质量安全仍存在薄弱环节,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全过程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并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实施对于全面提升影像医疗质量和效率以及护佑人民健康非常关键。该体系包括制定影像检查适应证和规范、选择和确定检查参数、影像获取、图像后处理、影像检查质量评价、影像报告、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定期影像质量分析与报告以及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等环节,是一个全过程质量闭环管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1+3"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手术室高值耗材的"1+3"管理模块并进行应用,为手术室耗材成本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手术室团队于2022年设计了"1+3"管理模块:"1"代表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3"代表手术室库房耗材精准管理、手术间耗材闭环使用管理、耗材不良事件管理3个管理模块。选取本院胸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3个科室术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手术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常规使用耗材的手术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实施"1+3"管理模块的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巡回护士术前领取耗材数量和术后退回的高值耗材数量。统计并比较两组发生高值耗材漏收费、错误收费的数量。结果:对照组术前领取耗材数量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退回的高值耗材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耗材漏收费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错收费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3"管理模块使高值耗材的领取、归还、收费流程清晰,数据可追溯,实现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精细化,减少高值耗材退库数量,降低耗材漏收费比例,有利于手术室成本的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用于围术期血压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血压是生命体征之一,也是临床决策和干预的重要参考指标。围术期常采用手动给药、微量泵间歇或持续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式进行血压管理。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缺陷。研究表明,手动滴定药物控制血压时,在管理时间内约42%血压值低于推荐的目标范围 [1,2];在血压管理期间目标血压发生"超射"达到2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或者在低于目标血压值10~15 mmHg范围波动 [3]。虽然制定了严格的血压控制流程,但麻醉医生的执行率和依从性依然较低 [4]。这种传统的血压管理方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血压变异,甚至引起脏器损伤和功能不全 [5,6,7]。近年来有学者开发出血压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并将其用于围术期血压管理。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快速反应和实时调节,可将血压最大程度地控制在目标范围 [8,9]。本文将对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在围术期血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压氧结合闭环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控制、胃肠反应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结合闭环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控制、胃肠反应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闭环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采用疼痛数字评分(NRS)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并进行分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治疗后心理弹性的变化;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疼痛评分与运动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疼痛评分与运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分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或 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力量性、坚韧性和乐观性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对评分明显升高,回避、屈服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HBO结合闭环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胃肠反应,提高心理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单病种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医院单病种管理过程中,每个病种的上报涉及电子病历等各系统数据,数据整合较为困难,而传统的手工上报方式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院通过整合医院现有人力、信息数据资源,设计出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全闭环单病种管理平台,该平台集单病种内网填报、单病种智能上报元素深度抓取、单病种质量指标管理、单病种实时智能化管控等功能于一体,以促进病种管理更精细化、智能化,从而稳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工胰腺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工胰腺根据传感器感知的葡萄糖浓度、通过核心算法调整胰岛素泵的输注速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治疗选择。研究结果显示,人工胰腺的应用能够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文介绍了人工胰腺的组成与分类,综述人工胰腺应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人工胰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闭路自动氧气控制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中的随机交叉试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闭环自动氧气控制是否缩短机械通气早产儿经皮血氧饱和度(SpO 2)下降的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及减少动脉血气和拍片数量。 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连续2 d(12 h/d)的研究,随机接受标准管理(标准组)或闭环自动氧气控制系统下的标准管理(自动氧气控制组)。结果:24例早产儿的胎龄中位数为25.7周(23.1~32.6周),研究时的矫正胎龄中位数为27.4周(24.3~34.9周)。自动氧气控制期间,SpO 2持续时间>30 s( P=0.032)或>60 s( P=0.002)的发生率减少,早产儿在目标SpO 2范围内的时间更长( P<0.001),人工调节吸入氧浓度的次数显著减少(0.58次vs 11.29次)( P<0.001)。两组的动脉血气( P=0.872)或胸部X线片数量( P=0.366)无显著差异。 结论:闭环自动氧气控制可以减少SpO 2下降的时间,增加早产儿在目标供氧范围内的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闭环反馈控制PBL在呼吸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闭环反馈控制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PBL教学中,在学生开放式询问、讨论及PBL自主学习结束后,通过组织医学生小组PPT汇报、书面总结与机制图展示给予闭环反馈。在闭环反馈前后观察师生的教学参与度、授课质量评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辨识度、对重点症状特性掌握的维度及对PBL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闭环反馈前后的比较。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5.01进行分析。结果:闭环反馈能提高导师教学参与度自我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7.97±0.91)和(8.77±0.64), P<0.001]及学生对导师教学参与度的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09±0.79)和(8.74±0.45), P<0.001],同时提高学生对导师授课质量的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8.61±6.53)和(92.59±5.44), P<0.001]。通过闭环反馈,学生对大纲要求知识点的辨识度明显升高[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4.00±21.75)和(90.22±16.18), P=0.017],对PBL教学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也明显提高[(8.93±0.67)和(9.37±0.64), P<0.001]。 结论:实践证明闭环反馈控制PBL教学方法对呼吸病学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糖智能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将"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健康管理站行闭环式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糖尿病管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用药率、饮食控制率、规律锻炼率、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互联网+"糖尿病健康管理站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