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并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排名前10位的症状、体征为尿频、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腰膝酸软、头晕、尿急、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失眠、便秘.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医证候以脾肾两虚证占比最多(29.82%),其余依次为肾虚瘀阻证(21.49%)、气阴两虚证(20.61%)、气血亏虚证(20.18%)、气滞血瘀证(7.89%).③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阴虚、血瘀、血虚、湿热,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脑、心.结论 前列腺癌的病位涉及肾、脾、肝、脑、心,多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可分为脾肾两虚证、肾虚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其中脾肾两虚证占比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管裂孔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HH)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确诊的HH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临床信息,完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判定及胃镜下表现分类,进行分析。结果:300例HH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不完全相同(χ 2=88.140, 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郁质(58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51例)、痰湿质(45例)、阳虚质(27例)、阴虚质(21例)、平和质(17例)、血瘀质(17例)、特禀质(8例);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分型存在明显的属性关联(χ 2=129.753, P<0.05),其中肝胃郁热证与湿热质、阴虚质对应;脾胃湿热证与痰湿质对应;脾胃虚寒证与阳虚质、气虚质对应;气郁痰阻证与血瘀质、气郁质对应;气虚血瘀证与气虚质对应;胃镜下表现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的属性关联(χ 2=123.189, P<0.05),其中无食管炎与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对应;反流性食管炎A级与湿热质、气郁质对应,B级与湿热质、气郁质对应,C级无明显对应关系,D级与阴虚质对应。 结论:HH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多见,且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有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聚类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讨儿童难治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2015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脑病专科门诊183例3~18岁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和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频数描述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结果:183例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的中医症状聚类为6类,得到5类证型,其中类脾虚肝旺夹湿证占比最大(27.32%),后依次为类痰火扰神证(21.31%)、类风热犯肺证(18.03%)、类痰气交阻证(17.49%)、类阴虚夹湿证(15.85%)。结论:通过对本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相关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得出该病症的常见中医证型,为其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病症组成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DPN中医病症组成规律及病机特点,为提高中医药治疗DPN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20年1月343例DPN住院患者四诊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使用中医理论进行解释。结果:343例DPN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200例,以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夜尿频多、肢体疼痛等症状出现次数较多;主要舌象为苔薄白、舌黯红、舌淡红等;主要脉象为脉弦、脉细、脉沉等。肢体麻木、口渴引饮、口干、苔薄白、夜尿频多等与其他病症的关联程度较高。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重组出4种证型,分别为瘀血阻络证,肾虚血瘀、胃热伤阴证,脾虚痰湿证,热毒内蕴、正虚邪恋证。结论:DPN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治疗时应注意调护脾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梅国强运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肺癌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梅国强教授运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痰热阻肺型肺癌的临证经验.认为痰热阻肺型肺癌的关键病机为痰热毒蕴,并根据气滞、瘀血、毒邪、痰湿、气虚、阴虚等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致病作用,治疗主张在清热化痰的基础上配合宣肺止咳、解毒散结、理气活血、祛湿、补益气阴等法,多法并用,灵活配伍.临证以清热化痰之小陷胸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于肺系症状轻微者,常用小陷胸汤加味;对于肺系症状明显者,常用自拟麻杏陷胸汤加减;对于病涉少阳者,常用柴胡陷胸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曹继刚从"肝虚肾实"论治勃起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曹继刚教授认为"肝虚""肾实"为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肝虚"即肝气血阴阳亏虚,致肝藏血和疏泄功能失司;"肾实"即风寒湿热瘀等实邪阻滞肾中,致肾藏精和主水功能下降.治疗上,"肝虚"治以补,顺气通达,肝阴虚以一贯煎加减,可搭配丹栀逍遥散,肝血虚以当归芍药散加减,肝气虚选补中益气汤合曲直汤,肝阳虚方选暖肝煎加减;"肾实"治以泻,疏泻病邪,肾风证以升麻胃风汤加温肾引经药治疗,肾湿证用十枣汤合龟鹿二仙膏,肾实寒选四逆散合济川煎,肾实热以舟车丸合生脉散加减,肾血瘀证处以四物汤合补阳还五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现代文献的糖尿病足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足(DF)的中医证候、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及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12月收录的糖尿病足中医临床相关文献,提取符合纳排标准文献中的中医证候、证候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文献,整理后规范证名得到57种中医证候,证候总频次为10 035次,最常见的DF中医证候类型为瘀血阻络、气阴两虚、湿热毒盛、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血瘀等;涉及8种病位证素,其中脉络、筋(肉)、肾、脾、肝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涉及11种病性证素,其中实性证素共7个:瘀>热>湿>毒>寒>气滞>痰,总计占比为60.90%;虚性证素共4个:气虚>阴虚>血虚>阳虚,总计占比为39.10%;证素组合形式以两证素组合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总数的61.83%.结论:DF中医证候复杂,病位主要在脉络,与肾、脾、肝三脏有密切关联,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为本,瘀热湿毒为标,证素组合形式复杂,多种证候要素常相兼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 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肺结节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29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甲基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95例)和阴性组(20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每组81例.从病历中提取患者结节特点及临床症状,运用证素辨证学和因子分析总结中医证素并命名证候,比较两组结节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 两组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性质、结节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汗出明显、苔黄腻、脉细、脉沉、食欲不振和尿少等症状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痰色白、痰多质稠、齿痕舌和脉滑等症状占比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脾、肾、饮、气虚、阴虚、阳虚等证素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21%;阴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5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043%.阳性组证候以脾肾(心)虚弱证为主,阴性组证候以痰饮阻肺证为主.结论 肺结节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甲基化阳性患者以虚为主,虚处留邪是促使邪积成毒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阴性患者祛实为先、阳性患者调补为主,可将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和柔肝活血等作为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