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医证型与NT-proBNP、miR-214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微小核酸(miR)-214 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到我院治疗的 150 例I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ICM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对比各中医证型患者临床资料、血清NT-proBNP 水平、miR-214 相对表达水平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连续 24h 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连续 24h内 5min的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连续 24h相邻RR间期的平方根值(rMSSD)、连续 24h相邻的RR间期差值在 50ms以上的百分比(PNN50)].结果:150 例ICM患者中,气虚血瘀型占 22.00%、阴虚血瘀型占 20.00%、气虚血瘀水停型占 18.67%、阳虚血瘀型占16.00%、阳虚血瘀水停型占 23.33%.各组辨证分型血清NT-proBNP水平、miR-214 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辨证分型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miR-214 相对表达水平及心率变异性指标与ICM患者中医证型存在关联,上述指标可成为鉴定ICM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型、证素的临床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86例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为严重创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诊创伤科、重症医学科、内科住院患者中符合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的病例107例,符合纳入标准共计86例,应用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病位、病性证素进行统计分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总体归属于血瘀气滞证、脾肾阳虚水停证、瘀结水留证、热毒炽盛证、脾肾气虚血瘀证、肝肾气血两虚证及痰湿中阻证;病位证素10个,尤以肾、脾、胃、肝、膀胱比较多见;病性证素12个,尤以血瘀、毒、阳虚、水停、气虚、血虚、气滞、湿、闭等比较常见.结论 86例严重创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相符合,辨证素更明确地揭示了疾病发生的病位、病性及病理因素,更能形成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论治用药.故而当临床中可采用证素辨证来避免医者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偏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虚气留滞"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代谢障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留滞,相互胶结,生为浊毒,浊毒一方面持续损伤五脏、脉络及气血,另一方面其性顽固,难以根除.宗气亏虚无以运化血液,导致血瘀脉中,甚者溢于脉外.久瘀导致新血不生,进一步加重气虚;痰浊水饮之邪停聚于脏腑,影响五脏功能.脾受困难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升清不及,肺受损则影响清气的吸入及宗气输布."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导致DCM及代谢障碍逐步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龚旭初运用温通法治疗外科杂病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2024/8/24
外科疾病多由火毒所生,治以清热为主.龚旭初教授认为尚有诸多外科疾患或因素体阳虚,或因病程日久耗伤正阳,或因过施寒凉攻伐、手术刀圭、化学药物所伤,致痰凝、血瘀、水湿之邪来犯而生.龚师认为此类外科疾患病机以阳虚为本,痰凝、血瘀、水湿为标,治法的核心在于温通.温通法是温法与通法的结合,温即温阳补虚、温经散寒,通乃通达、消散.如治疗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之桥本甲状腺炎可使用温补脾肾、化痰散瘀之法,方选阳和汤;治疗阴寒血瘀证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使用温经散寒、化瘀通脉之法,方选当归四逆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脾阳亏虚、水湿停滞证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使用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法,方选理中汤合五苓散.临证运用须以精准辨证为前提,紧扣核心病机,把握本虚标实,温通结合,相须为用,方可奏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心病科住院的80例辨证为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完成治疗40例)和观察组(40例,完成治疗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脐灸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超指标(包括LVEF、LVEDD、LVESD)、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积分,监测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865,P=0.049).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F、LVEDD、LVESD、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超过了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低血压、皮肤过敏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脐灸治疗阳虚血瘀水停证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从水、虚、瘀论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三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基于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结合心力衰竭前期(pre-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症状期(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晚期(advanced heart failure)临床特征,探讨不同阶段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本文总结提炼水、虚、瘀 3 个核心证候要素,认为水饮贯穿三期始终,随着病情推进,心阳由郁转虚,饮邪逐渐深入,血瘀日益突显,病位由上焦向中下焦动态发展.提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治疗三法:即心力衰竭前期主要病机为肺气不利、水饮内停,治以利气宣肺、利水化饮法,代表方茯苓杏仁甘草汤;心力衰竭症状期主要病机为阳气虚损、水饮内动,治以升阳益气、温阳化饮法,代表方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心力衰竭晚期主要病机为阳虚血瘀、水饮上凌,治以温阳活血、利水逐邪法,代表方真武葶苈汤.临证时可根据患者兼症灵活加减,并注重患者日常调护.本文从水、虚、瘀探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分期证治规律,以期为分期论治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提供中医临床借鉴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从"血不利则为水"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血脉辨证
编辑人员丨2024/3/23
从"血不利则为水"的角度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中医证治,认为"血瘀水停"是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重要病机,气病尤其是脾肾阳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临证在重视治血、治水和治气的同时要兼顾治络,以经方为本,活用虫类药和藤类药,补气兼顾温阳,活血兼顾逐瘀,通络兼顾养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肝硬化腹水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总结周仲瑛辨治肝硬化腹水的学术经验.中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邪盛,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气、血、水互结形成鼓胀.整理分析周仲瑛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相关病案,发现湿、热、郁、气滞、血瘀、水停等多种病理因素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正虚证混杂出现,动态演变,呈现复合病机.针对肝硬化腹水的复合病机,周仲瑛强调审机论治,多法并用,灵活运用通利二便法、理气开郁法、清热祛湿法、化瘀通络法、扶正补虚法等,复法组方,随症配伍,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2则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布和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素的分布特点以及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92 年4 月30 日—2022 年4 月30 日收录的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相关临床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录入Excel 2019,对证型、证素、处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并使用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49 篇文献,涉及中医证型25 个,证素10 类,药物 94 味.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型;病性证素以心、肾为主,病类证素以阳虚、水停为主.苓桂术甘汤原方药物为使用频次最高的四味药物,加味药中以黄芪应用最为常见,加味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获得药物关联规则 23 条.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心力衰竭的特征和规律,与阳虚、气虚等本虚之证,水饮、血瘀等病理因素,水肿、喘促等症状密切相关,体现出标本兼顾,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的组方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气化理论探析五苓散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脏腑功能气化是气化的核心部分,而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持着人体的气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病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相异的临床症状,病机和证候不断变化,HFpEF早期以血瘀水停的实证为主,中期以心肺脾虚、瘀水互结证为主,晚期以阳虚水泛、气虚血瘀之证为主,均与气化异常有关.《伤寒杂病论》中的五苓散具有温阳利水、气化三焦之功,能够布津散气,而这也有益于血脉病的恢复.本研究基于气化理论探析五苓散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