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羟化酶缺乏症22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2022年收治的21-OHD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21-O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治疗转归进行随访。结果:男女比例为7∶15,年龄13.0(4.8,23.0)岁。女性患者表现为阴蒂增大、色素沉着、月经稀发、闭经、多毛、痤疮、生长加速、不孕、呕吐;男性患者表现为性早熟、色素沉着、不育、恶心呕吐。失盐型患儿合并低血钠、高血钾、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改变。确诊患者均予以糖/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5例女性进行外生殖器矫形手术。随访10例患者中,5例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或经期逐渐恢复,但性激素水平改善不明显。结论:新生儿有胃肠道症状伴电解质紊乱,女性高雄激素血症及男性儿童性早熟及成年男性不育患者,应高度警惕21-OHD,确诊后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有条件者应尽量行基因检测,并定期随访,才能保证患者正常的青春期发育和良好的生育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化脓性无菌性关节炎 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治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PAPA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儿童时期反复发作性无菌性关节炎。进入青春期后,皮肤病变特征发展,关节炎症状逐渐消退。本文描述PAPA综合征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该罕见疾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期痤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根据发病年龄可将儿童期痤疮分为新生儿痤疮、婴儿痤疮、学龄前儿童痤疮、青春期前痤疮。新生儿痤疮和婴儿痤疮可作为青春期严重痤疮的预测因素,学龄前儿童痤疮可能与潜在内分泌疾病有关,青春期前痤疮是青春期成熟的迹象。儿童期痤疮的治疗方案和青春期痤疮相似,同时需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反常性痤疮(AI)/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因毛囊闭锁导致毛囊皮脂腺单位受累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区域,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疼痛性、深在性、炎症性皮损。AI/HS发病与遗传、炎症与免疫、微生物、肥胖及吸烟等因素相关。AI/HS治疗困难,目前的治疗以控制皮损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医生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抗雄激素药物等,辅助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或光电治疗。该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中国AI/HS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祛痘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祛痘凝胶治疗轻、中度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2 年 9 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医疗美容科就诊的 80 例轻、中度青春期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祛痘凝胶治疗,每日 2 次外涂面部皮损处;对照组患者使用玫芦消痤膏治疗,每日 3~4 次外涂面部皮损处.2 组均连续用药 4 周.观察 2 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和皮肤检测仪(VISIA)测得毛孔及红色区绝对分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 4 周后,2 组患者GAGS评分及毛孔及红色区绝对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AG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孔及红色区绝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5%比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痘凝胶在临床上对于轻中度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效果与玫芦消痤膏相当,且祛痘凝胶改善患者毛孔粗大,减轻炎性反应、出油的效果优于玫芦消痤膏,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浅议"肝气虚"在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治疗中的辨治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难治病,因其多发生于面部且缠绵难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容颜美及身心健康."肝失疏泄"是痤疮的核心病机之一,"从肝论治"是该病治疗的重要切入点."肝气虚"是指肝之疏泄不及所致的证候,亦是中医"肝病"致病原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肝主疏泄"理论,从现代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患者皮损、证候特点出发,探讨该患者人群饮食、病程、治疗方法、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如何形成本病"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在治疗时尝试以"补肝气"为核心思想,通过调节肝之气、血、阴、阳及脏腑生克关系达到"固其体,复其用"的目的,为本病治疗拓宽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新生儿及婴儿痤疮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在出生后1年内发生的痤疮可分为新生儿痤疮和婴儿痤疮,临床中并不罕见,但易被忽视和误诊.其发病涉及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如雄激素对皮脂腺的刺激,皮脂分泌增加及成分改变,饮食和遗传易感性等.临床表现为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炎性脓疱,少数会出现结节、囊肿、瘢痕,男性多见.新生儿及婴儿痤疮的诊断和治疗程序不同于其他年龄组,应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防止严重瘢痕形成等后遗症,发现潜在内分泌疾病,预测青春期严重痤疮的发生以尽早干预.本文将对新生儿痤疮及婴儿痤疮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阐述,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自拟消痤方联合外用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观察自拟消痤方联合外用药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主要观察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2022 年 2 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内服消痤方,对照组口服螺内酯片.2 组患者均联合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 1 次,点涂患处.2 组均治疗 8 周,分别观察初诊及复诊时,痤疮皮损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候的变化;同时,分别检测并记录首次就诊及治疗 8 周后患者血清T、E2 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 8 周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比 66.67%);2 组对痤疮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尤其治疗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分:(1.18±1.05 比 2.29±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对月经异常及睡眠的改善均有显著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月经异常分:0.82±0.71 比 3.25±0.67;睡眠分:0.62±0.36 比 1.62±0.89);2 组对血清T和E2 水平的改变均有显著作用,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血清T和E2 水平改变上疗效相近.2 组均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反应,但均可耐受,不影响后续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自拟消痤方联合外用药物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症状及月经异常、睡眠等证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可调整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同时安全性良好,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提供了临床及理论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丹连消痤散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痰瘀结聚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痤疮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的部位,是皮肤科门诊高发而且普遍的损容性疾病.2012年的一项关于中国6个城市的17 345例居民调查显示其中痤疮的粗患病率达到8.1%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的发病率在任何发病阶段均高于男性[2].青少年群体是痤疮的高发人群,但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患者日益增多.痤疮反复发作、痘印、瘢痕的遗留、敏感肌的困扰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甚至导致部分患者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积极治疗痤疮尤其是重度痤疮尤为必要.丹连消痤散是贾丽梅教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方,根据《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加减化裁而来.本研究采用丹连消痤散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痰瘀结聚证患者,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清热消痤颗粒对炎症性痤疮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炎症性痤疮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清热消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4、IFN-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可疏风清热、化瘀解毒,切中病机,并降低IL-4、升高IFN-γ,且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