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针灸面临的循证医学挑战及转化机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灸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针对安慰剂效应带来的争议,提高到针灸危机的高度,探讨如何在现代科学的背景下理解和推进针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回顾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数量的强劲增加,反映出全球科学界和医学界对针灸越来越多的兴趣和认可.研究表明,尽管存在安慰剂效应,正是这些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展现出了在治疗多种疾病的实际生理效应以及非生理因素.探讨了针灸研究如何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新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针灸的作用机制,并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精确度.通过对不同文化和研究背景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揭示了针灸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终,强调在面对危机时,针灸学界需要采取行动,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来克服挑战,将古老的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莫达非尼改善睡眠剥夺对飞行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综述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飞行员服用精神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35篇。资料综合:简要回顾睡眠剥夺对飞行员觉醒度、认知能力和飞行操作能力的不利影响,总结睡眠剥夺飞行员服用莫达非尼后模拟飞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在战时、跨时区及长航飞行时,飞行员因睡眠剥夺导致其觉醒度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降低,从而飞行操作能力受到影响。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保持其中枢觉醒度,同时作为认知增强剂能显著改善睡眠剥夺飞行员的认知能力,降低睡眠剥夺对飞行员模拟飞行操纵能力的影响。结论:飞行员合理服用莫达非尼是保持警觉性、降低疲劳程度、提高认知能力、维持飞行操作能力的重要应急性措施。进一步开展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维持其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对提高我军航空卫生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蔡锦芳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蔡锦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显微外科专家,一直从事创伤及显微外科临床与研究。他立足临床第一线,结合临床搞科研,在显微外科领域做出多项重要贡献。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小儿断指再植与显微外科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3次突破了幼儿及婴儿断指再植最小年龄界限;1986年11月,主刀成功完成了世界第2例十指离断再植;1987年在国际上首创了"足跟再造";1989年首创了前足再造;1991年首创用"腹直肌前鞘显微移植重建跟腱",开辟了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腱性组织代跟腱的先河;1991年又获世界第1例"圈状断掌合并多指多段断指"再植成功;1992年在世界上首先提出"指节再造"问题,并创用"前臂复合组织瓣逆行移植再造指节"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针对平战时足部伤不断攀升的趋势,他把显微外科技术和生物力学、现代应用解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2002年,以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为核心,编著出版了国内外首部120万字大型专著——《显微足外科学》。经过拓展完善,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严重足部战创伤等伤病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分类治疗到康复成为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术,创立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显微足外科学。中国显微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拓,一直走在世界显微外科的前列。梳理、回顾老一辈显微外科大师的奋斗历程,能激励我们不断传承、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蔡锦芳教授从事显微外科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他始终秉持排除万难、勇于攀登的断肢再植精神,非常值得年轻一代显微外科医生学习和借鉴。本刊特对蔡锦芳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将相关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综合性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急诊预检平战结合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 [1]。据统计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月13日为12.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5.5% [2]。大量患者的激增将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急诊科在呼吸道高峰期超负荷运转,系统的风险性系数将会提高。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中提出坚持平战结合 [3]。"平战结合"指立足于战争准备,表示和平状态与战争状态相结合和相互转换,就是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常态管理中要随时准备为应急时刻做准备 [4]。有研究指出当呼吸道传染病激增时,医院急诊科总接诊量是同期非应急情况下的2~3倍 [5]。自2022年12月以来,本院急诊就诊人数不断攀升,单日就诊人次最高达1 300人,急诊从医疗模式、物资、人力资源等方面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保障了科室有序运行,现总结急诊科预检应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平战结合管理策略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战时心理卫生救援队职能与运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索战时心理卫生救援队的职能、组织框架及主要工作策略.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与历年演训任务经验,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提炼成果,总结战时心理卫生救援队的职能、组织框架及主要工作策略.结果 初步归纳了战时心理卫生救援队的8项主要工作内容、组织框架与工作效能,以及一般性支持策略、物理康复与作业治疗、战斗应激反应(combat and operational stress reaction,COSR)"CALM-DOWNS"干预策略.结论 心理卫生救援队是部队的机动卫勤力量,是战时和平时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卫勤支援保障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时为降低心理伤减员和增强部队战斗力提供了专业支撑,及时梳理总结并进行研究,对心理卫生救援队的建设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中国热带医学》关于征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栏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客座编辑:李亚品,中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军事预防医学博士.征稿背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体现社会治理水平,如何进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是摆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面前的重要问题.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一带一路"论坛、阅兵等大型活动卫生防疫保障日益受到重视,大型活动卫生防疫保障模式有待于探索研究.如何加强平时卫生防疫保障演习演练,提升方案预案可执行性,是"战时"能够进行有效应对的关键.同时,军民融合共同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非常必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智能化信息化工具不多,进行相关研究、系统工具的应用开发有助于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智慧化水平,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传统非侵入性和新兴神经调控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神经调控技术发展迅速,在备战和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神经刺激器包括经颅磁刺激等已可改善官兵认知能力,优化情绪状态,提高完成军事任务的绩效.随着战时多元信息化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兴神经调控技术脑机接口(BCI)应运而生,美国军方开始逐渐将半自动化系统和人工智能纳入各类作战任务中,BC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潜力不言而喻,并成为各国公认的下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主战场.文章主要就传统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手段和BC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民用客机运送伤病员安置器材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民用飞机运送伤病员机上安置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加装于民用客机的伤病员安置器材.方法:伤病员安置器材主要包括双层型和单元护理型2种类型,主要由铺架总成、支撑架总成、导轨锁总成等组成,主体材料均为航空铝材.该器材通过民用客机客舱内用于安装旅客座椅的地面导轨与飞机实现连接固定,无需破坏飞机结构和舱内设施,只需拆除客舱原有的部分座椅即可安装.通过抗冲击、抗振动、阻燃试验以及实装实飞验证等方法验证该器材在实际作业环境使用的可靠性.结果:该器材能够承受向前9.0g、向下8.6g、向上5.4g和侧向4.0g的极限惯性载荷,且抗振动及非金属材料阻燃性均满足适航规定的要求.经多机型实装实飞及实际伤病员接运验证,该器材保障效果良好.结论:该器材安装使用操作便捷、通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强,为战时和应急情况下利用民用航空运力实施伤病员批量运送提供了技术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沙场阅兵部队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军队给水卫生是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部队基地化训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在人员全部到达集结地后,可供大量人员饮用的水源非常有限,水源水质差、水量供应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解决饮水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朱日和综合训练基地是全军最大的训练基地,每年都有大批部队在此训练、演习.为了有效解决部队基地化训练中的饮水问题,做好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工作,于2017年3月-8月,对朱日和训练基地水源水质、部队饮水类型、保障方式和存在的卫生问题,以及官兵饮水卫生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人非战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分析8所军队医院军人非战时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CCI)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帮助.方法 由神经外科专业人员制定调查表,并培训专业调查人员,计算机检索8所军队医院病历数据库,收集2002-01/2012-12月住院的CCI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CCI军人668例,其中男性644例,女性24例;军人干部187例(27.99%),士官135例(20.21%),士兵346例(51.80%).摔伤355例(53.15%),打击伤143例(21.41%),交通事故伤85例(12.72%),高处坠落伤85例(12.72%).本组训练时受伤174例(26.05%).轻型449例(67.22%),中型155例(23.20%),重型51例(7.63%),特重型13例(1.95%).本研究显示转诊患者427例(63.92%),其中初诊单位为卫生队的193例(28.89%)和地方医院的156例(23.35%)均转诊到部队上级医院.另外,57例(8.53%)患者需要二次转诊.结论 非战时军人CCI以轻型CCI为主,主要受伤原因是摔伤,与军事训练有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