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归丸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肾阴虚证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肾阴虚证大鼠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雌性未交配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透明带3(ZP3)和灌胃左旋甲状腺素钠复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肾阴虚证模型;于造模同时左归丸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于实验第0、7、14、21天测定大鼠体重、耳温,计算卵巢指数、子宫指数、甲状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皮质醇、FSH、LH、雌二醇(E 2)水平,并计算cAMP/cGMP比值。HE染色观察卵巢病理形态学改变。 结果:实验第14、21天,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体重升高( P<0.05),耳温降低( 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卵巢指数、子宫指数、甲状腺指数降低( P<0.05),血清cAMP/cGMP、皮质醇、FSH、LH水平降低( P<0.05),E 2水平升高( P<0.05)。 结论:左归丸对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ZP3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肾阴虚证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阴虚胃痛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和炎症介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阴虚胃痛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3只和造模组59只,造模组给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自由饮+灌胃,同时给予饥饱失常法复合因素干预制备CAG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及阴虚胃痛胶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阴虚胃痛胶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5.2 mg/kg、410.4 mg/kg、820.8 mg/kg阴虚胃痛胶囊溶液灌胃,维酶素组给予270 mg/kg维酶素溶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干预8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胃黏膜超微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免疫法检测胃组织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腺体减少;透射电镜显示壁细胞和主细胞结构被明显破坏,TNF-α、IL-1β的表达高(P<0.05),IL-4、IL-10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阴虚胃痛胶囊中剂量、高剂量组及维酶素组HE提示腺体改善,透射电镜提示壁细胞和主细胞结构恢复,胃黏膜中TNF-α、IL-1β表达低(P<0.05),IL-4、IL-10表达高(P<0.05).结论:阴虚胃痛胶囊可明显促进CAG大鼠胃黏膜异常超微结构的恢复,抑制炎症介质TNF-α、1L-1β表达,促进抗炎因子IL-4、IL-10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熟地黄上调木糖基转移酶Ⅰ信号途径促进阴虚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木糖基转移酶Ⅰ(xylt-1)信号途径探讨熟地黄及其活性成分地黄苷D、梓醇对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的调控机制.方法 (1)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熟地黄组,30 g·kg-1),每组8 只,雌雄各半.采用辛温燥湿利湿中药复方(30 g·kg-1)灌胃诱导建立阴虚大鼠模型,早晚各 1 次,连续10 d.造模结束后,治疗组灌胃熟地黄水煎液,早晚各 1 次,连续 10 d.测定记录大鼠体质量并通过旷场行为学实验检测其活跃度、穿格次数及总路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qPCR法及全自动毛细管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xylt-1、多配体蛋白聚糖 1(SDC-1)、早期生长反应因子 1(EGR1)、谷氨酸脱羧酶 1(GAD6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HPLC法检测脑组织中GABA含量.(2)采用siRNA沉默大鼠高分化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xylt-1 基因,细胞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沉默组、沉默+地黄苷 D(10 μmol·L-1)组、沉默+梓醇(10 μmol·L-1)组.采用 qPCR 法检测细胞中 xylt-1、SDC-1、EGR1、GAD67 mRNA表达水平;HPLC法检测细胞内、外液GABA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SDC-1 表达水平.(3)采用慢病毒转染PC12 细胞过表达xylt-1 基因,细胞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空载组)、过表达组.然后采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xylt-1、SDC-1、EGR1、GAD67 mRNA表达水平;HPLC法检测细胞内、外液GABA含量.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活跃度显著升高(P<0.01),穿格次数及总路程显著增加(P<0.01);血清LH、FSH、GnRH、CRH、T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海马及大脑皮层组织中的GAB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脑组织中的xylt-1、SDC-1、EGR1、GAD67 mRNA(海马、大脑皮层组织)及蛋白(下丘脑、大脑皮层组织)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经熟地黄干预后的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活跃度显著下降(P<0.01),总路程明显缩短(P<0.05);血清LH、FSH、GnRH、CRH、TR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海马及大脑皮层组织中的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脑组织中的xylt-1、SDC-1、EGR1、GAD67 mRNA(海马、大脑皮层组织)及蛋白(下丘脑、大脑皮层组织)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沉默组细胞的xylt-1、SDC-1、EGR1、GAD67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细胞内、外液中的GAB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细胞中SDC-1 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沉默组比较,沉默+地黄苷D组细胞的xylt-1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梓醇组细胞的xylt-1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沉默+地黄苷D组、沉默+梓醇组细胞的SDC-1、EGR1、GAD6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细胞内、外液中的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中SDC-1 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3)与正常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的xylt-1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的SDC-1、EGR1、GAD6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细胞内、外液中的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脑内可能存在调节GABA合成的xylt-1/SDC-1/EGR1/GAD67 通路,熟地黄可能通过上调该通路提高脑内GABA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纹状体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Parkin、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D阴虚动风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黑质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PD阴虚动风证模型.将65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150 mg/kg)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1.75、3.5、7 g/kg)组,另取2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3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28 d.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和生化试剂盒分别检测纹状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COXⅣ)活性,HE染色观察纹状体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增加,游泳评分降低(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降低(P<0.01),神经元排列混乱、数量减少、细胞肿胀,部分细胞核皱缩,空泡形成,边界模糊,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减少,游泳评分升高(P<0.01),纹状体ATP含量及COXⅣ活性升高(P<0.05,P<0.01),神经元数量增加、排列趋于整齐、形态有所改善,纹状体PINK1、Park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P<0.01),α-sy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以美多芭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5,P<0.0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改善PD阴虚动风证大鼠行为学症状,可能通过调节纹状体PINK1、Parkin、α-syn表达,进而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发挥治疗PD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地黄颗粒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治疗 PD阴虚动风证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颗粒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变化治疗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的分子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 26 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 13 只,其余大鼠采用 6-羟基多巴胺(6-OHDA)脑部偏侧注射损毁黑质法制备PD阴虚动风证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50 mg·kg-1),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75、3.5、7 g·kg-1),每组 13 只.各组连续灌胃给药 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神经行为学表现;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及 q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脑部损毁侧纹状体组织中泛素(UB)、泛素激活酶(UBE1)、泛素结合酶(UBE2A)、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阳性细胞表达、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部损毁侧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旋转圈数、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差,易激惹,肢体震颤,行动迟缓,毛色黯黄,饮食少,体质量减轻,旋转圈数增加、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减少(P<0.01),损毁侧纹状体中UB、UBE1、UBE2A、UCH-L1 阳性细胞表达、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DA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有所改善,旋转圈数减少、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增加(P<0.05,P<0.01),UB、UBE1、UBE2A、UCH-L1 阳性细胞表达、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5,P<0.01),DA含量增加(P<0.01);行为学检测及各指标表达水平以美多芭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P<0.05,P<0.01),此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调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少异常蛋白聚集,从而减轻DA含量缺失,发挥治疗PD阴虚动风证的作用,并以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脑立体注射法制备PD阴虚动风证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50 mg/kg)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75、3.5、7 g/kg),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共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神经行为学,HE染色观察黑质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损毁侧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结构,免疫组化、Western b1ot及RT-qPCR法检测DJ-1、IP3R、GRP75、VDAC1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增加(P<0.01),游泳评分降低(P<0.01),悬挂时间减少(P<0.01),黑质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受损,黑质内神经元出现线粒体肿胀变性,线粒体嵴消失等损伤,损伤侧黑质DJ-1、IP3R、GRP75、VDAC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P<0.01),游泳评分升高(P<0.01),悬挂时间增加(P<0.01),线粒体形态结构损伤减轻,损伤侧黑质DJ-1、IP3R、GRP75、VD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效果与美多芭相当(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调控DJ-1、IP3R、GRP75、VDAC1表达促进内质网-线粒体稳态,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DA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D)阴虚动风证大鼠黑质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向黑质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PD阴虚动风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多芭组和复方地黄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予相应溶液灌胃,连续28 d.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黑质形态变化,RT-qPCR检测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LC3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受损黑质p-PI3K、p-AKT、p-mTOR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受损黑质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62、LC3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增加,爬杆时间延长,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减少(P<0.01);黑质神经元排列紊乱,胞核固缩、结构模糊;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升高,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LC3B mRNA和LC3BⅡ/Ⅰ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多芭组及复方地黄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减少,爬杆时间缩短,悬挂时间及移动格数增加(P<0.01);黑质神经元数目增多,结构形态明显改善;受损黑质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降低,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降低,LC3B mRNA和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以复方地黄颗粒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P<0.05,P<0.01),与美多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受损黑质自噬能力,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治疗P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汗液分泌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评估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的汗液分泌情况,并探讨其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 18 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每组 6 只.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模型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行双侧去卵巢手术,术后第 7 天给予L-甲状腺素(92 mg/kg),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7d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阳性药组每日灌胃清骨散汤剂(7.3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天 1 次,共 14 d.采用和田-高垣试剂着色法测定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cAMP、cGMP、LH、GnRH、E2 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足趾肉垫组织的激动M3 胆碱能受体(M3R)、激动β2 得上腺素能受体(β2 AR)、水通道蛋白 5(aquaporin,AQP5)表达水平.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出现体温升高、双耳发红、易激惹、毛发干枯等阴虚证的典型行为学表现,且大鼠汗液分泌显著增多.(2)模型组血清cAMP水平显著升高,cGMP水平显著降低,cAMP/cGMP比值显著升高,LH、GnRH水平显著升高,E2 水平显著降低.(3)大鼠足趾组织的M3R表达下调,β2AR、AQP5 表达水平上调.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体温降低、毛发脱落减少等阴虚证典型行为学表现缓解;血清cAMP水平显著下降,cAMP/cGMP比值显著降低,LH、GnRH水平降低,但不影响血清E2 水平.大鼠足趾组织的M3R上调,β2AR、AQP5 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去势联合L-甲状腺素建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汗液分泌显著增多,其机制可能与cGMP、cAMP及其在汗腺上调控汗液分泌的关键蛋白M3R、β2AR、AQP5 的变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阴虚动风证6-OHDA模型大鼠黑质α-syn、VAPB、PTPIP5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黑质 α-syn、VAPB、PTPIP51 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6-羟基多巴胺(6-OH-DA)PD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Model组、Madopar组、CLD组、CMD组、CHD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SO组注射抗坏血酸,每组13只.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RT-PCR、免疫组化检测黑质 α-syn、VAPB、PTPIP51 表达;HE染色观察黑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黑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ELISA检测各组黑质组织ATP含量变化.结果 与NC组和SO组比,Model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增加,α-syn表达升高,VAPB、PTPIP51表达降低,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胞体皱缩,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ER-线粒体接触距离变大,ATP含量降低;与Model组相比,Madopar组和CLD组、CMD组、CHD组大鼠旋转圈数和爬杆时间减少,α-syn表达降低,VAPB、PTPIP51表达升高,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线粒体形态有所改善,ATP含量增加,呈量效差异性,Madopar组和CHD组相对疗效较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能够减轻PD大鼠行为症状,并可能通过下调α-syn表达,上调PTPIP51、VAPB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治疗P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白芍总苷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白芍总苷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一贯煎组、白芍总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连续6周腹腔注射2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并灌胃甲状腺片(30 mg/kg)以制备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造模期间,空白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蒸馏水,一贯煎组及白芍总苷组大鼠分别灌胃一贯煎水煎液(635 mg/kg)及白芍总苷混悬液(50 mg/kg),连续6周.给药期间每2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肛温;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24 h摄食量和摄水量、舌面湿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含量,并计算cAMP/cGMP;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含量;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胶原面积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2、4、6周体质量降低,第2、4、6周肛温升高,24 h摄食量增加;cAMP升高、cGMP下降、cAMP/cGMP升高,IL-1、IL-6、TNF-α含量均升高,IL-10、IL-1Ra含量均降低,ALT、AST、γ-GT、ALP、TBIL、TBA水平均升高,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增加,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磷酸化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组大鼠第2、4、6周肛温下降,24 h摄食量和饮水量减少,舌面湿度升高;一贯煎组和白芍总苷组大鼠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下降,IL-1、IL-6、TNF-α均下降,IL-10升高,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降低;白芍总苷组大鼠ALT、AST、γ-GT、ALP、TBIL均下降,PI3K、AKT和mTOR mRNA及蛋白磷酸化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白芍总苷对化学性肝损伤肝阴虚证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发挥白芍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