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卵巢囊肿二次蒂扭转术后复发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囊肿为妇科常见疾病,可见于育龄期各个年龄段,其中卵巢滤泡囊肿属于卵巢瘤样病变,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儿童期、青春期可表现为附件扭转.对于复发性卵巢滤泡囊肿,短效避孕药可有效促使滤泡囊肿消退,有效阻止滤泡囊肿的再次形成.报道1例短效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卵巢囊肿二次蒂扭转术后复发的病例,该患者两次入院均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均行手术治疗,两次手术治疗后短期内再次复发,均为多房、巨大囊肿,较为少见.考虑患者年龄及短期内两次卵巢囊肿手术史,出于生育力保护及长期管理的观念,二次术后复发后未选择再行手术治疗,给予该例患者口服短效避孕药5个月,期间囊肿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后规律随访复查,未见卵巢囊肿再次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青年和老年患者IDH突变型胶质瘤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同年龄组胶质瘤中IDH突变的频率和意义尚不完全清楚.一项研究中,对IDH突变胶质瘤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并对年龄进行分层比较,以确定临床基因组特征、治疗和预后等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差异.从2013年至2019年期间,从合作机构收集了IDH突变2-4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组织学和测序数据.患者分为儿童(<19岁)、青少年(19-39岁)或老年人(≥40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融合多尺度注意力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估计算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X线图像Cobb角测量法是评估患者脊柱侧凸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由于X线图像中肋骨和骨盆阴影重叠以及椎骨形态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工测量在寻找关键点时步骤复杂且耗时长,快速且准确的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中基于分割的方法易受图像质量影响;基于关键点检测方法过于关注局部特征提取导致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椎骨为中心的标志点检测方法,来实现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估计算法.方法 构建一种基于融合多尺度和注意力机制M型椎骨检测网络(multi-scale attention M-shaped network,MSAM-Net).首先,使用多尺度金字塔拆分注意力(multi-scale pyramids squeeze attention,MPSA)模块和注意力特征融合(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AFF)模块提取椎骨特征和上下文信息,然后,根据椎体中心和角偏移量定位4个角标志点,以在脊柱侧弯评估任务中提高椎骨标志点检测的性能,进而实现近胸段、主胸段和胸腰段曲线的Cobb角估计.结果 为了评估Cobb角估计与真实侧弯角度之间的偏差程度,本研究算法基于AASCE MICCAI 2019挑战赛数据集,使用4种指标对Cobb角精度进行评估,分别是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ymmetric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MAPE)、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MD)和切比雪夫距离(Chebyshev distance,CD).测试得到SMAPE为9.39%,ED为4.18;MD为5.92;CD为5.34.与基于分割和检测的5种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对比,实现更好的Cobb角测量结果.结论 本研究可以准确识别和定位X线图像中椎骨,帮助医生测量AIS患者的Cobb角,为临床AIS诊断、手术计划和脊柱健康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抑郁症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始于青春期.青少年抑郁症常导致学业失败、同伴关系不佳、行为问题、家庭及社会关系冲突,甚至自杀等不良后果,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脑白质微结构,构建结构网络,可用于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异常与症状、年龄、性别等临床变量的相关性.青少年抑郁症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胼胝体、扣带束及钩状束等多个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异常,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前额叶-边缘系统神经环路受损,且与记忆、情绪调节、奖励处理、认知加工等密切相关,与成人抑郁症中的发现一致.本研究对扩散张量成像的成像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及其危险因素,并构建自杀倾向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内两所医院共299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家长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并采用自杀相关的标准化问题、患者健康问卷-9(PHQ-9)以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分别评估调查对象自杀倾向、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的程度.结果 自杀倾向的总体检出率为15.4%,其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11.0%、3.3%和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疾病史、抑郁症状、述情障碍以及情感辨别不能因子与较高的自杀倾向风险有关(均P<0.05).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患儿家长自杀倾向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2~0.87,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检出率较高,提示临床上在注重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应加强对患儿和家长的护理,必要时应提供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电休克疗法治疗Tourette综合征共病强迫性障碍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类以突然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临床表现复杂而严重.超过80%的TS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给患者造成明显的痛苦和损害,是抽动障碍最严重的亚型[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3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3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H3 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H3 G34-mutant diffuse hemisphere glioma,DHG-G34)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和预后.方法 复习3例DHG-G34病例资料,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结合分子改变和随访结果评估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例1、例2位于右侧额叶,例3累及双侧额叶、左侧颞岛叶及基底核区等多个脑叶.术前影像2例额叶病变均显示皮质及交界区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例3显示多个脑叶呈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强化不明显.显微镜下2例额叶病变均呈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改变,在GBM背景中可见密集分布未分化小细胞,呈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改变.例3肿瘤累及多个脑叶,呈2~3级星形细胞瘤形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2、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thalassemia X-linked intellectual,ATRX)、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promoter,MGMT)和BRAF V600E均阴性.1例P53呈强阳性,2例P53表达完全缺失(无义突变);2例H3 G34R呈弥漫核强阳性,1例H3 G34V阳性.3例均行病灶切除术,例2术后未辅助放化疗,3个月后肿瘤即复发.例1和例3术后行放化疗,在术后12和17个月出现肿瘤进展.结论 DHG-G34是一种累及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大脑半球的高级别胶质瘤,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患者预后差,但优于IDH野生型GBM和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基因糖尿病临床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单基因糖尿病易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T1DM)或2型糖尿病(T2DM),导致治疗方案不当.准确识别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患者对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多种识别方法被提出,如MODY概率计算器(MPC)、北京协和医院(PUMCH)评分、个性化糖尿病医学计划(PDMP)等.上述方法在单基因糖尿病识别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适用人群、条件局限性及临床特征变化导致的漏诊.未来的研究应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验证其有效性,建立更适合我国人群特点的单基因糖尿病临床识别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KCNJ11基因突变所致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13型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21岁,因"发现血糖升高7年,控制不佳半年"于2022年1月5日收入我科.7年前患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昏迷于当地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即时血糖19 mmol/L,诊断为1型糖尿病(T1DM).出院后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治疗,不定期至医院调整降糖方案.近3年未至医院就诊,近半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未定期监测,自诉餐后血糖最高13 mmol/L,空腹血糖未测,无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无视物模糊、小便泡沫增多、四肢麻木,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少年脊髓栓系综合征延误治疗致肾衰竭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浮肿3年余,加重伴乏力2个月"于2016年1月21日入院.2012年初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浮肿,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提示肾盂积水,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肾后性梗阻、肾盂积水",自述肌酐未见异常,经导尿后症状好转.同年4月、12月再次出现排尿困难、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腰椎MRI检查提示脊髓多发脂肪瘤、脊髓低位、脊髓栓系综合征,L3-4椎体上缘许莫氏结节,L4-5椎间盘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