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旅居史对急进高原人群适应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高原旅居史对急进高原人群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2024年1月急进高原地区(3 900 m)的青年士兵2 337人,按照高原旅居史次数分为无高原旅居史组(A组,425人)、2~3次高原旅居史组(B组,1 534人)、4次及以上高原旅居史组(C组,378人).三组乘坐汽车由驻地出发上升至海拔3 900 m地区,用时9 h,中途休整约1 h.分别于三组进入高原前(第0天)及急进高原后第1、7、14天进行急性高原病(AMS)评分,检测血氧饱和度、心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体质量、体脂率,于急进高原第14天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A组急进高原第1、7天AMS评分高于B、C组(P均<0.01).A、B、C组急进高原第14天AMS发生率依次降低(P均<0.01).A、B、C组急进高原第1、7天血氧饱和度低于第0天,第1、7、14天心率高于第0天,第7、14天RBC、HGB、Hct高于第0天(P均<0.05);急进高原第1、7天,B、C组血氧饱和度高于A组,第1天C组血氧饱和度高于B组(P均<0.05);急进高原第7、14天A、B、C组的RBC、HGB、Hct依次增高(P均<0.05).三组急进高原后体质量和体脂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进高原第14天A、B、C组PSQI总分依次降低,其中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项目得分也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 多次高原旅居史者较无高原旅居史者急进高原后AMS及睡眠障碍发生率降低,有高原旅居史人群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更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不同习服方法对军人急进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干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训练基地前、后平静状态下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及训练后AM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进入训练基地后(3000 m、4000 m及预订海拔高度),随着进驻或模拟高度的增加,2组心率和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渐进式习服训练后,进驻预订海拔高度1d,2组A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能等效生理高度的高原习服训练效果,均能提高部队军人的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军队医院结核病住院军人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我院近11年收治的住院军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军队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的相关诊断及分型标准,在我院2006-2016年住院患者病案信息库中检索军人结核病患者.分析11年来在我院住院的军人结核病患者的发病趋势、结核病构成,以及诊治和转归情况.结果:2006-2016年,我院确诊的结核病军人患者共309例,具体疾病构成情况依次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其他肺外结核病;近11年我院收治的结核病军人住院患者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历年结核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初次住院治疗的干部出院后坚持服药并顺利完成化疗方案、初治成功率88.1%,显著高于士兵初治成功率的79.2%(P<0.05).结论:近11年来,我院保障体系军人结核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青年士兵是军队结核病高发人群且初治成功率较低,应作为军队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尿病误诊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告了1例边防士兵因在燃煤烧火墙取暖的土坯房中午休后出现头晕、心率加快、全身乏力等症状,怀疑一氧化碳中毒;1周后上述症状复发,后送至驻地医院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此后,症状反复发作,数次到驻地医院就诊,医师均按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治疗;多次行头颈部及脑部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按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治疗效果欠佳,又怀疑可能存在脑血管痉挛、癫痫、脑血管畸形等疾病,行24 h视频脑电图和脑核磁造影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后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服奥氮平治疗.但出院后仍经常头晕、嗜睡,甚至不能静坐,食欲增强,易饥饿,偶有视物模糊.初次发病1年后,至解放军总医院就诊,因患者全身乏力、嗜睡等症状检查空腹血糖并做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8 mmol/L,糖耐量试验11.5 mmol/L,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索130.8 pmol/L),最终确诊为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物及调节饮食治疗,血糖恢复正常,患者头晕、嗜睡、乏力及其他不适症状消失.提示,临床遇到以头晕、乏力为主诉的患者,尤其是超重且腰部肥胖的青年患者,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后,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及时检查餐后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减少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睡眠障碍者脑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高原睡眠障碍者的脑血流变化.方法 对驻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700 m)服役超过3个月的187人高原部队士兵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将PSQI评分>5分者归入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5分者归入正常组.均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高原睡眠障碍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结果 187人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有58人,发生率为31.02%;睡眠障碍组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较正常组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右侧椎动脉Vp、Vd、Vm与PSQI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原环境下,部队士兵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障碍者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主观睡眠质量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阵发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阵发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March Hemoglobinuria)是一种较良性的血红蛋白尿症,常发生于青年士兵或青年男子长期行军或过度活动之后。作者于1958年10月发现1例,且并发贫血,兹将观察的结果报告于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武警青年士兵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武警某部青年士兵存在的健康风险性压力(HRS)问题及压力应对规律,为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警某部3个中队中随机抽取334名男性青年士兵进行HRS和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压力应对策略与HRS间的关系.[结果]青年士兵HRS检出率为29.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对HRS有影响;所有压力应对方式均可降低HRS的风险,与对抗比较,求助和问题解决均可减少79%HRS风险.[结论]求助和问题解决压力应对方式能有效减少HRS的风险,各部门应重视提高士兵压力管理与压力应对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层士兵踝关节软骨厚度及负荷下厚度变化的MR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青年男性基层士兵与健康青年男性踝关节软骨厚度值、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变化的差异.方法 以20例青年男性基层士兵为实验组,20例青年男性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利用自制下肢关节负荷装置,对其右踝关节施加负荷,加压前后行3.0 T磁共振扫描采用T1 VIBE 3D FS序列进行右踝关节软骨成像,分别测量加压前后踝关节软骨三个兴趣部位厚度值,并计算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压缩比率.结果 基层士兵和对照组的踝关节软骨厚度值分别为:外侧(2.76±0.36)mm和(2.30±0.30)mm(P<0.001);中间(2.72±0.32)mm和(2.23±0.26)mm(P<0.001);内侧(2.79±0.36)mm和(2.31±0.28)mm(P<0.001).基层士兵踝关节软骨厚度在加压前后分别为:外侧(2.76±0.36)mm和(2.45±0.36)mm(P<0.001);中间(2.72±0.32)mm和(2.46±0.29)mm(P<0.001);内侧(2.79±0.36)mm和(2.52±0.36)mm(P<0.001).对照组踝关节软骨厚度在加压前后分别为外侧(2.30±0.30)mm和(2.20±0.29)mm(P<0.001);中间(2.23±0.26)mm和(2.13±0.25)mm(P<0.001);内侧(2.31±0.28)mm和(2.22±0.26)mm(P<0.001).基层士兵和对照组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压缩率分别为:外侧(11.22±4.81)%和(4.15±1.43)%(P<0.001);中间(9.65±2.65)%和(4.42±1.48)%(P<0.001);内侧(9.95±3.95)%和(4.13±1.35)%(P<0.001);基层士兵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压缩率与每周训练总时长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 基层士兵踝关节软骨厚度值高于对照组;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值减小;基层士兵负荷下踝关节软骨厚度压缩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每周军事训练时长越久、压缩率相对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入职消防员的适应不良与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和心理控制源的关联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新消防员的适应不良与应对方式、人际关系和心理控制源的关联性,促进新消防员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方法 使用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对122名云南省新消防员进行调查,并应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消防员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低于常模(P<0.01);新消防员的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三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军人适应不良量表中行为问题、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和环境适应不良四因子均分都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陆军士兵和男兵(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1)相比与战友关系"一般"的新消防员,关系"很好"的新消防员适应不良总分、行为问题因子分、情绪障碍因子分、人际关系不良因子分、环境适应不良分分别降低3.555、0.092、0.080、0.137、0.086分;(2)机遇量表分每提高1分,适应不良总分、情绪障碍因子分分别提高0.164、0.008分;(3)内控性量表分提高1分,适应不良总分、人际关系不良因子分分别提高0.105、0.004分;(4)积极应对分提高1分,行为问题因子分降低0.037分(P<0.05).结论 与陆军和男兵相比,新入职消防员对环境的适应感更好,较多采用积极应对的方式.与战友的关系、心理控制能力、应对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入职消防员的适应不良情况.为了促进新消防员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应引导新消防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职业规划,增强新消防员的心理控制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军校青年考生与士兵考生职业基本适应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军校青年考生与士兵考生在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中是否存在差异,为掌握不同类别军校学员心理特征、优化教育培养模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和2019年华北地区某省军队院校招生体格检查中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相关数据,从检测不合格率、不合格类型、量表得分等方面对2 326名青年考生和1 141名士兵考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和2019年士兵考生体格检查总淘汰率(5.80%、7.43%)小于青年考生(20.72%、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士兵考生健康人格测验不合格率(19.90%、19.52%)大于青年考生(11.03%、10.82%),职业人格测验不合格率(4.15%、4.65%)小于青年考生(10.13%、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考生与士兵考生在装好、防御、癔病、装坏、轻躁狂、偏执、精神分裂、情绪稳定性、尽责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青年考生与士兵考生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军校教育应参照其不同特征因材施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