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步法"大功率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的24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8±7.71)岁,其中年龄≥70岁者129例;体质指数(24.91±2.98)kg/m 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3(20,2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4,5)分,前列腺体积98.29(86.49,116.32)ml,最大尿流率(Q max)6(4,8)ml/s,残余尿量120(30,200)ml。240例均行180W XPS"五步法"PVP:按顺序汽化左侧叶1~2点、右侧叶10~11点,建立工作通道;由腹侧至背侧分别逐层斜行汽化左侧叶与右侧叶;分别汽化5、7点前列腺组织,建立"中叶旁沟"工作通道;侧向汽化前列腺中叶;汽化修整两侧叶及前列腺尖部。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并评估患者术后12个月IPSS、QOL、Q max、残余尿量变化。 结果:2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9(59,85)min,激光手术时间52(46,62)min。术中包膜穿孔3例(1.25%),均出现在创面修整阶段;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止血9例(3.75%),无围手术期输血病例。术后22例(9.17%)行膀胱冲洗6~24 h;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3,4)d,术后住院时间4(3,5)d。术后26例(10.83%)出现尿失禁,其中急迫性尿失禁22例,压力性尿失禁4例,无真性尿失禁。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控尿。术后无严重血尿、严重膀胱刺激征患者;术后12个月IPSS 5(4,7)分,QOL 1(1,2)分,Q max 18(15,20)ml/s,残余尿量10(0,30)m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1),无二次手术患者。 结论:180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切术(ThuVEP)与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解剖性剜除术(Thu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ThuVEP或ThuLEP治疗的1 63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huVEP组916例,年龄(68.8±12.9)岁;ThuLEP组722例,年龄(67.3±10.2)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 max)、残余尿(PVR),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的差异。 结果:ThuVEP组和ThuLEP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QoL评分、Q max、PV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uVEP组和ThuL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剜切或剜除时间、组织粉碎时间、剜切或剜除组织重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huVEP组拔管后轻微肉眼血尿的发生率为7.8%(56/916),低于ThuLEP组的9.4%(65/722)( P=0.026);ThuVEP组术后1个月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5.2%(38/916),低于ThuLEP组的11.9%(86/722)( P<0.001)。ThuLEP组中有3例(0.4%)患者因术后严重血尿导致二次手术止血,而ThuVEP组无患者发生该严重并发症。 结论:ThuVEP与ThuLEP的手术疗效相当,ThuVEP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且在止血效果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疗效分析(附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 2aN 0M 0期6例,T 2bN 0M 0期1例,T 3aN 3M 0期1例,T isN 0M 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双极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剜除术(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of Library、Web of Science、Scopus、ScienceDirector、Wiley Online Library、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从各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20年10月25日为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 5.1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 140例患者。与PKEP相比,HoLEP的术中出血量较少( WMD=-27.07,95% CI:-39.72~-14.42, P<0.001)、切除腺体量较多( WMD=-1.00,95% CI:-1.08~-0.91, P<0.001)、膀胱冲洗时间较短( SMD=-1.71,95% CI:-1.89~-1.52, P<0.001)、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短( SMD=-0.92,95% CI:-1.42~-0.42, P<0.001)、住院时间较短( SMD=-0.79,95% CI:-1.22~-0.36, 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红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6个月HoLEP和PKEP的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PKEP术式相比,HoLEP切除腺体更干净彻底,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更高,但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麻下行腹部手术不同导尿时机与老年男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全麻下行腹部手术不同导尿时机与老年男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接受全麻下腹部手术的195例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前实施导尿)、B组(麻醉后5 min实施导尿)、C组(麻醉后10 min实施导尿),每组各65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苏醒期躁动、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及尿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导尿时、导尿后三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A组患者的各指标明显高于C组( P<0.05)。导尿时,A、B组患者的心率较导尿前明显加快,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导尿前均明显升高;C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平稳。C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CRBD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均 P<0.05)。C组患者导尿后的1次尿液非肾小球性红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B组和C组患者导尿后的2次尿液非肾小球性红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A组(均 P<0.05)。 结论:麻醉后10 min导尿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较高,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尿道黏膜损伤程度较低,但CRBD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自制尿道辅助通道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50~78岁,平均65.9岁;左侧病变8例(左输尿管肿瘤2例,左肾盂肿瘤6例),右侧病变4例(右输尿管肿瘤2例,右肾盂肿瘤2例)。手术方法:术中经腹途径游离并夹闭输尿管下段后,采用1470激光袖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尿道辅助通道及辅助器械,逆行辅助操作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增加辅助套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5~260 min,平均194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5~24 d,平均11.6 d。12例中8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1 d,平均6.8 d。12例中1例术中增加辅助套管。术中、术后无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术后1例膀胱吻合口漏尿,延长尿管留置时间后自愈,术后3周拔除尿管;12例无术后切口感染,无发热、出血、静脉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2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5~15个月),1例因腰椎转移于术后8个月死亡,余患者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激光直视下能准确切除输尿管开口,手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膀胱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URBT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神经刺激器定位闭孔神经阻滞,研究组选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与手术相关指标(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更平稳,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一针穿刺成功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更低( P<0.05)。 结论:TURBT中改良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还可提升穿刺成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 urethroplasty,TIP)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首诊为尿道下裂且手术方式为TIP术式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收集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共190例,157例获完整随访,排除相关病例后最终纳入研究患儿共122例,患儿中位年龄为31个月;术前尿道开口于冠状沟处63例,阴茎体处38例,阴茎阴囊交界处21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TIP术后尿道狭窄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儿中,85例阴茎下弯≤35°,尿道板平整81例,矫正下弯后尿道缺损长度<2 cm有70例,83例阴茎头直径<1.4 cm;40例舟状窝宽度<4.25 mm;留置尿管时长14 d有21例,21 d有101例。患儿随访时间为7~43个月,随访成功率82.6%(157/190)。发生并发症59例(37.6%,59/157),其中尿道皮肤瘘32例(20.4%,32/157)、尿道狭窄28例(17.8%,28/157)、阴茎头裂开4例(2.5%,4/157)。对122例尿道下裂患儿TI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缺损长度<2 cm的患儿中8例发生术后狭窄,而≥2 cm的患儿中有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尿道板平整与欠光滑的患儿发生尿道狭窄分别为11例和13例( P=0.017);此外阴茎下弯程度( P=0.019)和舟状窝宽度( P=0.013)也是TIP术后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而手术时年龄、阴茎头直径、尿道开口位置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长与术后尿道狭窄无关(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缺损长度( OR=0.333,95% CI:0.121~0.914)是TI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33)。 结论:矫正阴茎下弯后尿道缺损长度是TI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尿道缺损较大者需谨慎选择TIP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兔尿道瘢痕超声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一台专用于兔尿道瘢痕的超声治疗仪,旨在验证此仪器的适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新西兰雄兔为实验对象,针对其阴茎结构与尺寸对超声治疗仪进行特制,此超声治疗仪包括超声脉冲发射与控制系统、末级功放和超声探头。首先,针对兔阴茎尺寸及结构对超声探头进行设计,并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以及声场分布实际测试等确定超声探头的参数;其次,根据超声探头元件参数设计其驱动电路;然后,设计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串口屏的超声脉冲发射与控制系统;接着,对整体完成的超声治疗仪进行整体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最后,构建兔尿道重建模型,将8只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立即接受该超声治疗仪对其尿道部位的治疗,参数设置为超声频率2 MHz,脉冲间隔10 ms,输出声强0.73 W/cm 2。治疗频率为2次/周(周二、四),每次照射10 min,持续4周;模型组则不接受任何治疗,用Image J软件对兔尿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染色阳性区域的面积占比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尿道周长。 结果:添加了吸声材料的结构治疗腔内声压分布较为均匀,驻波比均值为1.11,结构设计满足设计期望。整体性能测试中3枚超声换能器自然焦点位置均为10 mm,声场分布一致性满足实验要求。各换能器峰值声压与电源电压关系接近线性。输出声强范围为0.35~0.74 W/cm 2,满足实验要求。随着超声输出,测试点温度缓慢升高,此实验最高可使组织温度升高3.3 ℃,不会导致组织热损伤发生。动物实验表明,实验组兔尿道组织中TGF-β1免疫阳性面积分数[(4.21±1.32)%]小于模型组[(8.53±3.43)%]( t=?4.24, P<0.001);实验组兔尿道组织中TNF-α免疫阳性面积分数[(5.14±2.72)%]小于模型组[(7.23±1.57)%]( t=?3.37, P<0.05);实验组兔尿道组织中MMP-2水平[(10.65±2.24)%]高于模型组[(6.98±2.74)%]( t=2.19, P<0.05);尿道周长[(12 209±2 743)μm]高于模型组[(10 127±2 237)μm]( t=15.46, P<0.05)。 结论:成功设计了一台专用于兔尿道瘢痕的超声治疗仪,可用于超声对兔尿道瘢痕治疗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基质刚度通过FAK/ROCK-1/YAP通路调控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质刚度对尿道成纤维细胞(UFBs)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获得的尿道瘢痕组织中提取原代UFBs;用聚二甲基矽氧烷分别以60∶1(Soft)、40∶1(Moderate)、30∶1(Stiff)的比例加入固化剂,制备不同刚度的基质凝胶,将UFBs接种其上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在不同刚度基质凝胶上生长的UFBs形态学特点;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FBs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表达水平;进一步检测FAK/ROCK-1/YAP通路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整合素抑制剂Cilengtide (20 ng/ml)对其影响,探索基质刚度是否通过此通路影响UFBs活化;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随着基质凝胶刚度的增加,接种其上的UFBs形态由椭圆形转变为偏梭形,细胞伪足增长、增多;Soft、Moderate、Stiff组UFBs的α-SM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40±0.004、0.815±0.030和1.385±0.051, F=989.247, P<0.05);collagen Ⅰ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8±0.004、0.947±0.021和1.263±0.028, F=2 415.159, P<0.05);collagen Ⅲ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4±0.005、1.089±0.017和1.374±0.038, F=1 661.310, P<0.05),均随基质刚度增加而升高;Stiff组中UFBs的p-FAK(1.282±0.029比0.430±0.009, t= 48.262, P<0.05)、ROCK-1(1.366±0.111比0.474±0.034, t=13.300, P<0.05)和YAP(1.272±0.020比0.908±0.007, t=30.254, P<0.0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oft组,而p-YAP(0.589±0.006比1.028±0.008, t=-74.860, P<0.0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oft组;在加入整合素抑制剂Cilengtide后,基质刚度增加引起的p-FAK、ROCK-1、YAP和p-YAP表达改变均减弱。 结论:细胞外基质刚度通过整合素介导的FAK/ROCK-1/YAP通路调控人尿道成纤维细胞活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