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变迁及辅助管理技术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超过70%的子宫颈癌是由HPV16、18引起.当前,我国宫颈癌筛查指南要求,HPV16/18型感染的妇女转诊阴道镜检查.然而,临床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不践行指南建议、阴道镜质控不过关、随访策略执行不满意等,使得部分高风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本文比较了国内外指南的异同,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指南中关于HPV16/18型感染患者临床管理方式的变化;重点分析对于HPV16/18型感染患者,采用风险评估的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的必要性.展望未来,对HPV16/18感染者的精准筛查和分流管理模式,将有助于防止大部分宫颈癌的发生,是宫颈癌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突发重大传染病批量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模式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极大影响.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区域内公立医院承担着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救治职责.本研究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批量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实践为例,探索批量急危重症患者分区、分型、分级救治,院前紧急预检分诊,四级闭环救治等新的救治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我国健康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健康管理学作为医学新学科、医学创新体系、新兴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新业态,在中国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学术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与经验,在我国慢病防控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健康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还是科技创新、公益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健康管理学未来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以构建与实施健联体为核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实践与感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后依法采取的首要措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的关键,也是快速控制疫情的前提。本文将流调在疫情响应中的本质归结为应急处置,指出流调的根本目的是控制疫情,通过运用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案例,围绕“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现场快速处置、形成与验证假设、撰写报告加以阐述,并提出流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本文突出强调了现场调查的作用,提出在现场不但要侦查,还要假设,更要快速处置,并应及时将现场经验与发现问题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策略措施。本文还重点强调了通过全面查摆调查证据,形成和完善“证据链”,进而服务于验证假设的思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百年不遇,总结宝贵的现场流调经验将有助于我国精准处置疫情、保持病例动态清零状态以及应对未来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消化内镜中心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疫情期间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对下一步疫情防控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为今后各内镜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为什么已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危险分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已经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的人群,预防的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2017年以前,这些患者在血脂管理相关指南中均界定为极高危人群。近几年,国内外多部指南和共识相继提出对ASCVD患者进一步危险分层,虽然在危险分层的命名和标准上有一些差异,但目的都在于通过对具有更高复发危险的ASCVD患者采取更积极的降脂治疗措施,达到更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进一步改善二级预防人群的预后。为了诠释其必要性,该文总结了ASCVD患者危险分层的3方面的依据,以推动临床实践中更新的二级预防降脂策略的实施,有效改善中国ASCVD二级预防的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强化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专科培训和多媒体教育干预为主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在临床实习学生标准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科教科和感染管理科结合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设计并制作了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视频。视频内容涉及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两个方面,重点通过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来强化196名医护学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医院感染防控及职业防护技能。从理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实习学生实施标准预防的态度和依从性、两组学生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标准预防教育培训的效果。采用SPSS 18.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除对实施标准预防的不利因素的认识外,理论考试成绩、医院感染风险的认知、标准预防的意义认知、实施标准预防的有利因素、自我效能评价、标准预防依从性自我评价等6项,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实习学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 vs. 7.14%; χ2=4.69, P<0.05)。 结论:贯穿整个实习期的多元化标准预防教育干预,拓展和加深了学校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认知和应对技能,保障了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常态化医院管理考核体系。方法:把企业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以零缺陷管理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各系列的多种质量考核细则,建立一套“医院缺陷管理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它涵盖医疗、医技、药事、护理、医院感染、科研、教学、行风、党建、后勤及科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解决全院管理中常见的、突出的缺陷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的应用实践,检验其可行性及优势。结果:通过4个月的运行,医院缺陷明显降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得以提升。结论: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完全可行的,考核系统在量化、操作及全面性等方面都优于现行的多个分散的考核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疗效比较研究中新用药者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因其可以避免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倚,具有诸多优点,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干预效果的金标准。但RCT整个研究过程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大,且与实际临床实践有一定差距,无法推断在存在并发症、伴随治疗等情况下的风险和效益。由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管理署提出的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可用于系统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和监测健康状况的不同干预措施、防治策略等在现实世界中的效果,可以作为RCT的一种有益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一级预防措施。随着中国HPV疫苗应用的加快,开展HPV疫苗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能够指导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于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和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信息化和HPV疫苗接种现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案例,阐述了HPV疫苗接种和评价的数据链,介绍了RWS的研究设计、研究方向、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统计分析,对开展HPV疫苗RWS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HPV疫苗应用的RWS,促进中国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