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在阿片类药物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沟通达标教育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阿片类药物性便秘(OIC)患者疾病认知、胃肠活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OI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胃肠电图仪参数及便秘症状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1例失访,观察组2例因转院退出,最终对照组59例、观察组58例完成研究.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升结肠波幅及蠕动频率为(139.45±20.34)μV、(7.90±1.56)次/min,横结肠波幅及蠕动频率为(140.77±17.21)μV、(7.90±1.44)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120.34±15.27)μV、(6.77±1.24)次/min、(129.45±15.23)μV、(6.88±1.27)次/min(P<0.05);观察组克利夫兰便秘评分量表评分为(8.11±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1.34±2.14)分(P<0.05);观察组Bristol大便性质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沟通达标教育结合穴位按摩可改善OIC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加快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 M( Q1, 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 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 M( Q1, 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 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 M( Q1, 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 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 HR=0.876,95% CI:1.224~6.641, P=0.004)和PFS( HR=0.675,95% CI:1.742~5.930, P=0.031)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慢性便秘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便秘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发病率连年升高,严重危害机体健康,并且发病趋势呈年轻化。原发性慢性便秘包括正常传输型便秘、直肠排空障碍和慢传输型便秘,并且亚型之间有着明显的重叠,给临床诊疗带来困难。随着对原发性慢性便秘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诊疗策略被应用于临床。本文归纳了当前与滥用阿片类药物无关的原发性慢性便秘的定义、分型、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以及诊疗进展,旨在提高对慢性便秘的认识,为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动力障碍13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肠动力障碍(E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13例行小肠测压的E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小肠压力测定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13例患者中,小肠压力测定结果1项异常9例,2项异常2例,3项异常2例。患者均有便秘病史,5例以便秘起病行结肠次全切除术。3例患者伴有严重腹痛,其中1例依赖阿片类药物。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均获得营养学改善及症状减轻。结论:ED是明确定义的疾病,具有清晰的诊断标准,部分患者外科治疗可以改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单次胸段硬膜外阻滞为主的多模式镇痛在儿童Nuss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单次胸段硬膜外阻滞为主的多模式镇痛用于儿童漏斗胸Nuss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Nuss手术的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单次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T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各21例。T组患儿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取侧卧位行单次胸段硬膜外阻滞,G组患儿气管插管后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毕两组均使用电子泵静脉镇痛(自控+持续给药模式)。记录所有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1 h、6 h、12 h、24 h及48 h静息疼痛评分及术后0~1 h、1~6 h、6~12 h、12~24 h、24~48 h各时间段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次数;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便秘、疼痛等并发症以及T组硬膜外阻滞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瑞芬太尼用量:T组[(0.14±0.13)μg·kg -1 ·min -1]少于G组[(0.30±0.14)μg·kg -1 ·min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 h、6 h、12 h静息疼痛评分:T组[(0.57±0.51)分、(2.95±1.99)分、(2.71±1.66)分]小于G组[(5.20±2.44)分、(4.55±2.12)分、(4.43±1.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24 h和48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各时间段PCIA按压次数:T组[(0.67±0.48)次、(3.52±2.46)次、(1.91±1.09)次、(3.32±1.65)次、(7.83±5.15)次]均少于G组[(2.00±1.41)次、(6.80±3.65)次、(6.22±3.78)次、(11.74±7.16)次、(16.90±12.4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需要补救镇痛的患儿例数T组(5例)少于G组(14例)( P<0.05);恶心患儿例数T组(9例)多于G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呕吐和便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组均硬膜外穿刺成功,无一例穿刺相关并发症。 结论:以单次胸段硬膜外阻滞为主的多模式镇痛用于儿童Nuss手术可以减少静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术后早期镇痛效果优于单纯静脉镇痛泵,可提高患儿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枳实消痞丸化裁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气滞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枳实消痞丸化裁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气滞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OI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住院的70例脾虚气滞型OI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枳实消痞丸化裁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中文版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及血清胃肠激素[P物质(SP)、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排便频率,排便费力,排便时间,腹胀,下坠、不尽及胀感,粪便性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排便费力,排便时间,腹胀,下坠、不尽及胀感,粪便性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C-QOL量表中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焦虑及满意度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QOL量表中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焦虑及满意度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IP、MTL、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IP水平低于治疗前,MTL、S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S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枳实消痞丸化裁方联合穴位贴敷能降低脾虚气滞型癌痛患者OIC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考虑与其能调整胃肠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联合应用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对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病房、利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选取符合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诊断标准及便秘津亏肠燥证辨证标准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64)与观察组(n= 164).两组患者均参照《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 mL空腹服用)及相应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耳穴压豆3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均排便次数、平均排便间隔时间,干预前后的便秘症状、便秘相关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便秘的显效率(31.71%)高于对照组(8.54%),且两组便秘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均排便次数及平均排便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及相关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且观察组便秘症状及便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均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干预可改善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的便秘情况,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理念,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电针缓解癌痛患者阿片耐受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观察电针缓解癌痛患者阿片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两组均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电针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旁开 15 mm处非穴位点进行电针治疗.观察两组阿片耐受指数、爆发痛的次数和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EORTC QLQ-C30)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电针组阿片耐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爆发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治疗后情绪、躯体、认知和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电针组治疗后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电针组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可减少癌痛患者镇痛治疗期间阿片耐受的发生,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阿片类药物及其使用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自 20 世纪以来,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的镇痛方案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的镇痛方式,但阿片类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便秘、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引起痛觉过敏、阿片类药物成瘾等.为实现"舒适化医疗",提高患者医疗体验和生存质量,镇痛药物用药方案的改良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重点阐述阿片类药物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究丁香骨痛方外敷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痛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的骨转移癌痛阴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阿片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7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止痛疗效、生活质量、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血浆ET-1浓度等.结果: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在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香骨痛方穴位贴敷可进一步减轻疼痛,降低血浆ET-1浓度,缓解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