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护理学"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实验互补充的基础护理学课程"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级护理学本科8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抽样确定5至8班为对照组,1至4班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隐性逃课中自我调整维度、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91.30±10.38)、(23.30±4.50)、(82.31±10.06)、理论(72.31±10.13)、操作(87.93±4.60)],均高于对照组[(87.31±16.40)、(21.23±4.51)、(79.42±9.79)、理论(70.14±9.67)、操作(86.50±4.67)];隐性逃课中学业认知、学习习惯、课堂认知、学习环境4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护理学"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学生隐性逃课,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思政认知和改进建议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医学硕士研究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改进建议,为改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编问卷于2022年5月对新疆医科大学2021级18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名(5.4%)研究生对课程思政很了解,131名(70.8%)有一定了解。183名(98.9%)研究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课程思政,179名(96.8%)研究生认为课程思政环节对个人三观有很大影响或有一定影响。183名(98.9%)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补充思想政治相关理论,181名(97.8%)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显性思政引导,171名(92.4%)研究生认为教师经常、适度隐性思政引导。教学方式方面,建议增加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最多,有123人(66.5%),在教学内容方面,建议多融入社会时事热点的研究生最多,有144人(77.8%)。结论:目前医学研究生对课程思政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较高,教师的教学应注重灵活运用实践活动,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尝试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多融入时事热点和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患者临床的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对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重点阐明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现实必要性。通过一些真实、完整案例的小组讨论教学过程,详细说明学科整合型PBL课程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课程思政,隐性渗透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贴近患者临床,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安慰水平。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国家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的首肯、学生好评,效果明显,能扎实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提高基础医学课程之间和基础医学与临床的双向整合能力;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英语课程听说教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共情式"培育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除了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本文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核和引领,采用"共情"的方式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融入医学英语听说教学之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围绕职业道德规范、医学伦理关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确立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主题,设计了"共情导入""分析点评""讨论启发""模拟再现"4种教学环节,实现从"情感认同"到"内化于心"再到"外化于行"的隐性培育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对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本文基于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等借助于SWOT分析工具进行探析,进而从SO发展型策略、WO争取型策略、ST拓展型策略和WT保守型策略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和对策。从形式上讲,文章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工具来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与发展问题。从内容上讲,加快建设医学人文期刊等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发挥人文教育实践功能、加强医学人文隐性课程建设、加强临床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等,都对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课程思政融入中药炮制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药炮制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选修或必修专业课程,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中药炮制学还具有隐性进行专业人才育德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中的丰富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和与课程知识模块的无缝化对接,建设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现代中药炮制学教学模式,做到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隐性课程视角下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了解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基于隐性课程视角,培养并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内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455名,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认知维度得分(63.39±11.02)分;勇气维度得分(69.04±10.70)分;耐心维度得分(47.28±9.54)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受到学生是否熟悉护理人文关怀内容、学校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浓厚、民族、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性别、自己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过照顾患者的经历、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里等8个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人文关怀内容融入课程设计、校园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课程思政在临床医学专业代谢相关课程链中的实践:以同济大学医学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以教育部发展新医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在代谢相关的课程链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首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其次,全面修订含有立德树人内涵的教学大纲、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最后,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链聚焦"物质代谢、糖尿病、肥胖和患者教育",基础-实践-临床层层递进,强化"预防、治疗和康养"相关的大健康理念,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实践表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是认可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已有机融合。将思政内容"基因式"植入专业课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成效在将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研究生课程"生物技术药物"课程思政隐性融入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证."生物技术药物"是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加强其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索课程思政隐性融入"生物技术药物"的问题,以期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和协同效应.基于"生物技术药物"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丰富和考核体系的完善,保障"生物技术药物"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入与实施,实现研究生"生物技术药物"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协同效应,为健康中国培养有担当、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医学生医学伦理推理能力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采用中间概念测量法,围绕病人自主权、保密、有利、公平分配四个中间概念,对我国S省某医学院1108 名医学生医学伦理推理行为表现和动机水平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医学生在面对多重叠加的复杂伦理问题时,推理能力相对较差;对医学伦理行为动机的判定优于对行为的判定;医学生的年级、性别、医学伦理负面事件的干扰等因素,都会对其医学伦理推理能力产生影响.基于此,医学伦理教育应构建全方位、全环境的教育模式,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育方式以加强伦理推理能力培养,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